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

李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脊柱结核, 并发症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脊柱结核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3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运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于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入磷酸肌酸钠的方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46%.结论: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薛秀珍;戴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健康管理及施行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健康管理及施行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11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常规组施行常规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施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社区老年慢性病控制率;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水平、遵医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干预前后患者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社区老年慢性病控制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慢性病知识知晓水平、遵医评分、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SF-36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实验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健康管理及施行价值高,可提升患者疾病知晓率、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有效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式建;陈学理;徐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手术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86例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并对手术中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以及做好术中的护理工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8~97min,平均时间(73.02±18.61)min;在手术过程中有4例患者发生皮下气肿,5例发生喉上、喉返神经损伤,1例发生血管损伤出血,3例发生气管损伤,对他们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均得到良好恢复;术后随访2~24个月,病情均无复发情况.结论:本组研究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中风险分别为皮下气肿,喉上、喉返神经损伤,血管损伤、食管损伤、气管损伤,术野不清晰等,根据不同风险因素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牵引、电疗、手法推拿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颈椎曲度改变作为肢体功能变化评价标准,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曲度改善幅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改善颈椎曲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会阴切开术在60例阴道分娩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式,观察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随机分配产妇60例.对照组给予阴道常规保护措施,干预组实施会阴切开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第二产程、产后2h出血量、会阴裂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更优(P<0.05).结论:结论:与阴道常规保护相比,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会阴裂伤和新生儿窒息,保护盆底肌肉,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邱天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互助县肉与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调查

    目的:调查互助县肉与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污染状况,为预防该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年—2015年间从互助县的几个大的超市、饭馆,共采集生、熟肉制品69份,进行食品检测(Lm).样品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增菌液(LB1、LB2)增菌后,采用PALCA琼脂(选择)平板和科玛嘉(CHROMagar)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显色平板T AS分纯培养基分离,作相应的生化试验及鉴定.结果:所测的69份样品中生猪肉阳性率为25﹪、熟猪肉阳性率为6.89﹪、生鸡肉阳性率为14.2﹪.结论:本次试验结果中猪肉阳性率较高,生、熟猪肉中都检出Lm.

    作者:吉国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HBP)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治的160例老年HBP患者随机分2组,即对照组患者=观察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8%,对照组为75%,x2=3.65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血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HBP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后,模拟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影图片质量、检查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图片质量优良率和检查成功率分别为95.6%和97.8%,对照组患者的造影图片质量优良率与检查成功率分别是73.3%与84.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冬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依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治疗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疗效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抑郁症状,适宜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马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项目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行凝血检验患者共2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研究存放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结果:不同存放时间对PT检出值无明显影响(P>0.05);存放2h、4h下TT以及FIB检出值显著下降,APTT检出值显著升高(P<0.05).不同离心时间对TT、FIB检出值无明显影响(P>0.05);离心10min、15min下PT以及APTT检出值显著升高(P<0.05).溶血标本PT、FIB、以及APTT检出值均显著升高,TT检出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标本存放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等,上述因素必须引起临床检验人员的重视,规范检验操作要求,以提高检验准确率,降低上述因素对检验数值的不良影响.

    作者:梅宗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下肢骨折手术麻醉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50例,参与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7年7月,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下肢骨折手术麻醉,并对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麻醉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疼痛评分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对照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分值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下肢骨折手术麻醉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晋绅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在小儿紫癜性肾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小儿紫癜性肾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学龄期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肾功能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护理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都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各项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5.00%(2/40),对照组为17.50%(7/4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时间和发生率,改善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瑜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器械在血液净化中应用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更多地参与了医疗器械的使用过程,护理安全问题也就成为日益关注的话题,而护理工作中的差错问题也成为引发血液净化护患纠纷的主要根源所在.科学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血液净化护理安全监控体系,以预防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是护理管理者首要的工作方向.

    作者:余福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我院神经外科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实行绩效考核法,对比实施前(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相关护理评分.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法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莉;兰莉萍;龚丽;廖姝;董馨潞;刘红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0月8日直至2017年12月11日,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8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后的住院时间(15.01±0.24)天、护理干预评分(95.01±1.24)分、症状改善时间(10.15±0.12)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显示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饮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患者原有饮食习惯,干预组制订个性化饮食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情况、干预前后胸腔积液吸收状况及病灶变化、干预前与2个月时的痰阳性例数.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胸腔积液显著减少或消失症状及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7,P=0.002),两组的结核病灶显著缩小或闭合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2,P=0.216),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结论:饮食干预对糖尿病的控制和肺结核的康复有良好疗效.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目的:对医院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62例门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医院自拟调查问卷统计62例患者满意度.结果:不同年龄患者满意度、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满意度、不同户籍所在地患者愿意再到本院就医的评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较高,改进部分是:环境需要更加舒适、环节需要更加优化、医疗费用需要更加合理.

    作者:李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我院给予实施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常规护理的观察组(41例),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的观察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VAS评分,评价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85.37%,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况和疼痛情况,保障消化内镜检查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徐艳;段晨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

    近几年,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放射治疗在头颈部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调强放疗具有更好的适形性和均匀性,在高剂量照射肿瘤靶区的同时,减少了对周围危及器官不必要的照射.IMRT在头颈部癌中对腮腺唾液腺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目前IMRT已经应用于在不同部位的头颈部癌中.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影像学指导下的靶区优化是下一步IMRT发展的方向.

    作者:梁晋忠;张生永;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症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对患者探讨优质的护理方法,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之前,患者SAS评分为(57.46±3.25)分,SDS评分为(61.42±3.6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3.76±3.26)分;在护理之后,患者SAS评分为(40.65±3.63)分,SDS评分为(42.54±3.6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3.76±4.26)分,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差较大,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房力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