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晟晔
秋天天气干燥,气候逐渐转凉,要想少患病、保持健康,就要注意饮食调养.饮食要以防煤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还应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则,多吃苹果、葡萄、柑橘、山楂等新鲜果蔬,多喝开水、淡茶,可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一、老人秋季饮食的注意事项1.谨防吃出肥胖人体由夏季“掉膘”季节进入秋凉“长肉”阶段,假如在秋季不注重合理的饮食调节,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食品,会迅速发胖.因此,老人应格外小心,适当选择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蘑菇、木耳、豆芽菜、山楂、荷叶、大蒜、辣椒等.
作者:万梦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易经》记载了一段古代人生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的运动刚强劲健,永不停息;君子处事也应像天运一样,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止步;大地的美德是厚实的存在,默默地承载,长养着万物;君子也应质朴敦厚,履行自己的使命,帮助和包容万物.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是人的精神命脉,老年人奋斗了一生、历经了沧桑,现在面对着衰老与疾病,仍要每天沐浴朝阳,不屈不挠地修复疾病、保健抗衰,用对生命力的挖掘与坚守,来彰显生生不已的宇宙潜能.
作者:林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旦查出糖尿病,糖尿病人连吃饭都变得战战兢兢,这个不敢吃、那个怕吃多,生怕血糖飙升.其实,只要弄明白食物和血糖之间的关系,想吃饱吃好并控制好血糖,一点也不难.但是,到底哪些食物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呢?如果能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来指导大家,那就简单多了.一、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的血糖指针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血糖生成指数(GI),指的是人体食用一定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反应.一般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然后通过实验推断出其他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见表1).
作者:龚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人们为什么会抽筋?据统计,95%的人都会有抽筋的体会.所谓抽筋,在医学上的定义是“肌肉的不自主收缩,非意愿性的动作”,其常发生的位置是在小腿后侧的肌肉,还有脚趾和脚掌部位.引发抽筋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1.中枢神经过度兴奋人体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两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当我们运动时,中枢神经兴奋,会把信息传达到外周神经,指挥肌肉收缩而完成任务.如果中枢神经过度兴奋,外周神经一下子接收大量信息,超过负载,则外周神经就会不安定,而引发抽筋.
作者:林书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养生保健是健康长寿的基础.实践证明,常做以下养生小动作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魄,远离疾病.1.有空常提肛具体做法是:用力收缩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区域,即会阴穴部位,收缩之后,再放松开来,如此一收一松,反复多次.可以起到防治痔疮、肛裂以及提升中气的辅助作用.2.有空常转手方法是:将两臂前伸,掌心向下,手指自然伸展,沉肩坠肘.吸气时,两手按照从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到拇指的顺序,向着掌心屈曲,并同时以手腕为轴向外向上翻转.接着,再按照从拇指到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顺序舒开五指,变成掌心向上.
作者:钟为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长寿是人人所渴望的,也是有可能达到的.据科学家的测算,人类的正常寿命应该在100~150岁之间.但是,健康长寿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只有在漫长的岁月中,锲而不舍地采取益寿措施,才能抗衰延寿.一、衰老的生物学指征人体的衰老是一个很复杂的全身变化过程,主要表现在形态和功能两个方面.根据医学专家的研究,衰老的变化有如下指征:1.皮肤松弛,出现白斑、老年斑人到40岁后,皮肤中的胶原蛋白被分解,肌肤的弹性组织退化,皮肤开始松弛.60岁以后,色素生成细胞开始老化,出现大片白斑.此外,老年斑的数量也随年龄递增,老年斑也称“寿斑”或“褐色斑”,较常见于面、颈、胸及背部和四肢.
作者:兰政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现在有不少人都患有高血压,除了吃药以外,推荐10种自然疗法可以辅助降压.1.多吃含钾食品.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4克钾.红薯、番茄酱、橙汁、马铃薯、香蕉、芸豆、豌豆、哈密瓜、甜瓜、梅子干、葡萄干等富含钾的食物均有降低血压的疗效.2.多吃黑巧克力.黑巧克力中含有黄烷醇,每天吃几块不仅有利于心脏健康,还可以降低血压.3.常饮茶.每天喝3杯茶,6周后血压可下降7%,这可能是茶中所含的植物化学物起的作用.也可以用菊花、山楂、决明子各10克,代茶饮,可改善高血压病人的头晕目眩情况.
作者:贾殿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猛增.老年痴呆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老年痴呆实施早期干预十分必要.一、预防痴呆应趁早老年痴呆的核心症状是认知障碍.通常我们把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状况分为四个阶段,即认知功能正常、增龄相关记忆障碍、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当患者出现增龄相关记忆障碍时,其脑内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的细长型树突大量丢失,但并未出现神经细胞的死亡,病变还是可逆的.一旦患者达到了轻度认知障碍的程度时,就可观察到神经细胞的凋亡,这时病变的发展已经不再可逆.所以,防治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应从出现症状前的增龄相关记忆障碍阶段开始.
作者:马永兴;俞卓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患病率很高、危害十分严重的慢性病.中国是糖尿病的大国,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约有1.139亿患者,不到10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更为可怕的是,我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50.1%,也就是说相当于4.934亿人已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因此,如何卡住糖尿病前期的咽喉,使其不会进展为糖尿病,将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重中之重.1.什么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人体血糖高于正常,但升高的程度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时期.它又称为“糖调节受损”,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如下:(1)单纯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指空腹血糖在6.1~6.9毫摩尔/升之间.当然餐后2小时血糖也必须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作者:何芳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几个月来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非洲西部蔓延,被定性为“历史上致命性的爆发”,使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恐惧在不断增加.但据世界卫生组织风险评估认为,由于该病接触性传染的特性,疫情向非洲以外国家传播的风险低,我国民众无需恐慌.埃博拉“凶险”但不“神秘”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致死率高达50%~90%,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加上目前尚无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因此被列为第四级病毒.
