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妮;李娜;赵娓娓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X 线检查与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80例,比较 X 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超声 Graf 法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8.75%,明显高于 X 线检查的67.50%;超声 Graf 法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6.9%、92.5%、83.5%和100.0%。结论: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检查比X 线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燕妮;李娜;赵娓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对海口市幼儿园儿童进行氟化泡沫护龋治疗龋齿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幼儿园2013年9月新入园的191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010名儿童采用氟化泡沫和安慰剂作为研究组,906名儿童给予日常护牙处理和安慰剂作为参照组,观察两年疗程儿童防龋效果。结果:研究组儿童龋齿患病率18.15%(181/997)显著低于参照组33.58%(300/894);护齿1年后,研究组新增龋齿患病率8.93%(89/997)显著低于参照组15.88%(142/894);护齿2年后,研究组新增龋齿患病率9.23%(92/997)也显著低于参照组17.67%(158/894)。结论:海口市幼儿园氟化泡沫的护龋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病发病率,降低新增龋齿患病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M(apoM)的水平变化及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的9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SAP 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4例(ACS 组),同期体检健康患者5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三组血清 apoM 水平,并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结果:SAP 组、ACS 组的血清 apoM 水平显著的低于健康组的,SAP 组的血清 apoM 水平显著的低于 ACS 组;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 apoM 水平比较: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子病变组和健康组;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和健康组。冠心病患者血清 apoM 水平与 HDL-C、apoA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 LDL-C、FFA、Lp 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 apoM 的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的降低,并且与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叶武成;高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HA 转 hGM-CSFHepG2疫苗逆转 IL-6诱导 HepG2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体外用 HA 转 hGM-CSFHepG2疫苗共培养受 IL-6刺激的 HepG2细胞,采用 Traswell 迁移实验,Western-blot、RT-PCR 方法分别检测疫苗处理前后 HepG2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变化、EMT 标志物 E-cadherin、调控因子(p-Stat3、Twist)蛋白及 E-cadherinmRNA、TwistmRNA 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 IL-6组较阴性对照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增多,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 IL-6组较阴性对照组 E-cadherin 的表达水平降低, p-Stat3、Twist 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疫苗组的穿膜细胞数较其他三组明显减少,侵袭能力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转染后的疫苗组较其他三组 E-cadherin 蛋白表达升高,而 p-Stat3、Twist 蛋白表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⑤疫苗组较其他三组 E-cadherinmRNA 表达上调、TwistmRNA 表达下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 IL-6能诱导 HepG2细胞产生 EMT 现象。②60Co 处理的转 hGM-CSF 基因 HepG2疫苗可能通过下调转录因子 Twist及 Stat3的表达进而逆转 IL-6诱导 HepG2细胞 EMT。
作者:朱全杰;段晓明;何蜜;刘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素早期干预防治呼吸衰竭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呼吸衰竭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PaO2、PaCO2、pH、PLT、D-dimer、PT、APTT 以及对照组 PaO2、pH、PLT、D-dimer、APTT 均明显好转,且治疗后观察组 PaO2、PaCO2、pH、PLT、D-dimer、PT、APTT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为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形成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罗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氟康唑口服与硝酸咪康唑阴道给药单用或联用治疗重度 VVC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重度 VVC 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 A 组(30例)、B 组(30例)及 C 组(30例),分别给予氟康唑口服单用,硝酸咪康唑阴道给药单用及两者联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真菌清除率、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炎性因子水平,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C 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 A、B 组,差异具有显著性;C 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 A、B 组,差异具有显著性;C 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 A、B 组,差异具有显著性;C 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 A、B 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康唑口服与硝酸咪康唑阴道给药联用治疗重度 VVC 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真菌清除效果,抑制阴道炎性反应水平,降低随访复发风险,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效果优于两药单用。
作者:张正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 BMD 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再发骨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 PVP 治疗的12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未再发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前缘压缩度、后凸 Cobb's 角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 PVP 术患者再发骨折发生率;分析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 Cobb's 角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椎体前缘压缩度和后凸 Cobb's 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且未再发骨折组改善更为明显;年龄≥70岁、BMD 较低、BMI 较低、有椎间盘有无发生渗漏和胸腰段损伤 PVP 术患者再发骨折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年龄、BMD 和椎间盘有无发生渗漏是 PVP 患者术后发生再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 PVP 患者再发骨折受年龄、BMD 等多种因素影响:BMD 越低,发生再发骨折的机率越高。
作者:仉培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初期 CEA 和 AFP 的水平与治疗48周后获得生化应答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在治疗不同时段对72例 CHB 患者进行血清 CEA、AFP、ALT 水平检测,并判断是否发生生化应答。结果:0周 CEA 水平与治疗36周和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存在负相关性;0周 AFP 水平与治疗48周后是否获得生化应答之间也存在负相关性。结论:治疗初始 CEA、AFP 水平高低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经48周治疗后可否获得 BR 的参考指标之一,治疗初期检测患者 CEA、AFP 水平有利于全面监测 CHB 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琼;喻勇;曾智;申丽;张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分2组分别采取子宫次全切术(对照组)、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研究组)治疗,随访半年,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作出评价。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对照组痛经次数、月经量、子宫体积均高于研究组相应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FSH、LH、E2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 FSH、LH、E2水平在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子宫腺肌症,二者短期内均对卵巢功能无影响,但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效果要比子宫次全切术更胜一筹,但其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尤红霞;刘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修复所用材料分为合金修复体组和二氧化锆修复体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咀嚼能力和牙龈指数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咀嚼能力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咀嚼能力均较治疗前增高,且二氧化锆复合体组增高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前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二氧化锆复合体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二氧化锆复合体组患者活力、情绪角色、精神健康和总体健康的得分明显高于合金修复体组,而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和肢体疼痛等得分无明显差别;二氧化锆复合体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合金复合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修复中使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贺燕;李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和龈沟液中 Th 亚群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差异,为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进行研究,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进行对照,分别对受试者血浆和龈沟液中 Th 亚群细胞相关因子水平(Th-1、Th-2、Th-17和 IL-17)的表达差异的浓度进行分析,观察比较各细胞因子其浓度水平的差异,其中牙周炎患者经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水平,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慢性牙周炎组血浆中 Th1、Th17的浓度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慢性牙周炎患者中 Th2比例明显下降,与正常牙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龈沟液中 IL-17浓度明显升高,与健康牙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 Th1、Th17的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浆中 Th1、Th17的浓度较健康者升高,且在龈沟液中 IL-17浓度明显升高,这提示 IL-17可能是牙周炎发生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
