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舍尼通与前列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对比

刘建虎;孙朝阳;陈兴发;宁竹林;庞允

关键词:舍尼通, 前列康, 慢性前列腺炎
摘要:目的:比较合尼通和前列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60例门诊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舍尼通1片,2次/d;对照组30例,用前列康3片,3次/d,疗程均为30d.观察患者的症状及前列腺液的变化.结果:舍尼通组总有效率86.67%,前列康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尼通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优于前列康.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放置与未放置腹腔引流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急性阑尾炎手术病例1350例,其中放置腹腔引流的216例.结果:引流组切口感染率为50.93%,未引流组为3.18%.其中单纯性阑尾炎引流组切口感染率为33.33%,未引流组为1.66%;化脓性阑尾炎引流组感染率为46.43%,未引流组为3.12%;坏疽性阑尾炎引流组感染率为56.25%,未引流组为20%;穿孔性阑尾炎引流组感染率为54.95%;未引流组为23.8%.以上两组比较均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结果提示无论何种类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内引流都可增加切口感染率.

    作者:吴桂荣;吴小超;王俊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癌误诊1例的教训

    患者男,76岁,因下肢关节疼痛伴纳差,乏力2月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近2月来,出现下肢关节疼痛,以膝关节疼痛明显.

    作者:李桂云;孙广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6例

    周围性面瘫(Bel氏面瘫)往往由受凉、风吹、外伤等引起,发病急,临床表现明显,影响美观及功能.若不及时治疗,易患角膜炎、面颊部咬伤及久治不愈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谷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结果分析

    为了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性及致病力,本文分析了1998-2002年从我院患者多种材料分离出2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氯霉素、庆大霉素、苯唑青霉素、环丙沙星五种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安定加速分娩108例临床观察

    安定为抗焦虑安神药物,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抽搐及较强的肌肉松驰作用,可选择性作用于子宫颈平滑肌.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很快出现中框神经系统轻度抑制作用,减轻产妇由于强烈宫缩对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在分娩期静脉注射定定,产妇能较快的安静入睡.

    作者:高敏;陈光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前列舒治疗前列腺肥大的疗效观察

    2001.1~2003.1月我们用前列舒丸治疗前列腺肥大50例,并设前列康治疗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疗效对比,前列舒组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津辉;关新胜;叶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

    2001.6~2002.12月,笔者用锡类散、激素、柳氨磺吡啶混合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收到较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士芳;孙广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替硝唑联合治疗老年难治性肺炎疗效观察

    老年难治性肺炎是指60岁以上、病情严重、经抗感染药物积极治疗仍无改善甚至恶化、预后险恶的一类肺炎[1].替硝唑联合其他抗需氧、厌氧菌抗生素治疗混合感染,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意义,为老年难治性肺炎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新的治疗方案.我们应用替硝唑联合治疗老年难治性肺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异;刘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利用方丝弓颊面管改制磨牙托槽的方法

    在方丝弓矫治过程中,如需要大支抗,常需要在第二磨牙粘固带环,而第一磨牙则需要粘接托槽,由于国产的颊面管尚无可拆除颊侧板的产品,只能粘接托槽,因第一磨牙系多根牙,而托槽的面积较小,不易于对第一磨牙的控根和移动,临床上效果往往不理想,若在带环上点焊托槽又费时费力、误工误时,为此笔者试验用成品方丝弓带环(或颊面管)改制托槽,经临床使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托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林修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Posterior Stabilized Knee Arthroplasty,简称PSKA)治疗膝关节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1995.7~2000.7月,共计PSKA(Insall-BursteinⅡ,或Scorpio)52例(60膝),男8例(9膝),女44例(51膝),其中双侧8例.年龄34~78岁,平均63岁.术前诊断膝关节OA50膝,RA7膝,AS2膝,创伤性关节炎1膝,伴骨质缺损7膝.术前X线测量膝内翻畸形34膝,膝外翻畸形5膝,屈曲畸形28膝,无畸形8膝,有膝关节手术史5膝.47例(55膝)随访7~60 mo,平均31 mo.结果:根据HSS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术前平均45分,术后平均87分,活动范围(ROM)术前平均86°,术后平均115°,其中优:31膝,良:18膝,中:4膝,差:2膝,手术优良率89%.结论:PSKA可增加膝关节ROM和大屈曲度,并限制其向后半脱位.它不但用于原发的膝关节疾病,还应用于膝关节翻修术的患者.髌骨并发症在PSKA常见,应给予重视.

