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196例临床分析

朱锐

关键词: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肾脏发育异常,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使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存在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情况.对患者行超声诊断,并对新生儿随访3个月.结果:196例参与研究的孕妇中,有192例检查出肾脏发育异常,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7.0%.经超声和病理诊断诊断有肾积水、多囊肾、肾脏发育不全、多发性囊性发育不良肾的患者比例经对比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检查手段,可以在早期对胎儿肾脏发育异常情况进行鉴别诊断,为孕妇的临床护理及治疗方案的决定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优生优育,进而保障患儿及产妇的生活质量.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CT及MRI诊断颅内单发不典型转移瘤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颅内单发不典型转移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提高对颅内不典型转移瘤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单发不典型转移瘤45例的临床资料、CT及MRI图像表现,分析误诊情况.结果:45例不典型转移瘤诊断正确28例,诊断错误17例,诊断符合率62.2%,错误率37.8%.诊断错误17例,分别误诊为肿瘤病变11例(64.7%,11/17)、血管性病变4例(23.5%,4/17)、炎性病变2例(11.8%,2/17).瘤周水肿在诊断正确组、误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单发不典型转移瘤误诊率较高,认识到其不典型CT及MRI表现,可降低误诊率,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江杰;吴莉;李俊;赵雯;韩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1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ctomy,LC)中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诊断、处理以及预后加以观测.结果:术中发现11例和术后发现10例中的仅8例进行胆囊癌根治手术,其中仅1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均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其T N M分期为:1期16例、2期5例.对21例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接受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均生存,且生存质量相对较好.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需要警惕意外胆囊癌的发生,而在发现后,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测,准确的辨别其分期,采取合理的策略来进行治疗,对于早期胆囊癌患者,可以采用根治术,其LC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存活率较高.

    作者:陶发明;张冬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OCT与传统检查方法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传统检查方法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54例健康体检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108眼,分别予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泪河高度(TMH)及面积(TMA)、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以及干眼症症状询问.结果:研究组TM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TMH、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B U T以及干眼症主观症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 C T应用于狼疮性肾炎所致干眼症诊断中的效果优于传统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高效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本文就舒适护理在C 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科接受C T增强扫描的10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予以舒适护理,较比两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不良反应以及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检查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为C 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检查成功率均有积极作用,还可提高图像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龚艳萍;褚安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胎盘植入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52例胎盘植入孕妇,对其开展经腹部超声诊断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1)胎盘植入主要存在以下3种超声表现:胎盘和子宫肌层缺乏明显界限、胎盘增厚、胎盘实质内腔隙性血流,患者表现多的是胎盘和子宫肌层缺乏明显界限.(2)相对于非前壁胎盘,产科超声的前壁胎盘的检出率更高(P<0.05).相对于未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前超声的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检出率更高(P<0.05).(3)相对于未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和行子宫全切术率更高(P<0.05).结论:胎盘植入表现出多样的超声特征,临床中需进一步提升诊断水平;超声能够更好的诊断前壁与中央型前置胎盘,可依据通过超声检查确定的前置胎盘类型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赵小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抽签模式将于本院确诊结直肠肿瘤检查患者中抽选出60例,均给予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进行诊断.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进行扫描,观察组选择低剂量进行扫描,以患者病理结果为依据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放射剂量长度及有效辐射剂量均较对照组对应值低,且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敏感度及特异度值分别为90.47%、91.66%,与对照组对应值95.23%、90.90%相比,两组间数据差异值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结直肠肿瘤患者采用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进行诊断,此方法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是提高患者病症诊断结果准确度的较好指标,且对患者机体辐射作用小,安全性更高,其具有较为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东春;乔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小结节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小结节的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到78例乳腺小结节病灶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BI-RADS在四类以上行超声诊断以及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比较超声诊断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灵敏度、准确性,并观察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小结节节的诊断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小结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BI-RADS四类以上乳腺小结节个体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可有效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性.

    作者:李岳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中DR的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但随着医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影像技术也开始诞生.传统的X线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清晰度、准确度等等.DR影像是数字化的X线摄影,它在清晰度和准确度方面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明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列为实验组,另选同时期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飞利浦IE33超声诊断仪进行扫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LAD、E/A、L V D s、L V P均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脏超声能够直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心脏的内部结构变化以及各生理指标情况,其检查效果显著.

    作者:茅卫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利用放射治疗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食管癌适形放疗计划制作实验设计

    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放射治疗教学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放射治疗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顺应实验教学的改革,更生动直观的向学生传递放射治疗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本校利用放射治疗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食管癌三维适行放疗计划制作实验为例谈一谈本校的实验教学.

