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沛
生活实例近,王先生很郁闷,因为他的肝病又犯了.他从小就被发现乙肝“大三阳”,三十多年来肝功能一直正常,没有治疗.三年前,因肝功能反复异常、护肝治疗效果不好,开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此后,他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肝功能,结果一直正常,乙肝病毒也转阴了.慢慢地,他以为病情已经好转,就放松了警惕,加之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渐渐地不按时服药了,近半年甚至自行停掉了抗病毒药物,也没有去医院复查.
作者:刘婷;杨东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这些洗手方法,你用过吗生活中,关于洗手的误区着实不少,如:·以擦代洗在没有水洗手或不方便洗手时,很多人认为不要紧,擦一擦、搓一搓,也就心安理得了.·湿手即止有些公共厕所水龙头的水比较小,涓涓细流之下,很多人伸出手去,象征性地把手全部打湿,就算是洗好手了.·洗完衣擦洗完手之后,湿漉漉的双手往地上挥两下,紧接着在裤子上拍一拍、擦一擦,结果刚洗干净的手又脏了.·盆中洗手有些地区生活条件较差,或者有些家庭为了节约用水,用一盆水供多人、多次洗手.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医院或幼儿园也能看到这一幕:医生在盆中洗手,洗来洗去,脏手导致脏水,脏水污染脏手;有些幼儿园就更夸张了,五六双小手一齐伸到一个盆里面“搓、捏、滚、揉”,一系列动作完了,各自手上的脏东西也充分交换了.
作者:江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第一句:无痛微创,随治随走这是很常见,也是吸引病人的痔疮治疗广告语.您是否思考过:真的有“无痛”“开车来开车回”“不住院”的痔疮手术吗?事实上,从专业角度来说,“微创”是一种手术理念,而不是某种具体的手术方式.“无痛”则是肛肠科医生共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但是任何治疗,包括手术都是疗效与风险并存的,微创手术也不例外.微创手术并不等于无创,也存在术后伤口疼痛、感染、大出血等可能性.对于“开车来开车回”“不住院”,不同医院、不同的医生观点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认为,对任何治疗来说,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疗效,在此基础上才可追求痛苦小、方便和快捷.我们建议,接受痔疮手术的病人还是住院为好,不要本末倒置.
作者:曹永清;丁雅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现代医学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历了诸多变迁,犹如《三国演义》的开篇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医学领域各个专业和科室的逐步细分,它们之间的紧密沟通和协作,成了目前肿瘤诊疗的新趋势.“双剑合璧”:降服甲状腺癌在人体的各种细胞中,只有甲状腺的细胞或甲状腺癌的细胞,会摄取碘这种元素.于是,科学家们利用它们的这一特性,专门制作了一种具有放射性的碘的同位素——碘-131.如果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以后,体内还残留甲状腺癌细胞的话,那么碘-131进入人体后,就会被甲状腺癌细胞所吸收,其自带的放射性会杀伤这些甲状腺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肿瘤治疗方法:一方面利用了碘对甲状腺的“靶向性”,另一方面又利用了碘-131的放射性,起到了“定向消灭”癌细胞的作用,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黄韬;何文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吉祥猴年加“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今年可谓是生娃大年.宝宝诞生后,喂养问题接踵而至,其中母乳喂养便是妈妈纠结的问题之一,也是“大众医学”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的多咨询问题之一.前不久,恰逢世界母乳喂养宣传周,我们将微友的问题整理抛出,请有经验的妈妈支招,帮助新手妈妈克服困难,也互相学习、加强母乳喂养知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生手记患者一,女性,56岁右侧头面部出现疱疹并疼痛2周,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烧灼样,每日持续30次不等,每次持续数十分钟,严重影响睡眠,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达7~10分.经治疗后疱疹消失,但疼痛感依然很剧烈,每次发作需用冷水淋湿整个头部,疼痛才稍有缓解,夜间疼痛难以忍受.患者在我科住院治疗2周后,疼痛存服药情况下已能忍受,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0~3分.目前,患者已停止服药,疼痛消失.
