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用药的禁忌①

李广智

关键词:
摘要:临床上有75%的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来实现的.但是,药物是把双刃剑.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达250万,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药害触目惊心!特此列出了部分容易忽视的禁忌,提醒大家注意!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陪你一起看草原

    作者:段庆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第四代降压新药——西尼地平

    西尼地平是一种新型的钙通道拮抗剂,属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具有其他降压药不具备的特点,对血管和神经的钙通道都有阻断作用,降血压同时不增加交感神经活性,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对肾小球动脉有平衡扩张作用,可提供更多的肾脏保护.该药适用于广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作者: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影响人类寿命的十大生物指标

    虽然衰老是所有高等生物的共同命运,但衰老可以延缓,寿命可以延长.尤其癌症、痴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都是在人体逐渐衰老后出现的.因此,延缓衰老也是防御疾病的重要方面,是老年身体健康、高品质生活的保障.美国塔夫茨老人营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人体衰老的长期研究,提出了影响人类寿命的十大生物指标.维护这些生理指标,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吴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秋季养肺有三补——平补、清补、温补食疗方

    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而秋季是养肺的大好季节.中老年人秋季养生应注意多运用食疗补肺脏、养肺气.在选择药膳的时候,要注意分辨药膳的平补、清补、温补特点,根据自己的体质选用,其中平补普遍适用.1.冰糖洋参蜜

    作者:曹利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手足皲裂的预防和治疗

    手足皲裂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手足部位的皮肤裂口,医学上称为皲裂.好发于指尖、指关节、手掌、足跟、足缘外侧等部位,常常继发于某些手足部位皮肤病的基础上,如真菌感染、湿疹、皮炎、鱼鳞病、掌跖角化病、银屑病等.因为这些疾病造成病变部位皮肤组织肿胀,弹性降低,再加上活动的牵拉或者因为角化增厚的角质层水分蒸发而收缩,致使皮肤断裂,形成皲裂,裂口多与皮纹一致.皲裂也与这些部位角质层较厚,没有皮脂腺分泌皮脂滋润和保护皮肤有关.虽然仅有汗腺,冬天寒冷却不易出汗,由于没有汗水湿润皮肤,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强烈活动、牵拉就容易发生皮肤皲裂.所以冬季多于夏季,寒冷干燥地区多于温暖潮湿地区.多见于中老年人,以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农民.在诊断皲裂时,首先要做真菌及细菌检查,除外手足癣及细菌感染,因这两种病在皲裂中发生率较高.

    作者:胡邵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做好健康管理4要素

    从内在的情绪变化,到外在的饮食、作息、工作等,健康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多.加班、熬夜将生物钟弄得乱七八糟,生活压力让我们活得越来越压抑,不时放纵味蕾又让垃圾食品不断透支健康.《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要想管好自己的健康,成为自我保健专家,防患于未然,就应先拥有以下4样东西.

    作者:曾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增龄相关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群广泛,据调查,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7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且其早期症状十分隐匿,即使出现了腰酸背痛和身高缩短,相当一部分也误认为是老化现象,因此只有不到半数的人去就医,直至发生骨折才引起重视,所以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作者:李春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秋天饮食有讲究

    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人体也在随着气候进行调节,由活跃、发散阶段逐渐转向沉静、积蓄阶段.夏季人们大多消耗多、吸收少,秋季正是补充营养的好时节.秋天气候的主要特点就是空气十分干燥.气候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容易让人出现口唇干裂、咽干舌燥、皮肤粗糙、鼻子出血、大便难解等症状.此外,从夏日的高温突然转为秋雨之后的寒凉,冷空气容易使得血管收缩,让很多人难以适应,进而出现心血管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因此,秋天饮食调整的重点主要就是在滋阴防燥的基础上为逐渐转冷的气候做好准备.

    作者:顾中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立秋后,很多人经常感冒咳嗽,并且会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这是因为秋季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造成的.中医强调,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肺,因此,这一季节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要顺应自然和时令的变化,秋季养生重点是养阴和养肺.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天地馈赠 给力金秋

    秋天黄花遍野,层林尽染,天高风清,硕果累累,是一幅美妙的画,是一首多情的歌,是大自然对人类辛劳的倾心馈赠.随着秋去冬来,日照时间减少,人体阳气的生发受到抑制.加上老年人体质普遍阳气不足,内外阳虚,会难以抵御冬令寒邪致病的袭击.冬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冠心病、脑卒中、肺炎、关节炎等老年病的发病率会急剧上升,有的甚至威胁生命.所以,中老年人要抓住秋季养生的大好时光,针对自己的体质特点,多做一些养生保健工作,增强免疫力,以确保一冬平安.连动物都知时节,早存冬粮,更况人乎!

