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9例报告

吴胜东;蔡秀军;虞洪;王先法

关键词:食道裂孔疝, 胃食管返流,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对9例诊断明确的食道裂孔疝病人进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其中单纯修补2例,修补加胃底折叠术7例,术后随访.结果: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死亡.单纯修补组2例,1例术后2月症状复发,1例术后2年症状复发,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食道吞钡检查未见疝复发;修补加胃底折叠7例,1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随访2年未见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中胃底折叠术是治疗食道裂孔疝和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又一选择.该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集体食物中毒64例抢救体会

    我院于2001-7-24日晚,一次接诊本市农村急性食物中毒64例,经积极抢救,均获痊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4例中有儿童22例,年龄2~14岁,成人男性18人,年龄为18~70岁,成人女性24人,年龄18~68岁,平素均健康,中毒均在某村一户人家庆寿赴宴,餐后2~4小时后全部出现中毒症状.

    作者:郭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精神发育迟缓诊断与鉴别诊断

    精神发育迟缓又称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症、精神薄弱等.是由遗传、先天或后天获得性有害因素在胎儿期、围产期和出生后发育阶段作用于机体,影响大脑结构或功能发育.现将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总结如下.

    作者:王德荣;宋玉花;魏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工全膝置换的随访分析

    目的:为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方法:作者对44例62膝因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RA)而施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了随访分析,患者小年龄24岁,大年龄86岁,平均年龄65岁.随访时间平均7.2年.结果:62膝中术前膝外翻大于5°者22膝(占35.5%),术前膝内翻大于5°者14膝(占22.5%),术后膝关节内外翻控制在0~3°以内.术后52膝(占84%)的假体维持原位并保护良好功能,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平均33.4分提高至术后平均78.6分.另有7膝(占11.3%)发生各种机械性失败,3膝(占4.7%)发生感染性失败.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中长期临床疗效,但其机械性失败率和感染性失败率均略高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全膝置换术.

    作者:王友;Jean-Louis Briard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DIC患者凝血试验的动态监测

    我院2003-2-11日,1例脑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发DIC,本文就此患者凝血试验及血细胞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鱼腹草致过敏反应后出现低钾血症1例原因分析

    患者,男,30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鱼腥草50ml+5%GS 250 ml静滴.用药3min后(约输入液体10 ml).病人突感胸闷、烦躁不安、频危感.查体:颜面及口唇紫绀,大汗淋漓,HR120次/min,呼吸急促,R30次/min,BP90/60mmHg.

    作者:张坤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糖尿病饮食电脑咨询系统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糖尿病饮食电脑咨询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初诊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电脑咨询系统指导下单纯进行饮食治疗12周,观察糖尿病病情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空腹血糖值平均为6.50 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3.89mmol/L(P<0.01);餐后2小时血糖值平均为8.21 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7.42 mmol/L(P<0.05).(2)在电脑咨询系统指导下饮食总热量由治疗前的327.49克(P<0.05)、蛋白质由98.65克下降到81.87克(P<0.05)、脂肪质量由85.31克下降到48.52克(P<0.01).结论:糖尿病饮食电脑咨询系统可帮助2型糖尿病人明显改善糖代谢紊乱、降低血糖,且方法科学、简便、快捷;2型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核应从高脂肪餐转向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量摄取蛋白质、限制油脂摄入的比例,以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

