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从食物中还是从补充剂中获得营养成分?

盛涛

关键词:
摘要:补充剂可以弥补饮食来源的不足,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素是重要的.我们所进食的新鲜食物富含如镁、钙和维生素A和C等维持良好的健康身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许多老年人不能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B族维生素

    如果患有高血压,那么就需要确保获取足够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富含B族维生素,如常见的叶酸.而且在一项发表于2015年3月15日《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研究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血压药物依那普利的同时服用叶酸,在四年半的研究随访中会比只服用依那普利的患者发生中风的可能性较低.研究观察了超过20,000名患有高血压并未出现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中国人.他们建议每日摄入400毫克的叶酸.

    作者:徐正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从食物中还是从补充剂中获得营养成分?

    补充剂可以弥补饮食来源的不足,但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素是重要的.我们所进食的新鲜食物富含如镁、钙和维生素A和C等维持良好的健康身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但是许多老年人不能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素.

    作者:盛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压:应控制到多低?

    在某种程度上,血压“越低越好”似乎成了保护心脏的信条.在这些年,健康胆固醇水平的界定有所下调,现在的标准是大力降低LDL(坏的)胆固醇.降血压指南也有相似的趋势,尽管改变的动作较慢.

    作者:王兆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列腺手术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关系

    编辑部医生:我准备做前列腺摘除手术,但又担心手术后有勃起功能障碍(ED)的风险.听说在前列腺被切除后每日服用勃起功能障碍药物对这种情况可能有所帮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利尿剂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当谈到降压药物时,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你的医生在可供选择的几种降压药物中的首选.但你服用的第一种药物可能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为你添加或完全转换为另一种称为利尿剂的药物.利尿剂可使体内钠含量和水分减少,减少水分就意味着血容量减少而使血压降低.哈佛医学院心脏病学副教授兰德尔·祖斯曼博士说:“利尿剂可增强其他降血压药物的作用”.

    作者:乐天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搭桥联合血管成形术:在治疗上两全其美?

    这种混合式冠状动脉重建术的应用或许在未来会更为广泛.如果脂质斑块使心脏动脉变窄并威胁血液供应,重建血流是关键.其中一种方法是采用小球囊(血管成形术)撑开阻塞部位,然后放置一个呈微小网状导管的支架,保持动脉畅通.另一种方法是移植体内其他地方的血管绕过受阻部位,该手术名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

    作者:文依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科学证明对健康有效的饮食方式

    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地中海风格的饮食和防止高血压膳食等饮食计划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很大的益处.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饮食结构注重水果和蔬菜作为主要的日常热量来源.许多饮食宣称有益于减肥,但是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重大慢性疾病的发生,可供选择的方案就很少了.只有少数的几种是为广泛的科学证据所支持的,如控制血压和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的发作等有益于人们的基本要求的方案.

    作者:曾凡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握力可作为预警信号

    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握手不够有力的人更有可能心脏病发作或者中风.且力度损失越大,风险越高.研究人员花了4年时间跟踪调查了17个国家年龄在35-70岁的14万人,并采用手持设备对受试者的握力进行了衡量.结果表明,握力每下降5公斤,心血管疾病风险或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就相应增加17%.即使在考虑年龄、体力运动水平、吸烟、喝酒等因素后,这一联系仍然存在.

    作者:39健康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降血压食疗验方

    洋葱汤方:洋葱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洋葱中的前列腺I2,该物质既可直接作用于血管而调节人体内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释放,起到降压效果,又可促进肾脏利尿和排钠使血压下降.此外,洋葱中还含有丰富的钙质,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内钙的缺乏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故吃洋葱补钙对降低血压很有裨益.为了使洋葱中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溶解,以及避免受热过高而使有效成分遭到破坏,故按照下列服用方法进行: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充足够维生素B—叶酸,可能降低脑卒中风险

    绿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是叶酸的丰富的天然来源.在美国,三分之一成年人有高血压,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要确保获得足够的维生素B——叶酸.一项新研究显示获取充足的维生素B可减少脑卒中发生几率.许多食物含有天然的叶酸,特别是绿色叶子蔬菜、豆类和柑橘类水果.在美国,大多数谷物产品(包括小麦面粉、玉米粉、面食和大米)用合成维生素叶酸强化.

