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3例口腔癌平阳霉素术前化疗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欧新荣;翦新春;粟红兵;陈新群

关键词:平阳霉素, 鳞状细胞癌, 口腔, 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对平阳霉素术前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早期判断平阳霉素对口腔鳞癌的效果,为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接受平阳霉素(总量为80 mg)化疗的43例口腔癌患者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观察化疗期间体温改变、发热持续时间、胃肠道反应时间及WBC改变与疗效的关系.结果:①接受平阳霉素化疗有效的患者多在第3~6天出现局部反应;②发热的程度及胃肠道反应与化疗效果密切相关(P<0.05).结论:化疗早期出现的发热、胃肠道症状及局部反应可以作为早期判断预期疗效的方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125例Turner征核型和自然身高的分析

    目的:分析Turner征的核型和自然身高情况,以供临床早期诊断.方法:1982~2000年以来,通过染色体G显带、C显带、N显带、高分辨等技术,确诊为Turner征者共125例,分析其初诊时的核型和身高.结果:本组核型主要为45,XO(33.6%);45,XO/46,X,i(Xq)(16%);45,XO/46,XX(10.4%);46,X,i(Xq)(8.8%);45,XO/46,XY(8.8%).身高落后在14岁时达到大,平均成年身高为(137.8±9.9) cm,比相应正常标准矮21.1 cm.45,XO个体比非45,XO个体矮.结论:生长受损可能主要发生在14岁以前,提示应提早诊断,及早治疗.

    作者:陈朝晖;唐剑;汤参娥;李宁;叶义言;赖伏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目的:研究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特点.方法:给一例12岁男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患儿移植HLA配型基本相合的同胞脐血.预处理选用BU/CY方案(马利兰4 mg*kg-1×4 d,环磷酰胺60 mg*kg-1×2 d).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CsA).移植有核细胞数为2.0×107*kg-1.结果:移植后22 d(+22 d)微卫星位点分析显示移植物植入成功,+25 d骨髓显示造血开始重建,+42 d中性粒细胞>0.5×109*L-1,+91 d BCR/ABL融合基因表达转阴,且受者血型由O型转为供者血型B型.随访150 d,未发生急、慢性GVHD.结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根治性治疗作用,它具有GVHD发生率低、程度较轻、重建造血慢等特点.

    作者:徐雅靖;陈方平;钟美佐;吴新华;蹇在伏;刘弋;王光平;陈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促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培养的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观察外源性AngⅡ对PASMCs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外源性AngⅡ显著促进培养的PASMCs的增殖,在10-10~10-5mol·L-1呈剂量依赖性.钙拮剂Verapamil,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和Na+-K+交换抑制剂amiloride能显著抑制AngⅡ促进PASMC增殖的作用,3H-Tdr掺入率和细胞记数分别下降44.3%,33.2%,36.5%和31.7%,25.5%,28.1%.结论:AngⅡ显著促进培养的PASMCs增殖;Ca2+,PKC和Na+-K+-ATPase的激活,可能是AngⅡ促PASMCs增殖的重要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

    作者:刘惠君;曹莉;于天正;陈小平;马传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脐血输注合并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初探

    目的:探讨脐血输注(UCBT)合并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 方法:将117例慢性重肝病人分为4组,分别应用成人鲜血或冰冻新鲜血浆(对照组), UCBT, PE和UCBT+PE治疗, 观察病人治疗前后部分肝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各治疗组病人降低血胆红素、升高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活性T淋巴细胞、CD4细胞、白细胞介素2及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其中UCBT+PE组的效果又优于其它各组.结论:UCBT合并PE治疗能提高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唐晓鹏;郑宣鹤;杨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WF,TFPI及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WF,TFPI和表达TF的影响.方法:对传代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4~8代)分别给予不同处理,取上清液测NO,vWF,TFPI;取细胞冻融液测定TF活性.结果:①凝血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较对照组明显增高(12.86±2.43 vs 4.69±0.83,P<0.01),呈剂量依赖性(r=0.985,P<0.01,0~20 U·ml-1),并促进 vWF 的释放(18.43±3.20 vs 6.42 ± 2.84, P<0.01),补阳还五汤则抑制TF表达和vWF 的释放(P<0.01);②补阳还五汤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93±0.94 vs 1.63±0.27, P<0.01);③凝血酶能抑制血管内皮释放TFPI (0.62±0.38 vs 2.64±0.93, P<0.01),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的这种抑制作用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抑制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F和释放vW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NO.

