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忠
我曾患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多年,在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中,我从《健康指南》中吸取了他人的养生经验,摸索出适合自身保健的“梳、搓、刷、擦”健身法.所谓“梳、搓、刷、擦”健身法,就是每天夜晚八点钟入睡前,坐在床头,两腿前伸(或弓起),运用按摩梳(多齿有弹性、齿头有圆形胶头)、洗衣刷和两只手,对全身皮肤进行摩擦.通过几年来的锻炼,摩去了疾病,擦来了健康.
作者:代龙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夏天是万物繁茂的季节,怒放的鲜花和舒展向上的绿叶,是夏天灿烂的笑容,仿佛在告知我们,笑是怒放的生命,引导着生命的茂盛.同时启示我们中老年人,要灿烂地笑对生活,用笑为生命提气,为健康助力.笑有神奇的力量.无论生命走到哪个地步,都不要忘记用笑看待一切.灿烂地笑着,生命才能征服纷至沓来的厄运,才能将不利于自己的局面一点点地打开.正如雨果所说:“生活就是面对真实去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笑是一种修养.有人处处说爱因斯坦的理论错了,并且说有100位科学家联合作证.爱因斯坦知道了这件事,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要这么多人?只要证明我真的错了,一个人出面便行了.”爱因斯坦的理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那些人却让一个微笑给打败了.
作者:赵德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红薯16世纪末引入我国,现在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红薯叶作为红薯副产品有着很大产量,但通常被丢弃掉.现代研究发现,红薯叶具有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还有预防便秘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延缓衰老.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一、红薯叶富含活性物质1.多聚糖红薯叶中多聚糖可达9.51%,它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并且具有抗病毒作用.
作者:吴忆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下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就会对身体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大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危险.1.不吃早餐会产生副作用背后真相:如果不吃早餐出门,大脑就无法全速运转.内分泌学家苏玛博士说:“早餐对控制一天的胃口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就会吃得过量,结果摄取的总热量比吃了早餐还多.委内瑞拉和美国的研究发现,肥胖的女性在节食期间,吃一顿富含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丰盛早餐,所减掉的体重反而比不吃早餐的女性还要多.所以吃早餐不但可以让您体重减轻,血糖也会保持稳定.
作者:杰罗姆·伯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消化性溃疡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老年人由于增龄而黏膜逐渐萎缩退化,更容易造成黏膜屏障损伤而发生溃疡.因此,提醒中老年人群要加强消化性溃疡病的预防与治疗.一、老年消化溃疡的特点1.发病因素由于增龄使胃黏膜逐渐萎缩退化,加之不良的生活习惯使胃肠黏膜屏障受损.由于老年人多病、服药种类多,更易引起应激性溃疡.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并且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岁以上消化性溃疡患者约50%~77%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作者:翁书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前,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流行,简称为“三高”.“三高”的发展往往与社会经济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并行.尤其是从贫穷、食不果腹的社会发展至经济繁荣社会的早中期,先是拥有了足够食物、加之人们潜意识中仍留有“饿不得”的阴影,饮食习惯变成了快吃多吃;随之而来的便是饮食过度导致的肥胖者迅速增多,尤其是腹型肥胖.类似情况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时也很常见.“肥胖肚”往往是“三高”发生的前期体征,从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中也可以看到,人体内脂肪在腹部过多存积能通过一系列慢性的异常代谢过程(胰岛素抵抗、组织炎症反应、 “三高”等)和形体改变(胸腔容积减小而影响心肺功能、颈部通气受阻致睡眠呼吸暂停等)引发大血管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除此之外,对肾脏的影响也很大,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已是发达国家需要血液透析维持生存者的主要致病原因,我国类似情况也在快速增加.因此,综合预防“代谢综合征”,可以降低和减缓发病率,改善人民健康水平.
作者:田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而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碘,即含碘盐.一、碘的重要作用人体内2/3的碘存在于甲状腺中,甲状腺可以控制代谢,而甲状腺又受碘的影响.人体碘的80%~90%来自食物,10%~20%通过饮水获得,5%的碘来自空气,因此,食物中的碘是人体碘的主要来源.碘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作者:鲁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仁者高寿,德者延年.许多在国学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硕果累累的国学大师,在用自己的生命采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的同时,他们对人生的深刻体味和感悟,也铸就了他们个人生命航行里程的悠远绵长.他们从个人实际出发践行的养生之道,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但又殊途同归养生大道,是广大中老年人益寿保健不可多得的参考教材.
作者:吕书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如今,在食物加工过程中所添加的那些丧失天然属性的各种添加剂,使得食品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元凶.到底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呢?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过程中,为改良食品品质及其色香味,改变食品结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和为了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严格限定添加的少量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1.人工合成色素.目前,人工合成色素大多用于青红丝、果味粉、罐头、配制酒等食品中.人工色素摄入过多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所以,尽量少为儿童选择色彩过于鲜艳的食品.
作者:宋敬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有不少老年甚至中年朋友经常抱怨自己“丢三落四”或者“记性越来越差”.他们把这种情况归因于年龄的增长,认为年纪越大,记忆力越差.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近的人脑研究显示,脑神经细胞的数量的确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巨大,即便到了老年,也足以支持我们思维活动的需求.而与此同时,连接神经细胞突触的数量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与年轻时相比,人上了年纪之后的大脑记忆容量将会变得更大.尽管如此,为什么仍有很多人上了年纪之后就开始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变差了呢?
