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增
又到了流感季节,世界各国每年都为流感的流行付出代价.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会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可诱发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20世纪以来,病毒引起的流感大流行在人群中已发生4次,1918年西班牙H1N1流感导致约5000万人死亡;1957年亚洲H2N2流感引起约200万人死亡;1968年香港H3N2流感导致约100万人死亡;2009年墨西哥新甲型H1N1猪流感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并短时间迅速扩散至全球.每年全世界流感发病人数占人口10%~ 20%.并导致至少50万人死亡.
作者:彭向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了提高公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的知晓率,每年1 1月第三周的周三是世界慢阻肺日,每年慢阻肺日都有一个主题.2014年的主题是“轻松呼吸,不再无助”;2015年的主题是“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今年的主题是“掌握知识,轻松呼吸”.
作者:杨汀;黄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老年人坚持早晚床上运动腹肌群,就能保持体魄健美,延缓腹肌衰退进程.几十年来,我坚持床上腹肌运动收到良好效果.下面将“立腹肌”和“蹬腹肌”的训练方法介绍给大家.预备式身体平躺在床,目视屋顶.将双手平放在臀部两侧,手掌朝下,全身肌肉放松,正常呼吸(见图1).立腹肌双腿屈膝戳于床面(见图2).双手用力向下撑住床板,腹肌用力,将双腿提起收于腹前,脚面绷直向上方蹬直,臀部离开床面,双手托在身体两侧,将身体直立起来,重心压于背部,双肘支住床板,使身体呈倒立姿势,屏住呼吸坚持5秒钟(见图3).然后放下双腿,恢复原位.此式练习5次.
作者:许笑天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药材除了取材于大众熟知的植物药和动物药外,还包含了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矿物、化石及其加工品的矿物药.这些来自于地下的神奇宝藏,因为功效突出且具有毒性,使其应用在历史上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故大众对矿物药的印象也大多来自于一些神乎其神的民间故事和那些帝王将相终身难以割舍的长生不老药.
作者:高毅洁;杜金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将发生生理性的衰老,肌肉的退行性生理变化尤为明显.进入老年后,骨骼肌的质量(包括体积和肌纤维数量)和横断面积减小,骨骼肌力量降低,骨骼肌耐力下降.研究表明,肌肉力量的逐渐下降发生在30~ 50岁,60岁时肌力下降15%,而80岁时肌力的下降高达30%.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衰老、防癌等作用.而肾脏是硒代谢和储存的重要器官,是人体中的一个大“硒”库,肾内硒的含量非常高.但是,肾脏病患者体内缺硒非常普遍,如肾病综合征患儿、糖尿病肾病和尿毒症透析患者血硒浓度均显著下降.动物研究还发现,当硒的摄入量不够时,人体首先是动用肾、肝等器官中的硒来补充代偿.这提示,当体内血硒浓度降低时,肾内硒含量更将极大降低.
作者:邹建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阳历11月8日前后,就到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古人对立冬的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到了立冬,万物开始潜藏,习惯上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到了阳历11月22日前后就是小雪节气.此时,天气积阴,气温仍继续下降,开始降雪,但寒未深而雪未大,所以称小雪.古人说:“冬者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随着季节的变化,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中医学称之为养藏.所以,日常生活要注意“去寒就温”,勿使阳气外泄;精神上要避免消极心理,要如有所得,含而不放.
作者:一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室内“加湿”要有度冬季的北方,11月中旬基本都开始供应暖气.由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体表水分大量散失,人的皮肤弹性就会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出现表皮粗糙、皮屑脱落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肤抵抗病菌的能力,容易引发皮肤疾患.
作者:钟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望梅止渴”是大家熟悉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三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也有叙述.一次,曹操和刘备同来到后园的小亭对饮,曹操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日‘前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于是二人对坐,开怀畅饮,论起天下英雄来.
作者:柴枝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董薇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急需向您求助.半个月前我妈在家里突发心梗,尽管被发现后立即送到医院抢救,可依然无力回天.自从我妈去世后,我爸就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他一直说如果早上没出去遛弯就会早点发现我妈发病,我妈就不会死了.家人都劝他说我妈一向身体不错,也没发现心脏有什么大问题,突然发病是谁也预料不到的.何况这种病即便及时发现了也未必能够救得回来,所以让他不必自责.可他还是会经常埋怨自己,而且整个人也明显瘦了,吃饭、睡觉都不是很好.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他的这种自责心理吗?