    作者:杜玉名;王黎君;段春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例冠脉搭桥术后整体护理的体会

    冠脉搭桥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狭窄,解除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2002年3月我科收治1例冠脉搭桥术术后8天的患者,现将对该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金凤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两种腰麻方法应用于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腰麻用于老年人单侧下肢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拟施单侧下肢骨折内固定、关节置换、大隐静脉抽剥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病人136例,随机分成两种,组Ⅰ采用单侧腰麻,组Ⅱ采用普通腰麻法,均取L2,3间隙穿刺,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重比重的0.5%布比卡因溶液1.5~2.5 ml.注药后均等待30min再行手术.观察两组病人阻滞完善时间、阻滞平面、监测布比卡因注入后3、10、15、30 min病人的MAP,在出现低血压时予扩容、麻黄素治疗处理,计算低血压治疗中麻黄素平均用量及扩容的补液量,术后随访观察病人患肢阻滞平面完全消退时间,及腰麻后合并症情况,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上无差异,两组病人均阻滞完善,阻滞后MAP变化、麻黄素用量、补液量等差异上Ⅰ组小于Ⅱ组,(P<0.05),平面完全消退时间及腰麻后合并症均未有差异.结论:老年人实施单侧腰麻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上优于普通腰麻,为提高老年人在实施单侧下肢手术时麻醉的安全性,单侧腰麻这种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丰浩荣;曹加明;王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肝移植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肝移植术后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2002.10~2003.8月我院实施原位肝移植手术4例,我们注意加强各个感染环节的控制与防范,除1例在术后第13天发生轻度肺部感染外,余无其他感染发生,4例病人手术效果满意并康复出院.现将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作者:李士红;韩红玉;刘国芳;梁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导管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临床上采用静脉留置导管的治疗方法日益普遍,因而与之相关的感染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尽管在控制感染方面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然而与导管等植入性器械相关的感染性疾患依然是当今医学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由于它为深部感染,故正确诊断导管相关感染十分困难,而及时拔除已怀疑感染的导管也十分必要,否则可导致静脉炎、败血症,甚至死亡.

    作者:刘国琼;徐月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手术室防止交叉感染的对策

    目前艾滋病毒和肝炎病毒的正在迅速蔓延,而HIV感染者、艾滋病及乙型肝炎患者同时又患有外科疾病而必须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手术室护理人员所进行的是创伤性医疗操作,存在着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即手术室内的交叉感染.今国际尤其在中国,肝炎病毒污染成为手术室管理上的很大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手术室交叉感染已受到普遍的重视,笔者就此浅谈如下.

    作者:赵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9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的方法和结果.方法:对9例诊断明确的食道裂孔疝病人进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其中单纯修补2例,修补加胃底折叠术7例,术后随访.结果: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死亡.单纯修补组2例,1例术后2月症状复发,1例术后2年症状复发,经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食道吞钡检查未见疝复发;修补加胃底折叠7例,1例术后发生皮下气肿,保守治疗好转,随访2年未见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中胃底折叠术是治疗食道裂孔疝和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又一选择.该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胜东;蔡秀军;虞洪;王先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流行性出血热的观察与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亦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某些地区发病率有所增加.以发热、出血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症状.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直接接触而引起感染[1].

    作者:张俊贤;刘士栩;刘环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预见性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因排尿困难和夜尿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饮食起居、情绪和社交,故手术治疗者较多.

    作者:杜希云;贾东升;杜希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非心血管药源性心律失常

    包括抗心律失常在内的心血管药物是导致药源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其它药物所致心律失常虽然少见,但往往是严重和致命性的,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下面就非心血管药源性心律失常做一简述.

    作者:陈玉广;高振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临床医学专业人体断层解剖学选修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的基础上认识人体结构的继续,是用断层方法对人体各结构在原位状态下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学科.为了让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人体断层解剖学有一概括性了解,我院自2000年起,开设了人体断层解剖学选修课,现将有关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卫华;王绪伦;李鑫;陈建军;马大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循环系统用药统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人口的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为了解我院循环系统的用药情况,我们对2002年我院药品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梁晶丽;王欲晓;张若亭;王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

    胆囊结石为一种常见病,在无明显黄疸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如何防止CBD(胆总管)残留结石发生,判断胆道解剖异常,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是术者一直关心的大问题.我院1997.4~2003.4月在胆囊结石切除术中共施行术中胆道告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126例.

    作者:刘伟;王道民;肖小培;景爱平;马烈;江志强;张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蚓激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疗效观察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以多发性末梢神经病变为常见.我院于2000.1~2002.10月间应用蚓激酶治疗本病,收集3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志本;李彦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强迫症病人的认知缺损

    目的:了解OCD病人的认知功能缺陷与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通过对OCD病人认知功能的评估进一步了解该病的神经解剖学特点.方法:30例病人及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神经心理测试及事件相关电位进行评估.结果:OCD病人在视觉空间认知方面存在缺陷尤其在慢性病例更明显.病人在发起和转换、对相关刺激的集中注意均存在障碍.对有关刺激的选择性注意也延迟.结论:OCD病人认知功能的缺损方面有一定特征性,这体现了该病的皮质-纹状体-丘脑通路异常,因此OCD从临床到病生学都是一种多元化的疾病.

    作者:赵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开发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