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王红;信晓飞

关键词:老年, 心力衰竭, 急诊, 米力农, 治疗总有效率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应用米力农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米力农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9.74%,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观察组为2.56%,观察组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急诊治疗中应用米力农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口咽癌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口咽癌放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口咽癌患者64例,分为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各32例,比较其近期疗效,生存率,毒副反应和预后改善上,并将结果对比.结果:两组在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局部晚期口咽癌分化较差,放化结合治疗优于单纯化疗,临床治疗更适应联用放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复发和转移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晋忠;张生永;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2-2017/2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对照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在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中有着突出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护理应用和推广.

    作者:田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人文关怀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人文关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6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行介入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予以常规护理,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人文关怀,对比效果.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焦虑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患者予以围术期人文关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晓萍;李婷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物质依赖障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物质依赖障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并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医院所收治的126例物质依赖障碍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应用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以及护理,观察组再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患者HAMA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在八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物质依赖障碍患者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以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认识自己,继而显著提高患者日常的生活质量,加快病情改善.

    作者:程欣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出院后仅定期给予随访与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疾病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疾病复诊率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观察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此外,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充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基础上,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发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空腹C肽、胰岛素测定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2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进行检测,并以1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与之比较.结果:肾衰组的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肾功能衰竭时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增高,建议将其作为临床预测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参考依据.

    作者:董敏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下肢静脉多见;若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致残[1].

    作者:刘晓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易发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易发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择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病患104例展开调查,所有病患资料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照组,同时于2014年3月落实针对性护理干预,并且在管理后开展二次调查,作为调查研究的研究组,对比管理落实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发病情况,调查方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调查主要是根据各类低血糖易发因素,共建立调查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为100%.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并发症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易发因素,而对比管理前后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针对性护理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病人数与发病率均显著少于护理干预前,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并发症因素以及饮食因素等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易发因素,采用科学的针对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保证糖尿病病患的生命安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寒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水平调查二者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宫颈癌术后化疗的12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调查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情况,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和贝克焦虑量表调查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探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焦虑症患者占54.4%;而抑郁症患者占72.0%.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关于沉思默想、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得分越高,而关于积极调整、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的得分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锦新;张华;谢芳;李洁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加注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经支气管镜介入的冷冻加注药对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加注药治疗上述患者的病变部位,并实施全身综合性的抗结核治疗和雾化治疗等,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患者的症状变化状况及具体疗效等.结果:10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6周,接受冷冻治疗(5±3)次/例,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共70例患者显效,30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为100%,全部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现象.结论: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加注药对支气管结核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明显改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促进支气管等病变部位吸收改善,并可有效缓解因气管病变而造成的肺部异常症状,显著提升抗结核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赵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施护干预痹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痹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6%,对照组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痹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彭丽芬;刘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女病员导尿管插管引起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及改进

    目的:通过分析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原因留置尿管所导致的感染因素,降低感染感染率.方法:通过运用回顾性调查法对23例患者留置尿管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随着尿管带管时间的增加,病员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明显增加.在对留置尿管的时间分别为5天、10天、15天、>16天的观察中,病员发生尿路感染的百分比分别占8.7%、17.39%、30.43%、43.48%.尿培养检出的病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氏阳杆菌,此外还有真菌感染.结论:长时间留置尿管是造成尿路感染的主要因素,如果能对留置尿管病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的机率.

    作者:何刘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护理

    目的:为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痛苦.方法: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化疗药物.结果:PICC置管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静脉炎发生4例,感染2例,脱管情况1例,并发症1例,未有渗漏损伤的发生.结论:大剂量化疗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正确选择血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及脉冲式封管是预防感染和导管阻塞的保证.

    作者:王然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出90例患者进行护理(参与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将90名患者分成45例一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三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对照组)、91.11%(观察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三个月后的复发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两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8.89%(观察组)、15.56%(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胡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苄星青霉素肌注梅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苄星青霉素是治疗早期梅毒的首选药物,对梅毒患者肌注苄星青霉素之前要做青霉素药敏试验,皮试结果阴性方可进行苄星青霉素的肌注.肌注前予以心理疏导,放松身心,肌注中,运用无痛注射技术,选取适宜部位,嘱患者深呼吸,通过音乐疗法,转移患者注意力,较快匀速推注体内,不可慢推,以免药液堵塞针头,提高注射成功率,降低患者疼痛,并做好个人防护,肌注完成后,进行健康宣教,降低患者恐惧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作者:杜林岭;刘兰;路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进行前列腺电切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常规检查,手术过程中,低压持续灌洗0.9%的生理盐水冲洗液.患者前列腺增生部位不同,切割方向不同.倘若患者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中叶,那么切割方向首先从六点钟开始;倘若患者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两侧叶,那么切割方向首先从十二点钟开始.前列腺电切术的优势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概率比较低,可以精准的切割增生组织,切割面比较光滑,手术过程中对尿道和膀胱的功能影响比较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其手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缩短,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李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法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我院神经外科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实行绩效考核法,对比实施前(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相关护理评分.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比实施前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法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莉;兰莉萍;龚丽;廖姝;董馨潞;刘红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俯卧位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气分析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PaCO2、PaO2、PaO2/FiO2、PH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面部潮红、气胸、管路压迫/移位/脱出/扭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配合针对性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利于氧合状态的快速改善,减轻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婉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晚期肝癌患者临终护理分析

    目的:评估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临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0例晚期肝癌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临终护理是实验组(30例).对比两组晚期肝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晚期肝癌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临终护理可以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莉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