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凤连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脊柱结核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3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李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8例布氏杆菌病人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高热护理、关节疼痛的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有效护理,症状好转.结论:正确用药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曲美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老年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评分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膝关节镜术后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侯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小儿结肠镜检查及相关内镜下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下消化道疾病被明确诊断和治疗.由于儿童存在肠道准备困难以及操作难度大、风险大等问题,使得结肠镜技术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研究对安徽省儿童医院自2012年7月至2016年1月共341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儿童结肠镜检查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以及结肠镜检查在相关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金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治疗观察及复发的预防方式.方法:将78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11日~2016年12月11日期间收治),随机分成2组,39例/组.手术后,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激素治疗.比较2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后的月经量、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后月经量、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及术后复发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后应用激素治疗能降低复发概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通过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依据药物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运用奥美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数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上,观察组为84%,对照组为56%,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时间上,观察组(6.13±1.05)d显著少于对照组(9.34±2.16)d,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通过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加快止血速度,提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6月血液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选取60例作为对照组,另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施加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现2次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9次,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湿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择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器械206个,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照组,同时于2016年3月实施外来器械安全管理,并且在管理后开展二次调查,将调查方式通过统筹外来器械的管理,主要针对外来器械的湿包情况进行统计,以上调查数据则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组,并且与管理前的对照组湿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外来器械安全管理后,外来器械的湿包数量、湿包问题产生以及湿包率均少于实施外来器械安全管理前,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来器械的湿包问题是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方能保证医疗服务效果.
作者:宋雪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相关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份所接受的90例接受骨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定义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度、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术后的疼痛度、满意度,还是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P<0.05.结论: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产科收治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有效率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敏;方巧红;陶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特点和肺功能情况.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COPD患者为一般组,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为综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特点.结果:一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肺部干湿啰音、单纯湿啰音、无啰音,综合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单纯哮鸣音;同时综合组患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一般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肺部可以同时存在几种啰音,变化复杂,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高于COPD患者.
作者:耿培娜;许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系统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在我院儿科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措施,总结穿刺技巧.结果:本组180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165例(91.7%),二次穿刺成功13例(7.2%),三次穿刺成功2例(1.1%);通过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为95.0%.结论: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进行有效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疼痛感,提高穿刺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捷;黄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环节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舒适护理).对比不同组别手术后疼痛分级、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后疼痛为I级的患者占据比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职业素养评分、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环节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具体影响,提高心血管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120例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分为接受基础护理的对照组以及接受舒适护理的实验组,两组患者例数一致,各60例.对比两组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消极情绪情况.结果:组间各项指标数据结果对比,采取舒适护理的实验组均优于采取基础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重症监护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白玛措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国产仿制的厄贝沙坦片和进口的厄贝沙坦片原研药的溶出曲线进行相比,确定其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曲线的相似性.方法:溶出实验采用RC806溶出仪进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溶出介质分别选择为pH值为1.0的盐酸溶液、pH值为4.0的醋酸盐缓冲液、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蒸馏水,测得溶出曲线之后来考察期相似性.结果:厄贝沙坦片的溶出效果和pH值的相关性很强,在第一种溶出介质中完全溶出,在另外三种溶出介质中,国产仿制品和进口的原研药厄贝沙坦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国产的仿制药和进口的原研药溶出曲线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应该有必要监控生产环节的多介质溶出曲线,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的仿制药品的稳定性和药效的一致性,并且临床应用时应该多加注意,以免出现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张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探寻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校近1年的耳鼻喉科本科生临床实习,运用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测试,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电话回访,对未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考核测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的结果来有效了解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及接受情况.结果:97.56%的学生对出科考核方式感到满意,92.68%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全面学习临床知识,90.24%的学生认为通过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方法的学习能够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已就业的学生均认为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毕业后迅速适应临床工作.结论: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通过由浅入深的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让学生全面的认识临床,系统地学习掌握临床知识,并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薇;吴丛;李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来提高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愈率.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的70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35名精神障碍患者展开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另外的35名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终的再住院发生率及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再住院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显著优于一般护理方式,专业的康复护理在对提升患者治愈率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江晓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房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重点筛选2016年02月-2017年02月进入本院产房接受分娩的103例孕产妇,以不同干预措施为标准展开分组,对照组有孕产妇51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有孕产妇52例,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并评估两组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产后抑郁、新生儿窒息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房分娩过程中,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进一步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林佩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PICC护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例新生儿患者(2016年6月17日到2017年6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未采用风险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各6例,对比2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67%,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在对新生儿实施PICC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对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
作者:伍敏;杨凤仙;田慧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应急性高血糖控制的情况,以及做好护理以后的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在2016年3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产生高血糖的原因和机制,如何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以及做好为患者的血糖控制与预后的护理,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分析出重症监护的患者产生应急性血糖的原因,并且了解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以及分析出如何在护理中如何控制患者的血糖.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的应急性高血糖做出有效的分析,知道如何有效的护理患者从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高血糖.
作者:郭丽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