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目的:探讨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一2016年8月在我科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中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并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一次抓取成功率以及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一次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套取尿管法一次成功率高,简单易行,耗时较短,患者反应普遍轻,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唐利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但通过观察发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些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患者多,护士少,工作繁忙等增加了输液的不安全因素.随之而来的用药问题也越来越多,护士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应重视对输液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加护士的编制,对患者开展输液全程的健康教育及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以保证输液安全.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纠纷,让患者得到一个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本人对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跃;曲美晶;杨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行口腔种植患者中选取12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明显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口腔种植患者疼痛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岳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分析现行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abortion care.下文简称PAC)随访模式的随访效果和执行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随访模式,为更好地做好PAC服务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院采用电话随访模式对其间流产术后的女性随访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AC服务电话随访的持续时间不能保证,PAC服务电话随访的效果远远差于预期,PAC服务电话随访对方接听率逐年降低,PAC服务电话随访耗时、耗财力、耗人力,随访电话甚至被标记为骚扰电话.结论:PAC服务电话随访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收效甚微该被其他方式取代,做好预约时的个性化宣教和提高避孕意识是关键,群发随访避孕知识信息,对个别有疑问的方采用电话答疑.
作者:张华;郑瑛;黄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B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B超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情感沟通、语言沟通、肢体接触等形式进行有效沟通,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的心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梦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2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进行检测,并以1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与之比较.结果:肾衰组的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肾功能衰竭时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增高,建议将其作为临床预测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参考依据.
作者:董敏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救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验,留取晨起尿液5mL,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组则实施生化检验,统计两组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95%,对照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85%,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GLU、TG、HbAl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要高于空腹血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操作简单,检验出结果的速度快,且诊断正确率高,为糖尿病诊断和后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支小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在我院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32例,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缩宫素并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32例,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两组产妇出血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三产程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围产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有助于减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产妇恢复,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金飞;殷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氧疗雾化湿化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氧疗湿化,持续、均匀地气管套管内雾化湿化,观察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论:肺部感染率降低,持续气道氧疗雾化湿化法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保护气道黏膜,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飞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观察及复发的预防方式.方法:将78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11日~2016年12月11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2组,39例/组.手术后,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激素治疗.比较2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后的月经量、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后月经量、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复发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后应用激素治疗能降低复发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产科收治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敏;方巧红;陶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模式(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后的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调研时间:2014年4月~2016年4月;调研对象:200例我院诊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100例/组;比较两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中有2例局部感染患者,3例盆腔黏连者,2例脂肪液化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00%,观察组仅出现1例局部感染者;同时数据统计知,观察组患者治愈率(56.00%)、总有效率(96.00%)、出血量(45.00±21.99mL)、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同时腹腔镜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时间较长.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以其创口小、恢复快、护理针对性较强,有效的提高护理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采取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处理对身心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接受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癌痛评分(NRS)、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进行观察与记录,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前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采取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干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癌痛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和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4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金刚藤胶囊可以有效治疗盆腔炎,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收集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共5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将两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延长置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忠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前提的胸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科学的发展和护理人才的的培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和特尔斐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具体通过整体护理质量,护理过程质量、护理结果质量来衡量.结果:确立了3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结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计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鲁学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舒适组的护理满意度46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38例(79.17%),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10.42%)显著低于常规组13例(27.0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符琼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并研究实施后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合理饮食、规律用药、按时休息、定期复查四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卫生院推广并加强对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封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临床带教护生的重点及方法,提升护生临床实习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突出带教重点、优化带教过程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结果:通过优化带教方法,实验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总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满意度评价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突出带教重点、优化带教过程,使护牛的专科技能明显提高,是专科带教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海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延续护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计划,以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护场所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和连续性照护,通常是指医院到家庭的延续[1].当患者确诊为结核病后,常规的抗结核治疗疗程需6-12个月,甚至更长,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患者不能遵从医嘱,坚持规律全程用药,导致初治失败,产生许多复治及难治病例[2],其结果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建立并不断完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延续护理模式,提高患者坚持全程治疗的信心,实现从医院返回家庭乃至恢复社会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晶晶;赵美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