张纾难
遇到雾霾天,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老人、小孩、孕妇等,应减少外出,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生活作息规律.哮喘、冠心病患者若有外出需要,应随身携带药物,以免受到污染物刺激,使病情突然加重.
作者:亦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为突然暴发,迅速扩散,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具有季节性.在过去300年中,全球至少有6次流感大流行,包括20世纪的4次大流行,其中3次均起源于我国.
作者:钟南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多重用药(超过5种药)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草药及保健品等.2005年美国一项对57~85岁3005位老年社区居民的调查显示,多重用药率为29%,75~85岁则高达36%;中老年妇女服用草药和保健品由2002年的27%增至49%.复旦大学华东医院沈杰等对426例超过60岁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75.1%患者用药超过5种,平均用药8种,高达23种.
作者:刘晓红;康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又叫冻结肩,俗称“漏肩风”.因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症,所以又有人称它“五十肩”.肩周炎的主要症状为肩痛和关节活动受限,肌腱强直与僵硬,患者有时在夜间疼痛加剧,有时疼痛还会放射到前臂和手.其常见病因是由扭伤或慢性劳损以及风湿造成的肩关节周围滑囊、肌腱、神经的炎症.
作者:苏鉴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每年死亡350万,其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减少40%~50%的脑卒中危险和15%~30%的心肌梗死危险.因此,控制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
作者:《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辑委员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是气功的故乡,自古至今论述内气运行的文献浩如烟海.中医经典指出,内气运行是生命的基础,内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则是疾病发生的先导,故有“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气功锻炼的重要作用,就是消除内气运行的紊乱,恢复内气运行的有序性,从而促进机体的健康.
作者:王崇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没有了工作单位制度的约束,离开了往日同事的圈子,没有了工作目标的考核,一下子像脱缰的马自由了.于是想晚睡就晚睡,想晚起就晚起,想喝就喝,想吃就吃.然而这样的自由未必有益健康.本来退休后的快乐惬意,应当来自养生抗衰老的新天地,来自有益于健康的兴趣爱好.为此,首先要建立“四有”生活制度.
作者:张茂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坚果又称壳果,营养价值很高,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它为现代人的10大营养食品之一.一般来说,我们将坚果分成两大类:一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白果、开心果、夏威夷果等;二是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
作者:陆美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那年,我因病提前五年退休.几年下来,在家闲得慌,怕闲出毛病来,经妻子动员,报名参加了街道老年学校书法班,学写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我一直以为学书法只要自己临帖就行.学了才知道,初学者不拜师还真不行.比如悬腕、握笔、用纸、写字时要垫毡等等.还有中锋、侧锋、偏锋、露锋等等,学书法看来蛮吃力,不花功夫还不行.
作者:袁宗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到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亿,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化解快速老龄化的难题,我们认为除了从社会方面采取措施之外,还需要从医学角度积极应对老年病的挑战,减轻其危害.
作者:何琪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当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会出现焦虑、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的睡眠障碍,甚至神经衰弱.据统计,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达3亿.在失眠人群中有73%的患者从未看过专科医生或进行治疗,失眠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精神性疾病.
作者:马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一、柠檬的使用方法和效果1.免疫柠檬有助于去除人体内有毒的物质,帮助净化血液,并有利于保持人体免疫系统的平衡.每天喝点柠檬水,坚持一段时间很有效果.柠檬果内的大量柠檬酸,能够防治肾结石,其果汁对风湿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剑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健康体检是用医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体格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使有些疾病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保证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第一防线.中老年人应重视体检,认真阅读体检报告,发现问题尽早就医.新的体检观念还认为,体检应根据年龄和原有疾病,增加不同检查项目,加强个性化体检.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人到老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及在社会、家庭中地位的改变,会产生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失落与孤独感失落与孤独似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一般人的失落与孤独和老年人的失落与孤独有着根本的区别.老年人的失落与孤独主要表现为脱离社会,失落与孤独对有些老年人就像梦魇,使他们长久地忍受这种煎熬.
作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很多老年人认为老年斑不是病,只是岁月在皮肤上留下的痕迹,对身体无害,然而,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化,隐藏在老年斑后面的许多健康问题逐渐被揭示.
作者:耿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入秋以来,各地多次出现雾霾天,许多人都出现呼吸不畅、咳嗽不止等症状.如何在雾霾天里保护肺部健康呢?一、PM2.5对肺的伤害不可逆雾霾对人的损害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霾中含有不同的有害成分,包括氮、硫等化合物,工业粉尘中的颗粒性物质(如PM2.5、PM10)等,会对呼吸道造成化学和物理损害.这些物质吸入呼吸道以后,比较敏感的人群可能当时就会出现一些反应,如咳嗽、咳痰等;也有人会出现气道发紧、胸闷、气短等剧烈反应,属于短期效应.
作者:张纾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2005年我63岁时被查出骨质疏松,我当时没当回事,认为这不算什么病,因为大部分老年人都有骨质疏松症.我每天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还适当的运动,而且常年坚持,认为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张女士今年53岁,近总觉得胸闷气短,做了颈部超声检查显示,其中一个甲状腺结节压迫了近1/3气管.医生给她进行了手术治疗,对高度怀疑或组织学确诊的患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据统计表明,大多数肿瘤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51%以上的肿瘤患者则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肿瘤发生前或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些皮肤表现,掌握这些皮肤病变与肿瘤的关系,对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易善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前我国每年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不在少数,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疾病康复.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截肢率.为此,特别介绍糖尿病高危足的早期识别和治疗策略.
作者:袁群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