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益气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影响的临床研究

宋成鑫

关键词:胰腺癌, 中医药,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回顾性观察健脾益气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晚期胰腺癌且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35例,其中有18例运用健脾益气法及对症支持治疗,与17例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组作对照,两者对临床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价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有效率77.8%,对照组47.06%.生存质量评价,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t=6.62(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t=1.095(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可以治疗晚期胰腺癌,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疏导在灾害救援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遇险者在面对灾害时,身心受到重创,多会产生恐惧、焦虑、忧郁、绝望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这时候,正确的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并建立佳的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护理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以来妇科收治的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66例,按照治疗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女性的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6.96%(32/33)明显优于对照组女性盆底功能恢复总有效率69.69%(23/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较好的提高患者盆底功能,且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美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结肠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这些年以来,伴随医疗科技的提高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护患抵牾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患者对医院的技能态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护理工作还面临着更严酷的挑战[1].普通外科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且结肠癌术后并发症较多,后期化疗更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护理难度大.人文关怀是医院必备的护理理念,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纠纷,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环节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环节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舒适护理).对比不同组别手术后疼痛分级、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后疼痛为I级的患者占据比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职业素养评分、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环节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联合干预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方法:我院从2016年2月开始对抗菌药物进行强化管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干预前的3.6%,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管理与干预,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徐胜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加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的冷冻加注药对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加注药治疗上述患者的病变部位,并实施全身综合性的抗结核治疗和雾化治疗等,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患者的症状变化状况及具体疗效等.结果:10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6周,接受冷冻治疗(5±3)次/例,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共70例患者显效,30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100%,全部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现象.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加注药对支气管结核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改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促进支气管等病变部位吸收改善,并可有效缓解因气管病变而造成的肺部异常症状,显著提升抗结核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赵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运用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人.统计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2±7.8)分优于对照组(14.3±7.0)分(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运用舒适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郭永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及革新方式之研究

    本文对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及革新方式进行了研究.我国的检验检疫管理模式有批批检验模式、抽批检验模式、免检模式,这些检疫监管模式存在着陈旧僵化、制度缺乏保障等问题.要采取分类管理模式和区域化管理模式对其进行革新.

    作者:陈斌;叶文才;郑正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

    观察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2例肩关节疼痛患者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分别行术前指导、术中、术后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结果:12例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徐华;李坤玫;任洁;陈代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影响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具体影响,提高心血管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12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分为接受基础护理的对照组以及接受舒适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一致,各60例.对比两组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消极情绪情况.结果:组间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对比,采取舒适护理的实验组均优于采取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白玛措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共同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共同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血氧饱和度(SpO2)、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6min步行距离、FVC以及FEV1方面都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观察组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方面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辛伐他汀共同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其血脂水平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应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作者:刘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护理

    目的: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痛苦.方法: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化疗药物.结果:PICC置管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静脉炎发生4例,感染2例,脱管情况1例,并发症1例,未有渗漏损伤的发生.结论:大剂量化疗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

    作者:王然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6分钟步行距离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四项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FEV1、PEF、FEV1与FVC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安全稳定以及医生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信赖度下降,导致了一系列的摩擦和矛盾.心内科护理纠纷是所有医患纠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心内科的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作者:田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工作人员培训,指导相关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器械名称等,配置相关设备,做好回收处理和清洗工作,检查包装器械质量,灭菌合格后送至手术室,进行清点.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医生满意度及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情况等指标.结果: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医生满意度为72.0%.实施后,医生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未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接台等待时间为(18.90±4.53)分钟显著短于未实施前为(26.78±3.54)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器械包合格率,提高医生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冷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对鼻咽癌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当前,鼻咽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病症.就我国当前的医疗发展条件,鼻咽癌患者在患病3年后,其生存率达80%.对于鼻咽癌病症,当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患者在治疗时受到的痛苦较大,不愿积极配合治疗.有学者提出对鼻咽癌癌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此,我选取了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鼻咽癌癌症患者,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进行了研究.

    作者:吴丛;李骋;赵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保守治疗.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40例.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且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的延续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患者专业性指导,提高其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康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陶秀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ICU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早期行肠内营养的82例ICU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行并发症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期间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4,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4.3%(6/4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0.0%(16/40)(χ2=6.90,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腹泻发生率,有效护理干预对预防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价值评估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后可观察到,观察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管理体会

    目的:研究和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管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均接受综合管理,即呼吸、体温、喂养、预防感染、支持性护理、防治脑室周出血及脑白质损害等综合管理措施.结果: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住院存活56例,存活率为93.33%,死亡4例.放弃治疗后有2例死亡,实际存活率为90.0%.而实际存活的54例中,其平均体重在10d内增长(37.911.3)g,且经过6个月的随访后,其体重以及身长等均达到正常的月龄标准.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后,能够获得显著较高的存活率,且能够显著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颜福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