    作者:谢力;李贤富;郭飞;皈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MSCT评价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SCT对腰椎滑脱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76例腰椎滑脱内固定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共植入螺钉340枚,穿破骨皮质>2m m共36枚,占10.59%.术后完全复位占39.5%;部分复位52.6%;滑脱无变化占7.9%;总有效率92.1%.术前对应椎间孔平均高度12.6mm,术后平均17.7mm,P<0.05,两者有意义.结论:MSCT是评价腰椎滑脱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主要检查手段,对临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黄发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M R I与C T诊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选取7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接受MRI与CT检查,对比手术结果,观察MRI与CT检查的检出率.结果: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结节、椎间盘游离M R I总检出率为98.98%,C T总检出率84.69%,M R I检出率明显高于C T,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 R I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检出率比C T更高,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互补,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罗谞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应用与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总结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入选病例为我院骨科住院部自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确诊收治膝骨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共65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后应用关节镜与核磁共振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关节镜诊断技术与核磁共振诊断技术对各类膝骨关节炎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本组65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共11例确诊为半月板裂痕性损伤,16例确诊为韧带拉伤,16例确诊为韧带断裂,22例确诊为骨挫伤.磁共振诊断技术对各类膝骨关节炎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关节镜诊断技术(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骨关节炎的准确率高,具有图像清晰、无创且迅速等优势,相较于关节镜技术更有利于提高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辉;张立新;刘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TGSF检测与CT影像学特征 和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GSF)与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3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实行T G S F及C T影像学检查,观察临床病理与TGSF和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对本次研究的33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析,TGSH测定值为(73.21±5.21)U/m L,中位肿瘤直径为(5.65±0.32)c m.C T影像学检查密度不均匀患者22例,不规则形态的分叶状患者20例、边缘不清晰模糊的患者18例、钙化患者11例.病理检查显示18例乳头状癌、10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C T影像学检查准确率88~96%,灵敏度75~94%,特异度92~100%.结论:临床上显示甲状腺癌临床病理以及C T影像学特征之间具有相应关系,C T影像学检查过程中存在较高特异度、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江;王均干;杨东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静脉配制中心化疗药物溢出的防范及处理

    在静脉配置中心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所有的化疗药物物品都需要进行小心处理,减少溅洒、溢出情况的出现.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此种情况的绝不发生,因此,加强对化疗药物溢出的防范及应急处理则显得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静脉配制中心化疗药物溢出的成因分析为主要切入点,阐述静脉配制中心化疗药物配制的环境要求,并重点探讨静脉配制中心化疗药物溢出的防范处理方法.

    作者:金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应用于腮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 T应用于腮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均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入院,对其一般资料予以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手术证实,同时予以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60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均为单发,两侧发病率无差异.6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邻近骨质破坏,20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0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囊变坏死,46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边界模糊不清,40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呈不规则形,增强后40例显著不均匀强化.结论:腮腺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增强之后不均匀显著强化,少数腮腺恶性肿瘤患者伴有邻近骨质破坏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多个特点,多层螺旋CT可对大部分病灶予以准确诊断.

    作者:秦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对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运用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共医治240例消化系疾病患者.CEA,CA199,CA242,CA724检出120例,其中120例胃癌为观察组120例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为对照组.在240例患者中,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肿瘤生物标志物,并比较结果.结果:在关于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中两组间CEA,CA199,CA242,CA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组阳性发现,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对比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100例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手段,将这100例患者实施平均分组,即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首选治疗方案为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安全指数高,此法值得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医治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彦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心脏轴测定联合心脏四腔观法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心脏轴测定联合心脏四腔观法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9例,通过超声心脏轴测定方式及心脏四腔观法来实现高危胎儿及正常胎儿比例的判断,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不同诊断方式在高危胎儿及正常胎儿比例的诊断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脏轴测定联合心脏四腔观法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及重要作用.

    作者:李金姿;李红梅;王冬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甲状腺消融的应用与进展

    超声引导技术在各个科室的临床治疗上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这是由于超声引导技术具有快捷、简单且能够实现实施跟踪等应用优势,其术前疾病诊断与微创治疗等多项技术也标志着现代化医学发展的整体性趋势,本文则针对超声引导技术在甲状腺消融方面的治疗与应用展开了研究与分析,对超声引导甲状腺消融治疗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何志忠;李霞;陈俊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