    作者:文志斌;尚改萍;何晓凡;熊石龙;汉建忠;刘发益;周春生;肖振军;李俊成;贺石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勃起功能障碍176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注射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应用Rigiscan检查筛选出ED患者176例,采用前列腺素E1,自行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前列腺素E1阴茎海绵体注射可使74.8%的患者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23.9%的患者注射药物后感阴茎轻微胀痛;未发现异常勃起及海绵体纤维化等副作用.结论:前列腺素E1是治疗ED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副作用小的药物,Rigiscan能帮助确定PGE1的注射剂量.

    作者:汤育新;蒋先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牙科CT成像技术在埋伏阻生牙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牙科CT扫描技术及成像软件(dental CT program, DCT)在埋伏阻生牙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DCT的薄层扫描方法对16例共24颗埋伏阻生牙行横断面扫描并对其图像进行数幅曲面和颊舌面的二维重建.结果:DCT图像清晰、直观地反映了24颗埋伏阻生牙在骨内的位置、方向,唇腭侧骨皮质的距离,并从3个平面的二维图像显示了它们与邻近重要结构(如下牙槽神经管、切牙管、上颌窦、邻近牙根)的关系.结论:DCT作为一种新的成像技术,能全方位显示埋伏阻生牙各方面特征,可作为口腔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前的一种必要检查手段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军;沈树斌;吴汉江;罗建光;伍玉枝;史利华;黄生高;李文辉;罗建国;聂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超声导向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18G,16G和14G穿刺针肾活检的安全性及其对明确肾脏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在实时超声显像的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对1 006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并就穿刺所获取的肾小球数目、穿刺后的病理诊断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G和16G穿刺针所获取的肾小球均高于18G(P<0.01);穿刺产生血尿和血肿等并发症比较,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4G,16G与18G 3种直径的活检针对肾活检均安全,大直径穿刺针能获得更多的肾小球,更利于临床诊断.

    作者:刘明辉;周启昌;刘瑞洪;易著文;袁曙光;党西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化学点燃癫痫大鼠在水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中GFAP表达的关系

    有关化学点燃癫痫大鼠在水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脑中胶原性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表达的关系,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PTX化学点燃癫痫大鼠在水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及其与发作频率及类型的关系,以及学习记忆能力与GFAP表达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癫痫患者的记忆损害及其治疗提供线索,以提高其生活质量.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及分组 44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点燃组(n=31)和对照组(n=13).其中,点燃组又分为癫痫全面发作组(A组,n=8),每日腹腔注射PTX 1.5 mg*kg-1,模型诱导成功后,发作形式为Ⅳ~Ⅴ级发作者,后一次发作24 h后行水迷宫行为的测定;癫痫频发组(B组,n=7),每日腹腔注射PTX 1.5 mg*kg-1,模型诱导成功后每日继续腹腔注射1.5 mg*kg-1 PTX引起发作,20~45 min后行水迷宫行为的测定;癫痫部分发作组(C组,n=9),每日腹腔注射PTX 1.5 mg*kg-1,模型诱导成功后,发作形式为Ⅱ~Ⅲ级发作者,后一次发作24 h后行水迷宫行为的测定.迷宫对照组(D组,n=5),每日腹腔注射PTX 1.5 mg*kg-1,模型诱导成功后24 h内灌注取材.对照组分为迷宫训练组(E组,n=8),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行水迷宫行为的测定,空白对照组(F组,n=5),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作者:朱丹彤;肖波;姜海燕;李国良;梁静慧;金丽娟;谢光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B超诊断胎儿成骨发育不全伴脑积水1例

    成骨发育不全(osteogensis imperfecta)又称脆骨病,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骨骼发育不全,临床较少见,合并脑积水(hydrocephalus)则更为罕见.我院于2000年9月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龚某,21岁,务农.孕1产0,末次月经为2000年2月22日,于停经6月余来我院行B超检查.常规B超检查显示:单胎妊娠,头位,双顶径8.0 cm,颅骨环完整,形态不规则;颅内脑中线至脑室侧壁的距离增加且不对称,呈现液性暗区,其测值为4.8 cm×2.9 cm(图1);股骨长3.0 cm(图2),肱骨长2.7 cm,脊柱无明显异常,胎儿四腔心、肝、双肾、胃泡、膀胱未见异常;胎盘位于宫体前壁,厚3.2 cm,胎盘成熟度1级,羊水深度为8.7 cm.B超诊断:①宫内妊娠29周,头位(LOA),单活胎;②胎儿短肢畸形(成骨发育不全);③脑积水;④羊水过多.上述诊断经引产后证实:产出一死女婴,身长38 cm,四肢短粗(上肢长8.0 cm,下肢长15 cm),头围30 cm,头颅可见多处局限性凸起,眼距增宽,耳廓位置下移,腹稍膨隆,余外观无异常.

