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
目的:探讨早期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和延迟胆囊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手术的48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入选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其中观察组行早期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组采用延时切除术,对比两组不同时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在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所需时间上更优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观察组,且P小于0.05,有统计意义.结论:从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来看,在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适宜,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长和住院所需费用,同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由于尽早手术,避免患者脱水等身体消耗,使患者更容易恢复健康.
作者:高建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试析中医饮食护理在脑中风患者营养失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中选择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中医饮食护理.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为13.55±1.70分,BI评分为60.16±2.75分,均优于参照组的相应值:17.28±1.41分、48.62±3.8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脑中风患者的病情,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胃肠镜联合检查时应用前瞻性全期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行胃肠镜联合检查的12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检查中应用的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61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61例行前瞻性全期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①实验组胃肠镜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行胃肠镜联合检查时应用前瞻性全期护理,可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借鉴.
作者:严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依据不同药物治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运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22.5%,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减低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中药湿热敷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中收治的40名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湿热敷作为治疗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Ashworth评分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以及社会机能评分与其平衡功能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病人进行治疗,采用配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中药湿热敷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与子宫肌腺症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共114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均接受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总有效率、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切除术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格;刘梦莹;胡小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4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48例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7%、护理满意度95.83%均高于对照组72.9%、83.33%,且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玉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肠结核合并肠梗阻、肠瘘的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分析54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钡灌肠,瘘管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的阳性率都在90%以上,手术治疗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没有发现复发的情况.结论:肠结核的诊断均应综合判断.可以看出肠结核由于症状及体征因病因人而易,容易出现误判但是治疗的情况,但究其治疗并不特别困难,外科手术是诊断治疗肠结核使用较多和较准确的方法.肺结核的治疗原则适用于肠结核.对有并发症肠梗阻、肠穿孔、肠瘘均为外科治疗.治疗原则为清除病灶,重建消化道和抗结核治疗.
作者:王生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的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4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在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率过快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能有效降低患者在预后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饮食与心理辅导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患者68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与心理辅导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抑郁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经过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护理中,应用饮食与心理辅导可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护理配合方法对缓解患者病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7.3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止血办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下三联疗法止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上术前、术中、术后的具体护理配合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三联疗法止血配合具体护理措施有利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止血,其高效、安全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梅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临床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救治的6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临床检验,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结果,分析6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沉、衣原体、CRP检测情况.结果:61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沉、衣原体、CRP检测阳性及数值进行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临床检验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准确的为医师提供患者的病况资料,有利于医师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治愈率,值得应用.
作者:王宝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培训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并比较分析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止痛药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胸外科患者开胸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止痛药使用率,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肖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母乳喂养得到明显的发展,大多数家庭都认识到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所能够起到的作用,然而,在践行母乳喂养这一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想要保证母乳喂养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对母乳喂养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对母乳喂养中的一些常见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作一综述.
作者:马志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和相关的指导,并对护理的质量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共计100名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普通护理的方式,对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患者现状的生理心理指数进行分析评价,并对患者1个月后的护理效果和满意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一月后实验组的护理各项指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基本状况,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赵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应用流程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检查期所用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46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46例行流程化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①实验组心率、收缩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期间给予流程化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护理评价,值得借鉴.
作者:徐玉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讨论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n=35)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服务,观察两种护理服务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不但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娟;李翠云;岑锦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65.1%,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满意度分别为93.2%、81.9%,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邵艺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将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吡格雷与瑞舒伐他汀配合治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王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结合本院2015/1-2016/12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中采取优质护理的方式,主要包括常规内容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内容,就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之后,其心理健康程度均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方面,患者评价明显较为理想.结论:临床中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其调整精神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丽;王小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