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走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关键词:
摘要:澳大利亚和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几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快走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60岁以上老人效果尤其显著,能把他们死于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逾5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铁锅炒菜真能补铁吗?

    经常有人说铁锅炒菜可改善贫血的症状.那么,铁锅炒菜真的能补铁吗?铁锅炒菜的确可以适当增加菜肴中铁的含量,但令人遗憾的是,它增加的这点铁对于改善贫血的意义不大.因为铁锅炒菜溶出的铁很少,且其中的铁为无机铁,利用率不高,难以被人体吸收.

    作者:《大众卫生报》编辑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要狼吞虎咽地吃晚饭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用来控制体重:细嚼慢咽,放慢吃饭时间.这是2018年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中选择的诸多处理办法中的一种.研究人员分析了6年间保险公司的健康保险索赔和医生访问的细节,这项研究总共纳入了6万名2型糖尿病患者.医生的访问包括了人们吃饭速度的问题.

    作者:何希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为什么我的体重会下降?

    编辑部医生:我已经87岁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瘦了很多,但我并没有刻意减重.医生也找不到原因,并建议我吃冰淇淋.但这对我的心脏没有风险吗?读者:彭先生彭先生:当看到你的信时,我笑了,因为我偶尔也会这样,我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发展到了“终末阶段”,乌云背后让我有一线宽慰的就是,终于可以放开吃我想吃的所有的高糖高脂肪食物了.

    作者:吴医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并发症,怎样才能早发现?

    糖尿病的并发症遍及全身,心、脑、肾、眼、下肢等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尿毒症、失明、足坏疽等严重后果.一般说来,当机体某一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常会暴露一些蛛丝马迹——要么是异常的症状表现,要么是异常的检查结果.正是凭借这些临床上的“异常信号”,我们才得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血压系列讲座(四)

    (续上期)怎样确诊高血压?严格意义上说,原发性高血压的确诊不能根据一次测量血压,而应根据3天以上不同日多次反复的、规范的血压测量的结果,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以外,并应排除某些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之后才能确诊为高血压.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以排除肾性高血压,常规肾区听诊如有可疑杂音,宜接受超声、肾血管造影、血液肾素测定以排除肾动脉狭窄.必要时应检测血钾、肾上腺超声、CT、核磁以排除肾上腺皮质增生、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肾上腺髓质瘤(嗜铬细胞瘤),后者发作时尿内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增加.第一次检查血压应常规测定下肢血压,以便排除主动脉缩窄.测定甲状腺功能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妇女妊娠期间高血压应排除妊娠中毒症和子痫病.后,还需排除避孕药等药物因素引起的高血压.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什么是胸痛?

    在门诊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患者跟医生表述“胸部疼痛”,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胸痛呢?我们怎样分辨出“胸痛”症状下的隐藏的心脏、胃肠、肺部的问题呢?有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心前区不适,但是这个症状很笼统.人们比较熟知心脏的体表位置,因此很容易将胸前区的不适归咎于心脏的问题.但是,仅有部分担心是有必要的,在正确诊断之前,我们要了解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胸痛.

    作者:董文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常吃坚果,或降心律不齐风险

    新华社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一项研究显示,经常食用适量坚果关联心律不齐和心脏衰竭风险较低.研究人员分析超过6.1万名45岁及以上瑞典人的健康数据,随访17年.研究人员在由《心脏》期刊刊载的论文中写道,越是经常食用坚果的研究对象,罹患房颤风险越低.一个月食用一至三次的研究对象,房颤风险降低3%;一周食用一两次,房颤风险低12%;一周食用不少于三次的研究对象,房颤风险降低18%.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DNA测试可以预测寿命吗?

    医学界是还没有办法可以帮助预测人衰老的速度和寿命的长度的.但是新的私人筛查提供了一些令人振奋的线索.这些测试提供的快照可以显示端粒长度.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端粒的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它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专家表示,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通过快照来直观计算端粒的长度.这还好比是一个时钟在倒计时一样,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研究生长、衰亡.但问题是,虽然这个发现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是并不表示它就是真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

    作者:郭圣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术前要怎样调整用药?

    没有人想要做手术,小手术也不例外,但有些不要紧的手术是避免不了的,即使是很小的手术,例如拔牙、结肠镜检查.发生这种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停止服用某些药物,例如血液稀释剂、止痛药、草药和补品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术中出血不止.确切了解哪些药物需要暂停,什么时候暂停服药会让人感到困惑,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

    作者:何岩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他汀类调脂药为何被誉为“廿一世纪的阿司匹林”(下)

    (续上期)四、他汀类被誉为“廿一世纪的阿司匹林”——再谈他汀类调脂药的特别优势:1.他汀类药物调脂、降脂的作用原理:他汀类药物,实际上是胆固醇合成环节中一种关键酶的抑制剂,这种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即午夜高,白天较低.他汀类药物能够“以假乱真”,抑制此酶的活性,减少肝细胞合成胆固醇;同时能捕捉到全身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尽可能地将之清除;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而HDL可转化和清除“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7个需要重新审视药单的情况

    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不是什么可以随意更改和忘记的.患者和医生需要密切关注他们服用的药物,及你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临床医生需要核查每一个来诊患者的药物用法用量,不管是哪一个专科,这就意味着去看诊时,病人要带着自己的药物和药盒.药物的选择和用量有时候是需要调整的,但调整之前,你要去门诊咨询主治医生.新的药物和副作用需要重新评估,下面我们将列举七种常见的需要调整用药的情况.