    作者:王少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你为什么这么爱笑科学家发现快乐基因

    是什么让你觉得一个微博段子或者一部喜剧片好笑?为什么有些人的笑点那么低?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给出了答案:是我们自身的遗传基因决定了这一切.科学家发现,不同的人身上等位基因的长短有别,影响了大脑化学物质5-羟色胺的工作方式,从而让某些人在看漫画或者喜剧片时笑得更多.相关结果刊登于《情感》 (Emotion)杂志上.

    作者:39健康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如何减轻护理人员压力的建议

    要想照顾好亲人,首先要保持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先保养好自己然后才能够照顾他人.阅读这篇文章的人很有可能需要对其配偶或父母进行长期护理.家庭成员是提供长期护理的人员中大的部分,许多人为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家庭成员提供家庭护理和长期护理.不幸的是,这是一个我们大多数人未经培训、未经告知、没有化解为照顾别人而带来压力的知识就进入的工作.

    作者:朱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长寿秘诀(一)

    健康长寿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永恒话题.健康长寿绝非区区个人小事.对于个人而言,健康长寿是对于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一种义务和责任;而且健康长寿又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明的一种进步标志.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每天一小把花生降低早死风险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每天吃一小把花生或者坚果就能有效降低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风险.这一健康效应对男女皆可适用.不过,吃花生酱并没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因为花生酱含有的盐、植物油和反式脂肪酸抵消了其原本的有利影响.

    作者:39健康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如果昏倒,应不应该担心?

    昏倒可能无关紧要,也可能预示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了解为什么昏倒非常重要.昏倒可能令人害怕,但也非常常见.年迈80的女性一半至少昏倒过一次.昏倒本身并不总是严重的;昏倒的人常常可以在一分钟内苏醒.然而,它可能预示有根本的健康问题.另外,昏过去时的摔倒让你有发生严重损伤的风险.

    作者:李楚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为什么糖尿病会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医生会认为这部分患者也会有心脏病的风险.为什么呢?糖尿病史被认为是心脏病的一个极强的风险因素.其中一个原因是,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有其他的状况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几率,如肥胖、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同时,这些因素较其他人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对糖尿病患者的有害影响.

    作者:黎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多喝几款药粥有助于降血压

    血压高怎么办?如何在日常饮食中通过食疗更好的调理高血压?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日常粥饮,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胡萝卜粥食材:鲜胡萝卜120克,粳米100克.做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胡萝卜切碎,待粳米煮至八成熟,放入胡萝卜,用小火煮至熟烂成粥即可.

    作者:39健康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枸杞,血压高慎吃

    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日大量摄取肉类导致面泛红光、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好别吃.夏季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

    作者:新华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在降血压药物的基础上增加叶酸可降低中风风险

    根据美国医学协会(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如果在日常饮食中无法获取足够的B族维生素中的叶酸,那么叶酸补充剂可能会获得好处.研究包括超过20,000名患高血压但并未出现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成年中国人.在四年半的研究过程中,参与者在服用降血压药物的同时服用叶酸补充剂比服用单一降血压药物的参与者出现中风的可能更低.

    作者:徐旭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每天吃2-3份浆果有助减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每天吃两到三份浆果有助于燃烧多余的脂肪,帮助减肥.红酒也有相同的效果.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这是浆果和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在发挥作用.科学家给老鼠喂食化学等量物,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天吃340克水果的量.尽管热量很高,但与其他小鼠相比,被喂食化学等量物的小鼠增加的体重是其40%.

    作者:39健康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