作者:董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三、从坐位到站立辅助站起(见图28~30)1.患者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患侧脚在前.辅助者坐在患者患侧,用膝顶住患者膝部,一手抓住患者腰部,一手引领患者重心前移.2.患者在辅助者的保护下,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按照抬头→伸膝→伸髋的顺序站起.
作者:王思远;祁海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心理困扰:我热衷养生有什么不对吗心理咨询中,一位老先生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扰:近来,一个问题让我挺困扰.我是个退休的人,今年63岁了,本来家庭关系挺好的,没想到因为我注重养生而发生家庭矛盾,特别是和老伴的矛盾.是这样的.我这个人比较关注养生,上班的时候顾不上,心想退休了就有空好好养生了.退休不久,我就参加了一个老年养生中心的活动,听讲座、学材料,同时,凡是有关养生的信息,都让我很有兴趣.各种养生器材,各种养生偏方,各种养生食品,我都要研究,也都买了一些.看到哪里有养生的资料,听到谁说起养生的经验,就搜集起来.不瞒您说,我还想整理出来给别人讲讲呢,只是现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去老年大学问了问,人家也没有特别热情.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夏明远的“柳”,被世人称为画坛”三绝”.而这位和徐悲鸿、齐白石齐名的画家夏明远,不仅画艺卓绝,还是一位过百岁的长寿老人.著名画家侯北人谈起夏明远的画作如是评价:“画面上朴拙厚重、清雅苍润的风格,使我内心立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无名的感受,如饮芳醇,余香久久不去.”夏明远其人也正如其画一样,余韵悠长,而其豁达的胸怀也是老人能够得以长寿的原因所在.
作者:唐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问前些日子老伴因头晕去医院检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有斑块,医生认为头晕与此也有一定关系.我想请教一下,颈动脉斑块能缩小吗? (广西 白先生)答像您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遇到,很多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后发现颈动脉有了斑块,于是会问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肯定也不能否定.
作者:于中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您知道吗,每10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也许您觉得自己还没有加入这个队伍,所以不必担心.其实,大家距离糖尿病都不远——每两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的后备军.这个病非常阴险,开头感觉不疼不痒,但如不加以控制,终的结局往往是眼睛失明、足部残疾、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等可怕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将201 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应对糖尿病”,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即使您还年轻,即使您还没有患上糖尿病,也要高度警惕糖尿病的危险.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问我父亲前一段时间因得病服用了一些药(包括中药和西药),病虽然好了,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水肿、尿少.去医院经过仔细地检查,大夫说肾功能有所下降,可能与他服的药有关.请问,药物为什么会造成肾功能损害?(江苏 张女士)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我们无论用什么药都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反应.而肾脏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和作用,成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靶器官.也有人将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肾脏的药源性损害.
作者:于中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2016年“国庆”节假期,工商朝阳分局认真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推进市场监管工作.期间,该分局认真做好辖区市场秩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重点对从事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活动的经营主体,进行行政指导,防范由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引起的突发消费侵权事件的发生.10月1日至10月7日“国庆节”期间,该分局12315中心共接收投诉举报共计340件,其中投诉275件,举报65件.投诉数量较2015年同期接收的366件投诉下降24.86%,投诉量下降明显.其中商品类投诉54件,服务类投诉221件.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问题及不履行合同义务问题中.举报数量较2015年同期71件的举报量下降8.45%.其中商品类举报26件,服务类举报31件.问题主要涉及无照经营、商标侵权、异地经营等问题.
作者:朝阳工商分局信息档案中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董薇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有工作的中年女性,这么多年本来忙忙碌碌的也习惯了,可是近却感到有点撑不住了.三个月前我母亲突发中风,尽管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可是却导致半身瘫痪,现在基本处于卧床状态.我年幼丧父,只有一个妹妹在国外,从我结婚后母亲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所以照顾母亲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身上.今年儿子高三,到了后冲刺的时候.爱人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家里的事情基本帮不上忙.我自己平时也要上班,而且在单位还当了一个小领导,工作也挺忙的.
作者:董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俗话说:“病从口入.”人生病多是因吃的缘故,吃了不洁的食物,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从口中进入,引起肠胃不适,甚至急性肠胃炎;吃得太好,撑得过饱,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除了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结肠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的肿瘤.以上这些疾病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身体不需要,还要拼命吃,反而损害健康.正如刚刚过完111岁生日的周有光教授所说:“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
作者:秦诗齐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