作者:张燕;张小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探究1:怎样吃山药“物尽其用”?把新鲜山药洗净、晒干、切片是为生山药.如将生山药用麸皮炒过,就名炒山药.生山药药性偏凉,可滋脾阴;炒山药为平性,补脾胃作用较好.山药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山药可治脾胃虚弱、肾气亏虚.曾有研究对比山药炒用前后降血糖、调节免疫及抗衰老作用的变化,发现生山药、清炒山药、麸炒山药、膨化山药对血糖、免疫调节及抗衰老作用的影响无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山药无论生食还是煮熟食用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就煮山药的时间而言,一般以煮熟为宜,但不宜长时间煎煮.由于山药含有淀粉酶,可分解淀粉类物质,有促进消化的作用,故长时间高温煎煮会破坏这些酶,使其营养价值及药用效果降低.
作者:王海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好帮手”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能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以获得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图像,从而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应用普遍,尤其对以下疾病诊断效果好、诊断结果较可靠:颅脑肿瘤,包括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颅脑损伤,如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脓肿与肉芽肿及寄生虫;脑血管病,如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症状性癫痫;脑积水;先天性畸形;等等.
作者:雷德强;赵洪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分娩痛,疼痛程度仅次于烧灼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每位妈妈一生中幸福的阶段.但是,几乎所有的妈妈在回忆分娩时,都忘不了那撕心裂肺的痛苦.在医学疼痛指数中,分娩时的疼痛仅次于烧灼伤痛,位列第二位,每次宫缩时,产妇就得承受一次痛苦.因此,分娩痛让许多准妈妈心存恐惧,不敢自然分娩,想选择剖宫产来结束妊娠.
作者:刘焕;冯颖露;武庆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输血,输的是“全血”吗?全血是指未经分离、加工的血液,包含所有的血液成分.很多人认为,输血就是输全血,其实不然.由于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在4℃条件下只对红细胞有保护作用,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护作用.也就是说,血液一旦离开人体血液循环,就会发生“保存损害”:血小板需要在22℃振荡条件下保存,4℃静置保存有害;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后者在4℃环境下的保存时间长不超过8小时;凝血因子中,因子Ⅶ和因子V不稳定,必须在-20℃以下保存,才能维持其活性.同时,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均较低.因此,现代输血提倡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避免或减少输注不需要的血液成分,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胡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蜜月“性失败”,勿小题大做新婚之夜或第一次性生活失败,并不能说明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大样本的调查和诊疗经验都证明,新婚“阳痿”的男人中,只有7%是确实存在某种影响性功能的疾病或异常,绝大多数人只是性经验不足,或者没有很好地把握性交时机.如果错误诊断成勃起功能障碍,治疗自然也不会收到效果.这类“阳痿”发生的原因,其实是一些细节性问题没有处理好.据了解,虽然第一次过性生活遭遇尴尬的情况很多,但却容易给“当事人”的心理和夫妻感情投下阴影,甚至可以让他们中的部分人分道扬镳.这实在是小题大做.
作者:李宏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避免无序、重复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对于每一个具体的病例,合适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时机直接影响到终的治疗效果.在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下,不仅可以对肿瘤的诊断和分期进行精准的评估,还可以对不同分期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提高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避免无序治疗、重复治疗给患者造成的伤害.