    作者:王少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专家提醒年轻人警惕“电子血栓”

    近年来,医院收治了不少年轻的静脉栓塞患者,其中一些患者是狂热的网络游戏爱好者,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通宵打游戏.专家提醒,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导致的血栓被称为“电子血栓”病,这种疾病已成为潜伏在年轻人身边的“隐形杀手”.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副主任柴湘平教授介绍,近年来,医院收治的静脉栓塞患者中不乏年轻人.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练武术有助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

    练武术可以让人更聪明.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班戈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阿什莉·约翰斯顿解释了练习武术改善大脑认知功能的五个途径.1、减少攻击性.一项美国研究中,8~11岁儿童接受了传统武术训练,重点是教授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以此作为反欺凌策略的一个部分.研究人员发现,课程对参试儿童的重要意义是学习在激烈对峙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追踪调查显示,他们比习武前更乐于介入欺凌事件并帮助弱小的受欺负一方.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美新癌症预防研究报告:腌制食品、红肉加工肉类、咸鱼等致癌

    近日,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发布了第三版《饮食、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全球报告》.此报告基于数百项研究的结果,包含350万癌症病例,并结合了有关癌症风险的累积和先进的证据,梳理了一些真正致癌的食物.腌制食品 酸菜、泡菜、咸菜等腌制食品含有高盐,容易破坏胃黏膜,其添加的亚硝酸盐还可能会在组织代谢作用下生成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作者:《大众卫生报》编辑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干细胞能否治疗眼部疾病?

    编辑部医生:我听说一个突破性的方法是使用干细胞治疗眼部疾病,这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读者:万女士万女士:你指的可能是发表于2016年3月《自然》杂志上面的两项研究.他们只是关于干细胞基础研究如何进展至差不多可以进入临床试验的新例子.第一项研究报告称角膜组织的新产物.角膜是一层透明覆盖眼球前端的组织,是光传入眼睛的第一层.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干细胞和使用化学标记诱导细胞转化为原始眼球.然后来自原始角膜组织的细胞开始生长为片层,而且这些片层可以用于替换兔子受损的角膜.这项技术修复了兔子的视力.

    作者:李医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精致加工的食品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预先包装好的加工食品通常富含盐、糖和脂肪.如果这还不足以让你放下饼干、拒绝速冻晚餐的话,那么下面可以了解一下英国医学杂志2018年在线发布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该研究院分析了法国10.5万名中年人,对他们近五年的饮食习惯做了问卷调查.食物按照加工的程度来分类,一般来说,食品生产商为了改善食物的口味、颜色和保质期时,就会在食品中增加越来越多的添加剂.脱水汤、烘焙食品、甜麦片、加工肉类、饼干和调味料被认为是精致加工的食品.较少加工的食品包括蔬菜罐头、奶酪和新鲜出炉的未包装的面包.

    作者:王惠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快走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澳大利亚和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几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快走都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60岁以上老人效果尤其显著,能把他们死于中风或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逾5成.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负重装备的利与弊

    当你想要增加运动强度的时候,可穿戴的负重装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是一个很好的哑铃替代品.它们看似简单,训练时直接穿上就行了,但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它们有自己的使用说明,可以适应不同的运动方式,选择不当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脚踝的负重装备你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看到有人在行走时脚踝处佩戴着沙袋之类的东西,这就是常见的负重装备,它们是有一定重量的,1斤到5斤不等,人们一般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重量.负重装备是由尼龙布搭配绑带和环扣制成.

    作者:文天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的指南延长了中风急诊治疗的时间窗

    美国中风协会对中风急诊治疗的时间窗做出了重大修改.新公布的中风指南将以前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延长到了12小时.6小时是指从中风症状开始到脑血管介入治疗,取出堵塞血管的血栓这中间的时间,从而大限度的保护脑组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新的指南把时间延长到24小时,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患者可以有介入治疗的机会.

    作者:侯亚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与结直肠癌直接相关的饮食习惯

    JAMA肿瘤学上发表的一项哈佛大学的新研究显示:有些饮食习惯与结直肠癌直接相关.该研究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拒绝热狗、苏打水和白面包了.该项目纳入了研究人群12万,对它们采取了为期26年的随访,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每4年一次关于饮食的报告,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该研究结果显示饮食习惯跟炎性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炎性肠病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

    作者:许建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