    作者:周旭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把握现在,快乐每一天

    一个人能否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能否保持心理平衡,与其个人的思想、修养、人生观、价值观等有很大的关系.负性的情绪往往是一些不愉快的情境和人际交往所引发的正常反应,承认这些不愉快的体验,同时认识到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危害,主动去调节它,就能够到达并维持心理平衡的状态.

    作者:姜德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神奇的纳豆激酶

    纳豆是大豆经枯草杆菌发酵制成的食品,它不仅营养丰富,并且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纳豆原产于中国,唐代由高僧鉴真东渡时传入日本.纳豆是既有营养又具功能性的食品纳豆的原料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纳豆是在蒸煮过的大豆上接种纳豆菌,这些纳豆菌含有丰富的能促进化学反应的酶,可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效成分进行分解,极大提高了纳豆蛋白质的吸收效率.大豆蛋白质吸收率仅达60%左右,而纳豆的蛋白质吸收率则在80%以上.1009纳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09左右,相当于3个鸡蛋、809牛肉或者1209猪肉的含量.尽管纳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但胆固醇的含量却为零,这一点与其他高蛋白食物不同.

    作者:高冈晋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家庭用药的禁忌①

    临床上有75%的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来实现的.但是,药物是把双刃剑.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近年来,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患者达250万,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药害触目惊心!特此列出了部分容易忽视的禁忌,提醒大家注意!

    作者:李广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要脏器日常养护保健

    实践证明,有整体效果、易普及、易操作的提高健康寿命的方法是自我保健,以下简易护理保健方法可供中老年人参考.1.脑(1)休息:按时休息,提高睡眠质量,防止大脑过度疲劳.(2)梳头:早晚梳头或用手摩擦头皮5~10分钟,可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早晨梳头有利于清醒,晚上梳头有利于睡眠.(3)咀嚼:当人的咀嚼次数和频率增加时,大脑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递亦增加,活化大脑皮质,可防止老年痴呆.

    作者:魏良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巧处理食物更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日常生活中,通过巧妙地对食物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吃得更加安全放心,也可以吃的更加营养美味.1.如何清洗蔬菜有人洗莱时,喜欢先切后洗,这是不科学的.蔬菜切碎后与水的直接接触面积增大很多倍,会使多种溶于水的营养素流失,还会增大被蔬菜表面的细菌污染的机会,留下健康隐患.因此,蔬菜应该先洗后切.

    作者:孟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知识保卫健康,读书益寿延年

    我今年69岁,曾患癌症和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有过手术、放化疗、半瘫等痛苦经历.20多年来,我没有放弃对健康的追求和渴望,通过对健康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尤其是《健康指南》的文章,为深入实用,为我指明了健康长寿的道路.在此,愿与广大中老年朋友分享我的经验与心得.

    作者:佟蕴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老年便秘的新治疗

    便秘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我国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已达15%~20%.偶尔的便秘是肠道发出的警讯,长期便秘可能就是生命的杀手.一 、什么是便秘1.便秘的定义

    作者:蓝宇;张灵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干眼症与泪溢症的治疗与处理

    眼泪对眼部看清楚外界物象有保护作用,但是过少或过多都不行,都会引起眼部的不适.当出现干眼症或泪溢症,应到眼科检查一下角结膜有无异物或角膜上皮有无脱落等现象,并及时做一处理.一、结膜干燥症人们流泪可以表达悲伤的感情,但是有少数人在感情确实悲伤时却欲哭无泪,并且常有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如眼的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发痒、怕光等不适.其实,这很可能是患了干眼症,又称结膜干燥症.此类患者常被误诊,经常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治,甚至被给予错误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

    作者:王健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牙齿不齐、牙周疾病和牙齿缺失等比较普遍.今年9月20日,是第26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倡导牙齿对健康的重要性.为此,著名口腔健康专家就口腔健康问题向民众提出倡议,让健康的生活,从每一天爱牙开始.

    作者:潘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及早发现和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就是胃的位置出现了异常下垂,即站立时,胃体已经下降到脐孔水平以下了,甚至会坠入盆腔.身体瘦弱者,尤其需要及早发现和治疗这一病症.一、胃下垂的发病原因胃下垂通常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低点降到髂嵴连线以下.主要是由于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或者膈肌活动力降低,支撑内脏器官的韧带如胃膈韧带、胃肝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力量不足、过于松弛所导致.

    作者:马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