    作者:陈映辉;刘明辉;钟梅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与血压的关系

    研究表明,过量表达的TGF-β1与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左室肥厚、血管重构和肾损害有关.Li B[1]首次证明高血压病人血TGF-β1浓度与血压呈正相关,而Manikkam[2]提出血液中TGF-β1的浓度与种族有关,并认为与其他人种比较,黑人血TGF-β1的过度增高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更加密切.本课题旨在探讨中国高血压病人血TGF-β1的浓度及其与血压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高血压组(EH):31例,汉族,男19例,女12例,年龄35~73[平均(52.06±12.18)]岁.按第5版内科学诊断标准确立高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诊断为1级和2级低、中度危险的高血压]病人入选,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所有患者无长期饮酒嗜好,无肝、肾、肺等疾病,无冠心病、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女性无正在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史;肝、肾功能、血糖、透视、腹部B超(包括肝、胆、脾、胰、双肾及肾上腺、女性包括盆腔)等检查均正常;经病史、ECG和心脏彩色B超,部分病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心病,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如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心肌病等)和急、慢性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肺炎、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不入选;所有病例均为新发患者或未经降压治疗,仍在口服阿斯匹林药物者不入选.正常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3~73[平均(51.80±9.66)]岁,汉族,均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两组的一般资料见附表.

    作者:许辉;孙明;周宏研;陶立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体质指数对女性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女性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症(OP)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峰值期女性1 012例和绝经后女性576例不同骨骼部位的骨密度,按BMI不同各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对照组)和肥胖组进行分析.结果: 除腰椎侧位外,骨峰值期和绝经后女性各部位BMD与BMI均呈正相关(r=0.130~0.449和r=0.189~0.423, P<0.05~0.001);骨峰值期女性低体重组腰椎正位和髋部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0.001),肥胖组腰椎正位和髋部各部位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0.001);绝经后女性除腰椎侧位外, 低体重组各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P<0.01~0.001),而肥胖组BMD均高于对照组和低体重组 (P<0.05~0.001);除腰椎侧位三组之间及桡骨远端1/3段肥胖组与对照组的OP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外,其它各部位OP的患病率为:肥胖组<对照组<低体重组.结论:女性骨峰值期,BMI大者通过负重作用刺激负重骨骼的BMD增加;绝经后,BMI大者通过负重和雌激素共同作用, 延缓负重和非负重骨骼的骨量丢失.

    作者:黄干;廖二元;伍贤平;邓小戈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的预后分析

    目的: 为了探讨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感染的部位及感染率进行统计.结果:重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33例,其感染率55%.感染部位多是腹腔24例(72. 7%), 其次是胆道17例(57.6%),呼吸道11例(33.3%),肠道7例(21%),尿道3例(9.1%),心包和皮肤感染各1例(3%).一个患者感染部位少的是1个,多的是5个.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早、中、晚期好转率分别为88.23%,80%,25%和50%,50%, 16. 6%(P<0.05).结论:早期发现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是抢救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万克青;汪清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种鉴定常见分枝杆菌分离株的简单快速分子生物学方法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常见的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以适应临床分枝杆菌标本鉴定的需要.方法:对11株分枝杆菌参考株及150株临床分离株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其hsp65基因. 结果: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鸟分枝杆菌复合物鉴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100%. 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特别适用于标本量较大的临床实验室对分枝杆菌的鉴定.

