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陈星星

关键词:健康教育, 肝豆状核变性, 依从性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患者100例并且根据患者收治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研究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有47例优,有3例良,无差,优良率为100.00%(50/50);对照组经护理后有21例优,有16例良,有13例差,优良率为74.00%(37/50);两组对比可知,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2.00%)为明显低于研究组(100.00%),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在我院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32例,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缩宫素并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32例,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两组产妇出血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三产程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围产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有助于减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产妇恢复,且安全性好.

    作者:黄金飞;殷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对策

    就医院工作之中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建设现状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作者:田勇;王桂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辩证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中应用辩证护理手段的临床效果,判定该护理方法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辩证护理手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绪状态、病情变化情况等数据,根据分析数据判断临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病情恶化情况、情绪状态、心理压力综合评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析结果差异性符合统计学统一标准.结论:利用辩证护理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临床护理服务,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反馈效果良好,因此判定该方式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何年云;赵林;李增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强病历质量管理切实做好医疗安全防范实践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具有医疗、教学、科研、法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近年来年我院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狠抓病历书写质量,规范病历书写行为、使病历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甲级病历达到98%,杜绝了丙级病历的出现.保证了病历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性,促进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作者:刘爱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现代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听力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针对析现代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听力护理中的应用效进行分析.方法:对这66例患者都要进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的33例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进行手术的相关准备以及配合,还要向患者交代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术前以及术后的听力测量护理和健康宣传也必不可少.观察组则需要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采用相待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术前护理以及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重建率为99.93%,而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重建率为84.84%,对比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理念以及护理模式和护理内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3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他们的围术期的听力护理中实行现代护理,发现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现代的护理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围术期应用对于患者听力重建有积极的影响,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种代的护理方式值得广泛的推广运用.

    作者:胡敏;李华娟;王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患者给予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洪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联合干预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方法:我院从2016年2月开始对抗菌药物进行强化管理干预,对干预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4%,低于干预前的3.6%,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加强管理与干预,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徐胜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2014年2月—2017年2月76例护理人员分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在职培训;微信平台组38例则通过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就两组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技能考核评分、知识获取及时性、学习兴趣评分和培训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微信平台组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信平台组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技能考核评分、知识获取及时性、学习兴趣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知识获取及时性、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对培训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儿科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有效的控制患儿的病情,而且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应在临床急诊护理过程中多加推广.

    作者:黄薇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运用舒适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人.统计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2±7.8)分优于对照组(14.3±7.0)分(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抢救中运用舒适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郭永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行为干预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探析

    目的:对心理行为干预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鼻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70例临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3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心理行为干预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赵林;李增秀;何年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水平调查二者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宫颈癌术后化疗的12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调查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情况,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和贝克焦虑量表调查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探讨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焦虑症患者占54.4%;而抑郁症患者占72.0%.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关于沉思默想、灾难化和责备他人的得分越高,而关于积极调整、关注计划、积极重评的得分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锦新;张华;谢芳;李洁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标识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探究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体检中心所接诊的体检者中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体检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体检者实行均分,2组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体检者.参照组体检者:未应用护理标识,实验组体检者:应用护理标识.结果:实验组体检者体检完成效率(0~2h)、不良事件发生率、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体检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标识,可提升体检完成效率以及满意度,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姬明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儿科病房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30例,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及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疗效,值得医护人员借鉴.

    作者:龚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临床症状与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冬季与秋季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与咳嗽;右下肺病变、左下肺病变、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临床上要将其临床特点作为依据,及早对患儿进行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崇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训练和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7例.给予对照组针刺治疗,给予实验组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纯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76例,所有患者按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常规治疗,并且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可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FPG、2hPG、HbAlc三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FPG、2hPG、HbAlc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结论:相当于传统常规护理而言,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中护理的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FPG、2hPG、HbAlc水平,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彭红霞;黄再红;张淑茹;陈东萍;黎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有所降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降低幅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较为显著,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品管圈对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ICP监测规范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为主题,活动前对我科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影响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提高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进行比较,活动前后对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的操作及相关知识进行测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活动前后护理人员对操作重要性的认同.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侧脑室引流术后ICP监测规范分别为80.12%和96.2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通过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方法,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我科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规范率,规范了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压监测操作,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潘道玉;王忠丽;李千;安晓静;方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进行前列腺电切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常规检查,手术过程中,低压持续灌洗0.9%的生理盐水冲洗液.患者前列腺增生部位不同,切割方向不同.倘若患者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中叶,那么切割方向首先从六点钟开始;倘若患者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两侧叶,那么切割方向首先从十二点钟开始.前列腺电切术的优势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的概率比较低,可以精准的切割增生组织,切割面比较光滑,手术过程中对尿道和膀胱的功能影响比较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其手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缩短,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李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