作者:陶凯雄;蔡开琳;李桉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信息化、自动化、电脑化、全球化,现代生活方式带来更多便捷,也带来一系列新的健康问题.过敏已成常见的全球性疾病之一.相比心脑血管病等常见病,过敏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头温柔的“绵羊”,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虽然有但无须治疗症状便可消退.殊不知,过敏其实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不治疗,可造成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盆底疾病,常牵涉多个学科盆底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多个系统的疾病,如妇产科、泌尿外科、肾内科等.在单学科诊疗模式下,盆底疾病患者只能先在一个科室就诊,解决一个问题;随后再去另一个科室就诊,解决下一个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还会耽误病情.65岁的王大妈就是这样.近三年来,每当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她就会憋不住尿,常弄湿裤子,万分尴尬.同时,她还感觉外阴有肿物脱出,非常难受.王大妈以前很喜欢旅游,也喜欢跳广场舞,但自从有了这个“难言之隐”后,她就不愿意出门了,情绪也变得很不好,常发脾气.儿女们曾带老人去医院看过病,先看的是泌尿外科,但泌尿外科医生说,他们只治疗尿失禁,子宫脱垂的问题要去看妇产科,手术得分两次做.一听要做两次手术,王大妈坚决不同意,这一拖就拖了两三年.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两个受益于MDT的真实病例五十多岁的李先生多年前被确诊患有糖尿病,但因工作繁忙,一直疏于治疗.不久前,他的右足背突然出现红肿、疼痛,继而发生了溃疡.他首先就诊于内分泌科,内分泌科医生为他实施了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全身情况等治疗,并对足部创面进行了清创和换药处理.两天后,李先生的血糖稳定了,但足部的红肿和疼痛没有缓解,溃疡面积有增大趋势.于是,内分泌科医生为李先生申请了糖尿病足MDT讨论.MDT团队内的手外科医生在详细了解了李先生的病情以后,对他的创面进行了检查,建议李先生尽快接受清创引流手术.术后,李先生足部的创面逐渐愈合.
作者:陈振兵;陈江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胰腺疾病患者,容易“走错门”对于胰腺外科而言,几乎没有小病,胰腺肿瘤更是复杂且凶险.胰腺肿瘤起病隐匿,病理类型复杂,症状不典型.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胰腺肿瘤在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面皆不相同,均涉及多个学科.比如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可能是胃痛,他可能会先去消化科就诊,也可能去中医科就诊,终可能辗转了多个科室以后,才找到了胰腺外科.如何能实现看一次病就能得到多个相关领域专家的诊治,一次解决所有问题,成了很多患者的期望.
作者:殷涛;吴河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的烟龄近30年,有过三次戒烟经历,曾连续三年从元旦开始戒烟,长的一次2个月,但终总是拿写作、劳累、高兴、忧愁、应酬等理由为自己开脱,导致心想事未成.偶尔见到一句话:“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一生中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我是一个有很多不良习惯的人,这些坏习惯大多是不利己的,唯有一件还是损人的,那就是吸烟.借参加“公务人员戒烟大赛”活动的机会,我开始自觉戒烟,终于没再复吸.现在,戒烟后的我会敏锐地感到烟气熏人、不舒服.有了这样的生理感受,我更要说一下心理感受,也是一个烟加害我三十年、我加害别人三十年的“肺腑”之言:这么多年,我让太多人忍受过不适,身边人对我太包容了,我真的要对大家表达感谢,并致以歉意!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耳科门诊,经常有患者问到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我们听力正常,生下来的孩子是聋哑儿?”“为什么我们孩子感冒,打了一种药就聋了?”“我们夫妇听力都不好,生下的孩子听力就不好吗?”……回答这些问题,要从耳聋基因谈起.什么是耳聋基因我们每个人之所以生来不一样,是由遗传决定的,而决定遗传的物质,就是基因.每个人拥有3万左右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我们长多高、长什么样.同时,这些基因在家族中一代代传递,并且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而变异的基因也可以传递,一些不好的基因传递下去就可能导致疾病.遗传性耳聋,就是控制听力的基因出现问题导致的.先天性耳聋,除一半与围产期感染、新生儿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因素有关外,另一半则主要与遗传有关,即耳聋基因出了问题.
作者:程华茂;孙宇;孔维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却很少关注守护你健康的医护人员.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认为:护士只是一群会打针、输液、写单子的小姑娘,不被患者、家属,甚至是自己的家人理解.可是你知道吗?这群“白衣天使”的手中拿的不只是注射器,她们的工作也远超你的想象.今天,在疾病面前与她们并肩作战的我,想用镜头代替眼睛,观察她们的双手.
作者:史维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