作者:赵瑞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吸烟能预防感冒”、 “吸烟能缓解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阳台吸烟能避免家人吸到二手烟”,诸如此类的吸烟危害误区流传不少.归根结底是因为民众对吸烟的危害仍然了解不够.现针对公众对吸烟危害的一些常见误区加以分析.误区1:在阳台吸烟,家里人就吸不到二手烟了.事实上,要想让一支香烟燃烧形成的烟雾中的超微毒性颗粒稀释到没有危害的浓度,就得让居室内的空气每小时更换5~6次,这是家用空调或空气净化器无法办到的,也就是一旦香烟烟雾在室内形成就很难加以清除.另外,除了空气中弥漫的二手烟,还有香烟烟雾发散滞留在墙壁、家具、衣服甚至头发、皮肤上的有害微粒和气体,即便当时没人吸烟,但在家中还是可能受到三手烟之害.
作者:张珠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一般人在50~60岁以后就显现老态了.然而也有一些中老年人,随着年华流逝而容颜并无老态,说明驻颜耐老是可以做到的.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具有驻颜作用的食物和药膳,供中老年人日常美容抗老参考.一、驻颜食物1.芝麻芝麻味甘,性平,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甾醇、芝麻素、叶酸、烟酸、卵磷脂、维生素E等.主治伤中虚赢,补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
作者:刘正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脂血症患者经过饮食治疗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如果血脂水平仍然高于正常值,特别是中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或伴有某种代谢性紊乱疾病的人应该使用调脂药物治疗.必须强调的是,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按其个体危险因素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不能完全看化验单上标出的正常值.因此,是否开始药物治疗及选用何种药物应该由医生决定.药物治疗期间仍应坚持饮食及运动调理.
作者:高润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一位晚期胃癌肝转移的患者,经多位专家会诊,一致认为已无手术切除的可能,有医师建议化疗,患者及家属不愿接受,而是按患者的心愿,举家去外地旅游,度过了一段温馨的时光,数月后患者去世.患者的女儿写了文章记述这一过程,表达了她们对父亲的爱,字里行间也表述了对于“放弃手术、放弃化疗”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来自世俗的压力.作者有很好的文字功力,文章写得甚是感人,于是又引发了一个关于晚期癌症是否应放弃治疗的争论.赞成者以为晚期肿瘤无法治愈,又何必让患者“吃苦”、家属花钱.反对者以为生命可贵,有一线希望皆不应轻言放弃.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接上期)三、2型糖尿病防治中二级预防的策略1.血糖控制在处于糖尿病早期阶段的糖尿病患者中,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在肥胖或超重人群中,二甲双胍的使用与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风险显著下降相关.本指南建议,对于新诊断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大型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策略,可以降低无明显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在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自从日本电视剧《血疑》在中国上映后,“白血病”就为大家所熟知,加上媒体的宣传,几乎谈“白”色变.“啊!真不幸,怎么就得上这种不治之症呢!”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白血病确实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它有很多类型.例如,按照起病和进展的缓急程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若根据癌变的血细胞类型又有“髓细胞”(或称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分.各种类型的严重程度与治疗结果也大不一样,这里介绍一种可以治愈的类型——慢性髓性白血病,简称“慢粒”(英文缩写CML).
作者:沈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代,饮食营养的医疗保健作用已被普遍重视,但如何科学地吃对食物,还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区分门类吃对功能性食物,有针对性地发挥食物的抗老防病作用.在此,特别作一些分类说明.一、抗衰老的食物胡萝卜的营养极为丰富,含有的胡萝卜素,可消除人体衰老的隐患——自由基;所含的维生素A是一种有效的防癌抗癌物质,它对食道癌、肺癌和子宫癌均有预防作用.胡萝卜生食、煮食、炒食或与牛肉、羊肉等炖食均可,具有下气补中、健脾化滞、降脂降压、降糖强心、抗炎等作用,用于辅助治疗营养不良、贫血、夜盲症、肺结核、软骨症、消化不良、干眼症、皮肤溃疡等.抗衰老食物还有山药、鸡蛋、花生、豆腐等.
作者:王士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接上期)六、武陵源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是由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四大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方圆369平方千米,气候湿润,温凉宜人.这里集“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于一体,几千座岩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沟壑深幽之中;数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林峡之间,堪称“天然去雕饰”的人间仙境.武陵源景色绮丽壮观,景区内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多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前,“四高”症正侵蚀着中老年人的健康.所谓“四高”症,指的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它在早期虽然没有特殊症状,但却隐藏着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机.不少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照样抽烟喝酒、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到出现后遗症,才惊觉自己耗掉了健康的本钱.一、高血压初期无症状,易轻视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初期不会有什么症状,因此多不在意,但是高血压的危害极大.高血压容易引起脑血管硬化,使血管破裂或阻塞,造成中风,据统计,中风患者约75%都患有高血压.同时,高血压还易引起心室肥大、心脏衰竭,也可造成心肌梗死的猝死危机.高血压还会引起肾脏动脉硬化,逐渐破坏肾脏组织,终可引发尿毒症.因此,高血压是“四高”中的头号敌人.
作者:黄建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人人都知道,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六大物质,而往往忽视了重要的生命物质——核酸.核酸有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种,构成了细胞染色体的双螺旋结构,承载着人体全部遗传基因.核酸虽不是营养素,但却是生长壮老已的主宰,是生命的根源,生命由诞生到死亡都是受核酸支配的.它决定身体内部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指挥蛋白质的合成,主宰脏腑组织的修复,涉及人类的健康、活力、青春和长寿.当人们一味地强调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时,恰恰忽略了核酸的保健作用.
作者:冯仲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