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技巧及护理体会

曹捷;黄雪

关键词:小儿, 静脉留置针, 穿刺技巧, 护理
摘要:目的:系统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在我院儿科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措施,总结穿刺技巧.结果:本组180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165例(91.7%),二次穿刺成功13例(7.2%),三次穿刺成功2例(1.1%);通过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为95.0%.结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进行有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穿刺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普外科急腹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150例.观察组腹腔镜治疗方案,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有着手术切口小、患者疼痛感小、术后恢复时间段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多个方面的优点,对于患者预后水平的改善而言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董国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阴道镜检查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12月,对所有患者经阴道镜进行检查.结果: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中,均有不同程度宫颈糜烂;从患者的各个年龄层来看,主要集中在28-47岁之间.通过阴道镜检查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阴道镜检查可有效筛查治疗宫颈糜烂,为临床检查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芮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方法:收集65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基本病例资料、具体服用药物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和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老年人出现阿托伐他汀不良症状发生率高(P<0.05).应用2种药品联合服用的患者多,联合不同品种药物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服用阿托伐他汀多的不良反应就是骨骼肌肉系统,发生率为56.92%,各个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P<0.05).65例患者均采用口服方法,患者服用3-4个月左右出现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停止服用药物,针对不良反应实施针对性治疗.结论:服用阿托伐他汀期间,密切监视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情况,出现异常后停服药物,尽可能的降低不良发应的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石田;贺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结果:护理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必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6分钟步行距离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四项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FEV1、PEF、FEV1与FVC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路径选择的探索研究

    目的:对社区范围内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途径进行探索,分析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患者生命身体健康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依次对个人管理模式、团队管理模式、科室医生管理模式进行对比,根据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得出实验结论.结果:对科室医生管理模式和个人管理模式及团队管理模式的健康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后,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科室健康服务满意度较高,因此,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科室医生管理模式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俞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患者安全性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对患者安全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自2014年5月-2015年5间采用手术方式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以1:1的比例进行分配,对照组50例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细节护理干预,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价问卷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在手术护理中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缓解其负面情绪,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江世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解痉、抗感染、镇痛、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7d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粉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下肢静脉多见;若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致残[1].

    作者:刘晓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扁桃体炎患儿护理问题探讨

    小儿扁桃体炎是儿科中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病菌引起的感染,如果患儿出现急性扁桃体炎将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为正常说话和吞咽食物造成很大程度上的阻碍,因而必须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护理工作人员也要在手术前后的整个过程中,提供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并做对患儿及其家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患儿能够早日摆脱病痛的困扰,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李华娟;王瑜;胡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士亚健康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亚健康状况,探索影响护士亚健康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措施.方法:采用亚健康调查问卷分别对附属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急诊、ICU的10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将调查者按是否上夜班分成两组进行比较,观察是否有差异.结果:100名附属医院护士中存在亚健康的有64名,其中上夜班的占68.8%,不上夜班的为31.3%,两者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个科室进行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诊与内科和妇科、ICU与内科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科室比较不存在差异.结论:上夜班的护士较不上夜班护士的亚健康严重;急诊科室的护士亚健康存在状态较严重.

    作者:王晓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于民政精神病院药剂师工作中的思考

    我院作为特殊的民政系统下精神病院,病人情况特殊致使不合理用药情况时有产生,药剂师要转变工作职能,积极向临床功能转化,加强自身素质培养,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在现代化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模式配合下指导临床用药,提高药品的合理性应用.

    作者:高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护理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以来妇科收治的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66例,按照治疗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女性的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6.96%(32/33)明显优于对照组女性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69.69%(23/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较好的提高患者盆底功能,且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快速血糖组和常规生化仪组,组内均有60例患者,快速血糖组患者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常规生化仪组患者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观察患者血糖检测结果.两组均根据血糖检测结果给予降糖治疗.病情严重者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病情较轻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结果:常规生化仪检测的血糖值与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分别为(7.62±3.18)mmol/L、(7.19±3.01)mmol/L,两组血糖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均能真实诊断患者血糖水平,但快速血糖仪更为简单、经济、快捷,方便患者,且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帮助医师及早掌握病情,制定可靠治疗方案.

    作者:虎银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护理

    目的: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痛苦.方法: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化疗药物.结果:PICC置管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静脉炎发生4例,感染2例,脱管情况1例,并发症1例,未有渗漏损伤的发生.结论:大剂量化疗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

    作者:王然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此外,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充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基础上,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发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近一年在ICU接受气管插管的96例患者,依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优质护理,较比不同模式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参照组为25.0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ICU的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类并发症,利于病情好转,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一例颈椎间突出行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护理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一例颈椎间盘突出行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

    作者:徐变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病房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随着现代医疗的进步与人民就医意识的转变,以及人们对自身保健意识的普遍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工作处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的接触为密切,其服务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满意程度与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为了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扎实的护理技能,更要有独到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张永娟;邱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成人胃肠肿瘤诊断检查中多层螺旋CT薄扫的护理问题和对策

    目的:探究成人胃肠肿瘤诊断检查中多层螺旋CT薄扫的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的成人胃肠肿瘤20例患者在检查前后出现的护理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分析和研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并且都顺利完成检查并取得报告,护理满意度为90%,患者的检查配合度为95%.结论:多层螺旋CT薄扫的护理问题有:患者的心理状态、胃肠减压不适、造影剂渗漏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同时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