作者:李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祖国传统医学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认为人与“自然”,也就是说,与四季气候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必须从环境、动静、饮食和心理四个方面来做好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阴阳调和的主要关键在于阳气必须致密地、牢固地护卫在外,形成良好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良好生理状态.1.环境平衡.内经日:“处天地之和,从八方之理.”这就是说人类要安然平和地生活在大自然阴阳天地之间,必须要顺应自然界季节、气候、风雨、云雾等变化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饮食休息,以及劳作锻炼等方方面面的活动,这就如同“寒加衣、饿进食”一样,是不可忽视的生活规律,必须遵守照办.2.动静平衡.内经日:“形劳而不倦.”这就是说,人要参加劳动和运动,但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情况掌握好一个“度”.这是一个科学的“因人而异”的辩证的论点,因为参加劳动或运动可以运动筋骨、强身健体,但过分而无限制的劳动和超量的运动,则会导致体力透支、形成病痛、有损健康、得不偿失.所以要做到劳逸结合,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动静平衡”,才有益健康.
作者:方厚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腹痛,但大多认为“忍一忍、揉一揉,做个热敷就过去了”.甚至有些中老年人因腹痛进了医院,如果医生开心电图、腹部CT等检查,还要埋怨医生“乱开检查,没医德”.其实,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原因,也是一项复杂的临床症状.老年人腹痛更是严重疾病的信号,一旦误诊误治还可能危及生命.以下六种十分凶险的疾病都可以出现腹痛.1.急性心肌梗死大约有8%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早期可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局部可有或无压痛,容易误诊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等.所以,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的中老年病人,如果突然出现上腹剧痛,一定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作者:罗学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全世界的百岁寿星,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劳作习惯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规律,但也有各自独特的长寿经验融入漫长的一生中.虽然方法都很简单,但效果十分良好.这里特向大家介绍7位百岁寿星的独特长寿经.一、晒太阳补阳气的百岁老人百岁寿星李玉义出生于1898年,居住在山东省青岛市,一生养育了7个儿女.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吃过饭之后就要出门去转转,晒晒太阳,等到晒够了才回家.有时候转得累了就回家喝口水,稍加休息之后继续出去晒.
作者:卢晟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老年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健康.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老年疾病患者中有50%~80%的疾病是源自老年人的心理危机,而在这些心理危机中,大约70%的疾病是因长期缺少精神关怀所引起的.老年心理危机与这个生命时期的心理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心理特点往往不被我们重视、接纳和理解,因而加重了关系的冲突.常见的心理危机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
作者:向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贵病”是如今的常见病.近年来,胆囊炎与胆石症的发病率突增,发病原因多是营养过剩、活动量减少,因而医学专家将其列入新“富贵病”行列.一、胆囊炎与胆石症是中老年常见病胆囊炎与胆石症是腹部外科常见病,且常伴随发生,在急腹症中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而居第三位.近10余年来,随着B超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为胆囊炎及胆道疾患的检出和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检查的有力工具,明显地提高了胆道疾患的检出率与准确性.胆囊炎有急性、慢性之分.可以是继发的,即继发胆囊结石而发生的胆囊炎;也可以是原发的,即不伴有胆囊结石.
作者:韩彦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中国慢性乙型肝炎诊疗现状与挑战全国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普通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从9.75%降至7.18%,提示中国已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转变为中度流行区.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万例,诊治现状仍非常严峻.与庞大患者群不匹配的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仍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既往数据提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低于10%,大部分患者并未应用指南推荐的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治疗,且患者对长期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常不规范停药或者无依据地换药.
作者:魏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有着特殊的生理功能.做好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维护皮肤健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一、您属于哪种类型的皮肤?皮肤是健康的镜子,但受种族、性别、年龄、精神状态、气候因素、地理因素、饮食习惯等的影响,每个人的皮肤各有不同.只有有的放矢地做好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才能取得佳的护理效果.您知道自己的皮肤属于哪种类型吗?
作者:姜小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形形色色的电视、报纸上,到处都充斥着“免疫力”的字眼.那么,免疫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免疫力是否低下、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呢?一、认识我们的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包括:①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②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以及它们分泌的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
作者:杨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莲子是非常古老的食物,早在《神农本草经》时代,就已经把莲子列入上品,认为它能“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莲子的功效可用八个字概括,那就是:养心、益肾、补脾、固涩.一、莲的全身都是宝莲除了其根茎藕以外,莲须为莲花中的花蕊,可补肾清心,止血固精;荷叶可清热利湿,止血升阳,并有减肥作用;莲房是莲子的花托,可止血化瘀;莲子心是莲子中的青嫩胚芽,性味苦寒,可清心退热;莲子是莲的成熟种仁.
作者:赵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金秋时节,天气转燥,煤气损伤人的津液阴气,素有阴虚症的老年病患者,需要进补一些滋阴中药,以防所患的慢阻肺、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加重.中医的阴虚在中老年人中有一定发生率,可严重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或加重慢性疾病,需要及时服药来纠正.一、怎样识别阴虚阴虚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津液不足与干燥内热症状,如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虚烦失眠,常有大便干燥、小便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是明显的客观指征.阴虚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热病后津液受损,属于短期性的,比较容易调整;二是体质性的,需要一定阶段的调理.
作者:段振离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