作者:陈玮粲;解飞;张辰升;李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饮食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其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以及开发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长沙市某社区151名Ⅱ型糖尿病患者及149名家属(非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糖尿病相关的饮食知识知晓情况。结果: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对饮食知识总知晓率为55.8%,其中食物交换法知识的知晓率仅44%;患者的饮食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家属,其中“营养物质均衡知识”、“血糖指数和饮食误区”的知晓情况患者均高于家属,而“一般知识”患者低于家属;患者及家属不同教育程度、月收入的饮食知识得分存在差异;病程不同的患者饮食知识得分存在差异。结论: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饮食知识知晓率偏低;饮食知识掌握不全面;Ⅱ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饮食知识知晓情况受教育程度、月收入、病程长短等因素影响。
作者:胡宇堂;刘文军;杨双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应用关节镜清理术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辅以个体化中医药对症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组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辅以个体化对症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6周、12周的 lequence 等各项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6周、12周,两组患者的Lequence 等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前一时间点,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在疗效比较上,在12周后临床优良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手术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并辅以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柴志勇;李宝军;吴克;徐海涛;莫顶峰;唐剑锋;曹斌;邹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27~68岁,对照组(47例)单纯给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康柏西普组(53例)采用玻璃体切除术前3~6天眼内注射康博西普治疗。通过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 BCVA 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康博西普组和对照组 BCVA 均明显提高,且康博西普组 BCVA 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变薄。随访6个月期间,康博西普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陈小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本院进行根治术治疗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以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者则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肛肠动力学指标、胃肠激素及疼痛状态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1d、7d 及14d 观察组的胃肠激素及疼痛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而术后2周、4周及8周观察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也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及疼痛状态控制效果相对更好,因此更为适用于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
作者:李震寰;黄晓方;詹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 ABO 血型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探讨血清学三项实验在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价值,为该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7月产科和新生儿科疑似母婴 ABO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血液标本,对其进行 ABO 血型检测及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在583例检测结果中,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有145例,发病率为24.87%。其中男性患儿80例,发病率为25.64%,女性患儿65例,发病率为2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型血患儿90例,O-A 型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为54.88%,B 型血患儿55例,O-B型母婴模式的发病率为41.35%,差异显著。145例 HDN 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38例,阳性率26.2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76例,占52.41%,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44例,阳性率为99.31%,三者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长沙地区 ABO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为24.87%,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的发病率无差异性,O-A 母婴血型发病率高于 O-B 母婴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其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敏感度高,游离抗体试验次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敏感度低。血清学诊断为 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刘琼;刘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和观察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复发率0%,同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复发率1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改良的 Rankin 评分(ModifiedRankinScale,MRS)、巴塞尔指数(Barthelindex,BI)无明显差异,术后各指标相比较,观察组更为理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傅传经;吴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血清脂联素、IL-8及 IL-17在 COPD 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 COPD 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9例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 RR、FEV1%pre、FEV1/FCV%、IL-8、IL-1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 APN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PD 急性期患者 APN 与 FEV1%pre与 FEV1/FCV%呈现显著负相关,与 IL-8与 IL-17呈现显著正相关;当 APN 取值为8.418ng/ml 时对 COPD 急性期患者的诊断敏感性为88.10%,特异性为92.31%,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结论:IL-8、IL-17及 APN 共同参与 COPD急性发作慢性炎症反应的发病机制,其中 APN 对 COPD 急性发作的诊断价值优于 IL-8及 IL-17。
作者:张文娟;路东明;宗晓福;仇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T-SPOT.TB(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肺外结核诊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肺外结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非结核病患者20例作为对照,比较不同患者中 T-SPOT. TB 检测阳性率和 ESAT-6和 CFP-10的 SCF 数量的差异;比较 T-SPOT.TB、TB-Ab 和 ESR 检查诊断肺外结核的效能比较。结果:肺外结核 T-SPOT.TB 检测阳性率(85.71%)明显高于非结核疾病组(1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外结核组 ESAT-6和 CFP-10的 SCF 数量分别为39(0-180)和27(0-125)显著高于非结核疾病组的 SCF 数量为6(0-35)和5(0-2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SPOT.TB 诊断肺外结核的灵敏度85.71%、特异度90.0%、准确率86.54%;TB-Ab 诊断肺外结核的灵敏度67.86%、特异度70.0%、准确率68.27%;ESR 诊断肺外结核的灵敏度54.76%、特异度60.0%、准确率55.77%;T-SPOT.TB 诊断肺外结核的诊断效能优于 TB-Ab 和 ESR。结论:T-SPOT. TB 在肺外结核中的阳性率高于非结核患者,T-SPOT.TB 诊断肺外结核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任彦微;宋其生;陈宇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于2014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15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77)。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和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支气管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结论: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疗中,痰热清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短时间内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淑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