    作者:李为;殷建华;周乙雄;窦宝信;张洪;周一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士在工作中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护

    掌握感染控制和预防的方法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应接受训练的内容,是在护理过程降低护士和患者之间任何疾病传播的一个概念.不论诊断或推测的传染状态怎样,预防的概念适用于任何护理环境中的任何人.预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马纯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预防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人数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增长快的性病.虽然现在临床上治疗CA的方法很多,但其治疗后平均40%的复发率[1]使得疗效很不理想.我科从1999.1~2000.10月应用三种不同方法,预防尖锐湿疣复发,以期寻找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改荣;刘庭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reutzfeldt-Jakob病4例报告

    Creutzfeldt-Jakob(CJD)病是朊病毒病之一,由一种具有特殊感染性的蛋白亲性传染因子引起,是一种可传递的海绵状脑病.侵犯大脑皮质、纹状体.部分丘脑黑质、小脑、延髓和脊髓前角等.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易误诊,现将我院2000~2002年度收治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戚靖安;邢维晶;李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与果糖胺的联合检测

    长期以来,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考核依赖于患者空腹血糖FPG的测定.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单一检测FPG并非是一个敏感指标[1],易造成漏诊、漏检,尤其是糖尿病早期,患者往往表现为餐后血糖的升高.而糖化蛋白的致病性,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其中以果糖胺(FTS)的检测为代表.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联合检测餐后2h血糖与FTS的方法辅助诊治糖尿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培玉;蒋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成都市中小学生6年来常见病防治成效终期考评结果分析

    学生常见病定义是根据卫生部、教育部<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方案的通知>明确蛔虫病、沙眼、贫血、龋齿、视力低下、营养不良和肥胖等这几种疾病称学生常见病.

    作者:屠哲西;李才明;张涛;汪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理因素在PET/CT检查中的影响和作用

    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和CT(Computed Tomography)两种设备通过硬件和软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影像诊断设备,是进入新世纪后医学影像领域的一个重大发明,对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正在起到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作者:杨国仁;张秀丽;于金明;孙晓蓉;胡旭东;付政;刘娟;卢红;赵书强;陈鲁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p73蛋白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28例骨肉瘤和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73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50.0%,骨巨细胞瘤为30.0%,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阳性率为20.0%.经统计学处理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骨巨细胞瘤与骨软骨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巨细胞瘤中Ⅰ~Ⅱ级阳性率为17.9%,Ⅲ级阳性率为58.3%,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73在骨肉瘤及Ⅲ级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其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骨肉瘤诊断和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吕刚;陈鹏;韩壮;王敏;姜彦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D44V6MMP-9与甲状腺癌转移

    目的:研究粘附分子CD44v6与金属蛋白酶MMP-9在各种类型甲状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甲状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CD44v6及MMP-9的表达.结果:CD44v6与MMP-9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5%和81.6%,CD44v6与甲状腺癌转移与否并无直接关系,而MMP-9在有转移的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较无转移组高.结论:CD44v6并不直接参与甲状腺癌转移过程的调节,而金属蛋白酶MMP-9的高表达则可能是甲状腺癌突破基底膜向周围转移的关键机制之一.

    作者:欧阳雯;陆伟;张其忠;郑雄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心病并发真菌感染9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在临床上抗菌素、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呼吸系统占首位.真菌中以念珠菌、酵母菌常见,曲霉菌、隐球菌较少.我院呼吸内科自1989.1~2002.12月期间住院肺心病患者共756例,其中并发真菌感染98例,占同期肺心病住院的12.96%.

    作者:李学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舍尼通与前列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合尼通和前列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60例门诊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舍尼通1片,2次/d;对照组30例,用前列康3片,3次/d,疗程均为30d.观察患者的症状及前列腺液的变化.结果:舍尼通组总有效率86.67%,前列康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舍尼通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优于前列康.

    作者:刘建虎;孙朝阳;陈兴发;宁竹林;庞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开发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