    作者:姚孟晖;舒明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甲状腺显像乳房显影1例报告

    甲状腺核素显像常用游离锝(99mTcO-4)作显像剂,正常情况下甲状腺和胃摄取显像剂而显影,乳腺通常不显影,但妇女在哺乳期,乳腺增生扩大,乳腺的摄取和分泌功能明显增强,可从血液中摄取99mTcO-4而显影.1 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发现颈前肿大一月余,来我院检查.患者近期有感冒病史,现感咽喉疼痛,甲状腺有压痛.实验室检查FT3 8.305 pmol*L-1(正常值3.54~6.40 pmol*L-1),FT4 25.713 pmol*L-1(正常值11.48~23.22 pmol*L-1),TSH 2.17 mIU*ml-1(正常值0.35~5.5 mIU*ml-1).B超示右叶甲状腺结节.准备行甲状腺SPECT显像,因患者近日食用海带,检查推迟.一个月后,患者行甲状腺SPECT显像,发现甲状腺显影极淡,右叶为甚,甲状腺边缘模糊,腺内结构显影不清楚.结合病史考虑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在甲状腺核素显像过程中,患者的胸部出现2个基本对称的类圆形放射性浓聚灶(见附图),行侧位显像,发现浓聚灶在胸壁,形态类似乳房影像,遂改变乳房位置再次显像,证实2个放射性浓聚灶为乳房影像.患者正处于哺乳期,目前已断奶一月.左侧乳腺下方放射性浓聚灶为胃影.

    作者:胡硕;梁昌华;邓豪余;李新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开心手术转流前静脉使用左旋精氨酸对肺动脉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开心手术转流前静脉使用左旋精氨酸对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将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实验组在开心手术转流前静脉使用左旋精氨酸(200 mg*kg-1).在手术前后测定平均肺动脉压及肺静脉血内皮素-1和 NO浓度.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术后平均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心手术转流前静脉使用左旋精氨酸可提高再灌注时NO的水平,抑制ET-1水平升高,减少肺内白细胞聚集,具有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作者:陈胜喜;聂磊;黄凌瑾;蒋海河;张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经直肠彩超在诊断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异位开口的应用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一种较少见的输尿管先天性畸形,约80%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重复肾及重复输尿管畸形,且多数来自上位肾的输尿管[1].本研究报告近6年来,经直肠彩超诊断,静脉尿路造影(IVU)及部分经手术证实的9例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异位开口;探讨经直肠彩超在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异位开口中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例重复输尿管畸形并异位开口患者,女7例,男2例,年龄1~40(平均18.6)岁;腰胀不适5例,尿失禁5例,反复泌尿系感染4例;右侧5例,左侧4例.所有病例均经IVU证实;经手术证实6例.1.2 方法采用Acuson 128 XP/10型彩超仪,直肠扇扫探头,频率7MHz,扫描角度115度,检查前患者清洁灌肠,适度充盈膀胱.患者取左侧卧位,将直肠探头表面涂上耦合剂并覆以一次性橡胶手套,轻放入患者直肠内行多方位扫查,观察输尿管数目、重复输尿管是否扩张及异位开口部位、开口周围是否有积液、异位开口于膀胱颈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CDFI)可否显示开口处喷尿现象.

    作者:罗新华;周平;罗卓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20例胰岛素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0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人均曾被误诊,平均误诊时间4.1年.手术治愈17例(85%).结论: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辅以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IRI/G比值是定性诊断的基本方法,术中扪诊联合术中B超是准确定位的关键,肿瘤摘除术仍为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

    作者:文宇;李永国;钟德玝;苗雄鹰;庄赞根;黄生福;李允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药敏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以供临床用药借鉴.方法: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共获得13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ribry-Bauer(KB)纸片法,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纸二倍稀释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测定采用Etest法.结果:①铜绿假单胞菌(PA)和肺炎克雷伯杆菌(KLB)在139株细菌中分别占33.8%和16.5%.②药物敏感试验显示:伊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4%,87%,85%,90%,78%和88%,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氧哌嗪的耐药率分别为90%,88%和40%.③有4例ESBLs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①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构成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伊米配能、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定、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②应加强监测ESBLs菌株.

    作者:诸兰艳;向旭东;周锐;罗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腮腺腺淋巴瘤75例临床分析

    腺淋巴瘤又名Warthin瘤,属于涎腺的良性肿瘤,几乎全部发生在腮腺,极少数见于颌下腺;其发生原因认为与吸烟、EB病毒感染有关[1,2].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腮腺的后下段,直径很少超过3 cm.为了进一步探讨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本文对1980~2001年间我科收治经手术治疗的75例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5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均在术后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60例,女性15例,男女比为4:1.年龄27~74 (平均年龄57)岁,其中60岁以上47例.1.2 肿瘤发生部位 68例发生在腮腺浅叶,7例发生在腮腺深叶;发生在腮腺后下极64例,占85.3%,发生于耳屏前4例,占5.3%;发生于腮腺内7例,占9.4%.8例为多发性,其中双侧发生3例,1例左右侧发病时间相隔8年;单侧发生5例, 均为2个肿瘤,其中4例位于浅叶,1例深浅各见一个肿瘤.

    作者:李运良;刘金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