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理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电切术, 临床疗效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进行前列腺电切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常规检查,手术过程中,低压持续灌洗0.9%的生理盐水冲洗液.患者前列腺增生部位不同,切割方向不同.倘若患者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中叶,那么切割方向首先从六点钟开始;倘若患者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两侧叶,那么切割方向首先从十二点钟开始.前列腺电切术的优势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概率比较低,可以精准的切割增生组织,切割面比较光滑,手术过程中对尿道和膀胱的功能影响比较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其手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缩短,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管理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TB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改良插管方法、做好细节改进、做好样本的采集与管理、进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技术准入制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7%、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3.5%低于对照组6.3%、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管道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赵美花;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会阴切开术在60例阴道分娩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方式,观察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随机分配产妇60例.对照组给予阴道常规保护措施,干预组实施会阴切开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第二产程、产后2h出血量、会阴裂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更优(P<0.05).结论:结论:与阴道常规保护相比,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会阴裂伤和新生儿窒息,保护盆底肌肉,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作者:邱天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临床影响探究

    目的:探析孕产妇分娩情况选用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影响.方法:将在我选择在我院妇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中选取6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31例.对照组孕妇在围生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卫生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经过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的满意效果达到80.6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满意率效果达到100.00%,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分娩情况实施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作者:熊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住院患者的评估以及健康教育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评估时应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护理与诊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的疾病能有正确的认识,促进患者的康复.掌握患者评估、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晨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效果,探讨该疗法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gA、IgG和CD4/CD8指标水平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患儿的IgA、IgG和CD4/CD8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且不良反应较轻,应用一段时间后,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友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的中药与针灸并用治疗运动型肢体活动受限的临床疗效.奥氮平和对照在老年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运动型肢体活动受限的患者,将其根据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46例患者,治疗组使用中药和针灸并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型肢体活动受限通过中药联合针灸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佳,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更高,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樊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患者输液中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进展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急危重症患者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常被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各类休克以及心脏骤停等疾病的急诊救治,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职业安全性与输血安全性,本文从穿刺针设计原则、材料质量和留置针类型等角度出发,对急诊患者输液中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

    作者:朱玉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

    介绍了老年病人安全护理进展总结了影响老年病人安全的诸多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为研究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作者:付洪娟;于培丽;韩传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计纳入68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分别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关节僵硬、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0.59%,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显著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与综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高热惊厥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全部患儿均接受临床针对性治疗,之后对照组患儿接受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复发高热惊厥,复发率为4.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0%(7/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儿家属HAMA评分,观察组的相应评分显著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的同时,及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显著降低疾病复发概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玉萍;陆延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对口腔种植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行口腔种植患者中选取12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明显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口腔种植患者疼痛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岳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救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验,留取晨起尿液5mL,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组则实施生化检验,统计两组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95%,对照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85%,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GLU、TG、HbAl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要高于空腹血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操作简单,检验出结果的速度快,且诊断正确率高,为糖尿病诊断和后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支小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随访模式亟待改进

    目的:调查分析现行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abortion care.下文简称PAC)随访模式的随访效果和执行情况,不断完善和改进随访模式,为更好地做好PAC服务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院采用电话随访模式对其间流产术后的女性随访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AC服务电话随访的持续时间不能保证,PAC服务电话随访的效果远远差于预期,PAC服务电话随访对方接听率逐年降低,PAC服务电话随访耗时、耗财力、耗人力,随访电话甚至被标记为骚扰电话.结论:PAC服务电话随访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收效甚微该被其他方式取代,做好预约时的个性化宣教和提高避孕意识是关键,群发随访避孕知识信息,对个别有疑问的方采用电话答疑.

    作者:张华;郑瑛;黄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出90例患者进行护理(参与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将90名患者分成45例一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三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对照组)、91.11%(观察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三个月后的复发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两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8.89%(观察组)、15.56%(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胡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气道氧疗雾化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氧疗雾化湿化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氧疗湿化,持续、均匀地气管套管内雾化湿化,观察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论:肺部感染率降低,持续气道氧疗雾化湿化法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保护气道黏膜,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飞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牵引、电疗、手法推拿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颈椎曲度改变作为肢体功能变化评价标准,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椎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曲度改善幅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改善颈椎曲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易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胸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建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前提的胸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科学的发展和护理人才的的培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和特尔斐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具体通过整体护理质量,护理过程质量、护理结果质量来衡量.结果:确立了3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及其权重.结论: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指标计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鲁学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的渗血

    目的:讨论患者PICC置管后减少渗血的有效方法.方法:观察肝病患者穿刺点渗血、穿刺侧上肢肿胀及舒适度情况.结论:影响PICC渗血的因素有较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止血方法,以减少穿刺点的渗血.

    作者:杨雯;曲美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给予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8例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探析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护理干预前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数据作为实验组.结果: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在输注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过程中选择输液工具(钢针、留置针、CVC、PICC)正确率、穿刺部位(上肢、股静脉、锁骨下、颈部、下肢、头额部)正确率对比护理干预前组间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在ICU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比较探述

    目的:比较探述在ICU中应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1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循证组患者行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循证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在ICU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桂专;叶彩霞;黄彩霞;梁顺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