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管理

于培丽;韩传敏;付洪娟

关键词:老年病, 护理水平, 并发症
摘要:目前我国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老年病患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以慢性病的患病者比率多.在患者卧床期间,常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状,较为常见的是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通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发现,良好有效的医院护理水平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患者在卧床期间并发症状的发生,进而大化的减轻患者的疼痛.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切除术后护理

    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法.通过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实施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发现,术后护理是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作者:孔凤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肿瘤病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研究并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收集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共50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将两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延长置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忠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环节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环节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舒适护理).对比不同组别手术后疼痛分级、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后疼痛为I级的患者占据比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职业素养评分、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环节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品管圈对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ICP监测规范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为主题,活动前对我科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影响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提高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进行比较,活动前后对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操作及相关知识进行测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操作重要性的认同.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侧脑室引流术后ICP监测规范分别为80.12%和96.2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通过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我科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规范了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操作,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潘道玉;王忠丽;李千;安晓静;方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临床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手术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介入手术所需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总时间及发热、疼痛、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所需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总时间上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临床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周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一例颈椎间突出行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护理经验,制定一系列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一例颈椎间盘突出行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利条件.

    作者:徐变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强与输液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减少护患矛盾

    目的:讨论小儿输液护患之间的矛盾,总结减少发生护患矛盾的方法.方法:在我院急诊输液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门诊输液24例护患矛盾随机分为2组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注射和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普通静脉注射的同时护理人员采取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处理小儿输液过程中护患之间的矛盾,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矛盾,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广泛应用.

    作者:余瑶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探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体检中心所接诊的体检者中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体检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体检者实行均分,2组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体检者.参照组体检者:未应用护理标识,实验组体检者:应用护理标识.结果:实验组体检者体检完成效率(0~2h)、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体检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可提升体检完成效率以及满意度,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姬明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泡沫敷料与纱布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换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气管切开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6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康惠尔泡沫敷料伤口换药方式,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纱布敷料换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周围皮肤状况、拔管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以及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皮肤状况优于参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参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间的换药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伤口换药中,采用泡沫敷料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项目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行凝血检验患者共2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研究存放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结果:不同存放时间对PT检出值无明显影响(P>0.05);存放2h、4h下TT以及FIB检出值显著下降,APTT检出值显著升高(P<0.05).不同离心时间对TT、FIB检出值无明显影响(P>0.05);离心10min、15min下PT以及APTT检出值显著升高(P<0.05).溶血标本PT、FIB、以及APTT检出值均显著升高,TT检出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标本存放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等,上述因素必须引起临床检验人员的重视,规范检验操作要求,以提高检验准确率,降低上述因素对检验数值的不良影响.

    作者:梅宗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其在治疗之前进行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并将两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比.结果:66例患者的病理诊断中,良性结节有43例,恶性结节有23例;超声弹性成像中,良性结节有40例,恶性结节有26例,诊断准确率为90.91%;常规超声中,良性结节有36例,恶性结节有30例,诊断准确率为78.79%;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的准确率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其准确率较高,对患者往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临床路径在焦虑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将护理临床路径运用在焦虑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并研究和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焦虑障碍患者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治疗方案为结合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常规健康教育.并比较和评价两组健康教育的成果.结果:从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和知晓率方面评价,实验组的效果比对照组的好,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焦虑障碍患者运用护理临床路径来进行健康教育是可行、科学的,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运用.

    作者:荣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后静脉炎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引起输液后静脉炎的形成,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静脉留置针拔针后静脉炎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郭瑜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均伴发妊高症,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在产后出现大出血,临床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24小时出血量,并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缬沙坦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CG)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4例CG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CC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CG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更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情景教学法在护理教学方面的应用情况观察

    情景教学的方式是让教师自身创建一些有价值的情景,并且将其合理科学运用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促使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严肃的课堂可以成为活跃的课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李元静;文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给予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8例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探析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护理干预前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数据作为实验组.结果: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在输注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过程中选择输液工具(钢针、留置针、CVC、PICC)正确率、穿刺部位(上肢、股静脉、锁骨下、颈部、下肢、头额部)正确率对比护理干预前组间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鼻胆管经口鼻转换新方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一2016年8月在我科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中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并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一次抓取成功率以及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一次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套取尿管法一次成功率高,简单易行,耗时较短,患者反应普遍轻,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唐利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将血脂检验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采血以及生化检验,记录并比较两组人员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病人血脂的各指标都存在异常,故临床实践中对患者进行血脂检验,能够为糖尿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对鼻咽癌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当前,鼻咽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病症.就我国当前的医疗发展条件,鼻咽癌患者在患病3年后,其生存率达80%.对于鼻咽癌病症,当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存在较大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患者在治疗时受到的痛苦较大,不愿积极配合治疗.有学者提出对鼻咽癌癌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此,我选取了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鼻咽癌癌症患者,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进行了研究.

    作者:吴丛;李骋;赵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