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耀
检测一中国汉族红斑角化病家系的GJB3、GJB4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探讨红斑角化病致病基因的分子发生机制.在本家系中未检测到GJB3、GJB4基因突变.
作者:高亚;石继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无原发肠道疾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病历100例有36例(36%)患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等有关.结论:调节输注肠内营养速度,逐渐加量,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合理使用抗生素,配以相应护理措施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流产后关爱对人流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的500例人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传统模式讲解人工流产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的2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的25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重复流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重复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对避孕手段有更优的认识,促进了女性生殖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21例(8.40%)在1年内重复流产,而实验组中仅有2(0.80%)例在1年内重复流产.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避孕意识,降低1年内重复流产率,有助于提升患者心理素质,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服务满意度,能够在临床上发挥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潘乐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作用效果,为社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将8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用药控制血压,根据分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值得加强社区推广、实践.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膀胱癌手术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膀胱癌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行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0%,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略高(P<0.05).结论:对膀胱癌手术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继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正确开展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控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使病人掌握有关H型高血压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从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和细致入微的综合护理绝大多数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Hcy(血浆半胱氨酸)水平逐渐降低,病情控制良好,达到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结论:H型高血压早期发现,早期规范治疗,系统健康教育能够较好的控制病情发展,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新娟;马晓燕;刘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国药品市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直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厂家、销售渠道、以及药品作用发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我国药品市场的秩序无法有序的进行.文章针对我国药品市场当前的现状进行了解决对策上的提出,希望可以从药品生产的根源上将问题进行解决.
作者:王英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乙腈(99mTC-MIBI)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到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PHPT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集24例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其他24例在延迟相采集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分别统计两种方法 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对腺瘤、增生灶及腺癌的检出率.结果 SPECT/CT融合显像对PHPT的诊断准确率为91.67%,明显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的诊断率66.67%(P<0.05);SPECT/CT融合显像对腺瘤、增生灶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75%、71.43%,均明显优于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的检出率75.00%、0.00%,且融合显像对增生灶的检出优势极为显著(P<0.05).结论 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是PHPT术前诊断较为准确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接收的胸部外伤患者83例,均给予院前急救及护理,观察救治效果.结果:经院前急救与护理的实施,83例患者均现场抢救成功,成功率100.0%;无现场死亡患者.抢救30min后,患者P、R、VAS评分均低于抢救前,SpO2高于抢救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部外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为院内急救赢得更多的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廖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人促卵泡激素(human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h 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1].在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FSH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成功生产出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h FSH).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在临床上使用的优点是蛋白安全、稳定、一致性高,避免了天然FSH提取过程中出现的糖基化差异[2].本文则应用GE healthcare多功能水平电泳仪和Invitrogen垂直电泳仪对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进行等电聚焦项目的 检测,比较重组人促卵泡激素蛋白在水平与垂直电泳条件下的检测差异,从而建立的一种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分析检测方法 .
作者:汪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行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法莫替丁组和常规组,各42例.法莫替丁组行法莫替丁治疗,常规组行基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止血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法莫替丁组的治疗有效率39例(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71.43%),法莫替丁组的止血时间(1.3±0.4)d显著低于常规组(3.6±0.8)d,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道出血患儿行法莫替丁治疗,能够快速达到止血的效果,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和确切.
作者:蒲成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为了能提升医药销售行业之中的信息管理质量,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信息化类型管理模式的质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也能对措施.本文就分步规划实施医药销售管理信息化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延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肿瘤护理中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方法 以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肿瘤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按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制度实施护理,观察组同时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跨文化理论应用于临床肿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李艳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喉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喉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喉癌患者而言,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电话回访对妇产科手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出院前由管床护士常规行出院指导,第三方电话回访了解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第三方电话回访了解患者满意度的基础上,由专业组长在患者出院后2周内进行规范化电话回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电话回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张家银;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群的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MOS SF-36量表各项评价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心理状况较差,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临床当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予以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保证医疗行为的有序开展,提升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应用不同类型他汀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分别于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每日一次治疗,共14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各组经治疗后TC、LDL-C均下降,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组LDL-C下降明显(P<0.05);辛伐他汀组下降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瑞舒伐他汀组为90.9%;辛伐他汀组为83.2%;阿托伐他汀及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效果明显(P<0.05);辛伐他汀组发生腹胀、疲乏症状2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不同类型他汀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应用国产瑞舒伐他汀治疗能够达到较好治疗效果并为患者减少临床费用.
作者:杨春磊;杨小东;付静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进行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巨大肝血管瘤患者中抽取44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22)应用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n=22)应用手术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和手术切除方案相比,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其操作简单、患者康复快,且医疗费用较低,可明显缓解患者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刘明;潘宏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探讨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使用过程中遇到堵管、脱管现象的护理对策.在管道选择、营养液的选择、妥善固定、输注方式、沟通等方面有了的认识,并开展了新技术的学习活动,制订了护理常规,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更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
作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药发挥着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独特作用,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着患者生命安全,为确保临床科学、合理应用中药,调剂室需积极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从病历书写、人员责任心培养等诸多环节的管理,以保障安全、高效用药.
作者:撒婧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