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急性乳腺炎和炎性乳腺癌有什么区别/前置胎盘有哪些危险/新生儿注射过乙肝疫苗还会感染吗

关键词:
摘要:
大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呼吸的第三年

    2013年5月18日凌晨,我因发烧被送至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室,医生的一句“喘得这么厉害,测一下血氧饱和度吧”,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在接下来的各项检查后,我得到了三个诊断结果:①重症肺炎;②Ⅰ型呼吸衰竭;③淋巴管平滑肌瘤(疑似).我在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住了22天,氧气管从未摘下过,医生、护士帮我消炎退烧,告诉我们病情的罕见性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案里提到了肺移植.

    作者:吴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育儿资讯 点赞收藏不盲从

    医生手记小天妈妈是个标准的白领辣妈,不但严于律己,而且绝对恪守“科学喂养”理念.从怀孕开始,她就加入了各种育儿群,并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等积极学习育儿知识.当她不得不带着被扣上“营养不良”帽子的小天(13个月)进入我的诊室时,我能明显感受到她的委屈和不甘.

    作者:陈津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盼长个儿 该治的治该等的等

    生活实例男生小俊初诊时11岁4个月,身高154厘米.之前一年,小欢爸爸发现他已变声,身高生长很慢,想带孩子看病.但爷爷说:“父母都挺高(爸爸183厘米,妈妈162厘米),遗传肯定没问题,现在孩子还小,以后会长高的,多给补充点营养就行了,不用看!”从那以后,家长特别注重给孩子加营养,经常给补鸡汤、鱼汤、鸽子汤,还托朋友从国外买了助增高的营养品.可是等了一年,小俊几乎没长高,医生检查后发现他性发育已经很成熟,骨骺已基本闭合,身高生长潜能很小.随访了解到,小俊的终身高是155.4厘米.

    作者:李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吹”异响,让性事变尴尬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网站论坛发的帖子我是一位女性,去年刚生完孩子.有一件事情一直不好意思向外人启齿.就是自从生完孩子后,我和丈夫过性生活时,阴道经常会发出异常的响声,让人感到非常尴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没有办法可以医治.烦请专家指点迷津!

    作者:陶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拳拳之心 别把爱儿逼上极端

    生活实例爱的错位皓皓父母都只有初中文化,因忙于经营企业,父母把他送进了当地好的小学,晚上住老师家.父母认为老师文化高,肯定比自己更能教育好孩子.但整个小学,皓皓一直成绩平平,沉默寡言.五年级的春节,母亲因皓皓把新买的手机摔坏了就随口说了他一句,皓皓大发脾气后离家出走了.父母好不容易找到他,他却拒绝回家,父亲只好把他送回老师家.之后,皓皓再也没叫过妈.妈妈不明白:辛辛苦苦挣钱都是为了孩子,为什么却换不回一声妈?

    作者:高鸿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百吃不厌,实则罂粟壳“作怪”

    罂粟之壳也致瘾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当罂粟开花结果后,将大小如鸽蛋的成熟果实除去种子、干燥后便是罂粟壳.罂粟壳被列入《中国药典》,其功能与主治为“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在强力枇杷露等止咳药中,罂粟壳也是主要原料之一.但它易成瘾,不宜常服,如止咳药的每日服用量中只含有2.25毫克罂粟壳.

    作者:马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8大信号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是一种良性疾病,却有着恶性肿瘤般的恶性行为,如浸润、扩散、蔓延、转移.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犯性和复发性,故常常比较难治、治疗不彻底.总的来说,育龄女性出现以下8大信号,需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存在.有时,这些症状并非单独出现,往往会几种症状并存.

    作者:张英;张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大恶人”亚硝酸盐之“生平介绍”

    亚硝酸盐的名号已经家喻户晓,当然不是好名声,致毒、致癌,让人畏惧.对于这样的“大恶人”,我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它是如何诞生、如何致毒的?它对人体只有害处、毫无益处吗?请看“大恶人”亚硝酸盐的“生平介绍”.诞生环境:要有一定的条件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氨元素,转化为硝酸盐,再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所以蔬菜本身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新鲜蔬菜在储存过程中,硝酸盐在蔬菜里的还原酶、环境污染下的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已变质腐烂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极高.

    作者:蒋家(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乱治前列腺炎,“事情闹大了”

    错误的诊断+错误的治疗那天来门诊的是位34岁的已婚男性,还未生育.他对我说,两个多月来,他尿频、尿急,且伴尿道口分泌物;近一个月,他还感觉到会阴、睾丸疼痛.在诉说发病经过时,他说:两个月前饮酒后出现症状,自己买盐酸左氧氟沙星、“三金片”服用,结果症状无明显减轻.他决定到某“私人医院”进行检查.那里的医生诊断为“淋病、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并让他接受了尿道灌注、前列腺穿刺等治疗.治疗后,症状时轻时重,且反复发作,并出现性功能欠佳等问题.他看了相关的书,自己到药店买了六味地黄丸、“海狗丸”服用,但性功能改善不明显.他觉得“事情闹大了”,想想还是正规大医院比较靠谱,就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春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运动要注意什么/急性乳腺炎和炎性乳腺癌有什么区别/前置胎盘有哪些危险/新生儿注射过乙肝疫苗还会感染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产宝宝 须过5大关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克以下.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平均为8.1%,每年有约150万早产儿出生.由于身体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早产儿出生后会不适应宫外环境,将面临各种问题.早产儿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同时出现的.

    作者:曹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诊早治,远离肺癌

    《爱护肺脏,远离肺癌》科普讲座由姜丽岩教授主讲.姜主任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介绍了肺癌的发病趋势、肺癌的早期症状、筛查肺癌的有效方法,以及肺癌的预防、治疗和预后等科普知识,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小趾甲沟炎,痛起来很“要命”

    医生手记3位因趾甲沟炎就诊的患者小王10天前踢球时不小心右足大拇趾受了伤,起初略有疼痛没在意,但之后受伤的拇趾非但疼痛没有减轻,趾甲周围红肿也愈发严重,近2日轻压趾甲时还有脓性分泌物渗出,遂立即至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诊断为“甲沟炎”,予以手术切开引流和部分拔甲术.小王术后按时消毒换药,并口服抗生素和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治疗,病情逐渐好转.

    作者:胡瑞铭;杨勤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想当妈妈为何这么难

    有这样一个群体,一次次胎停、一次次空孕囊、一次次生化妊娠(发生在妊娠5周内的早期流产,又称“亚临床流产”)……有的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助孕,进行胚胎移植四次、五次甚至十几次,一直不能成功.她们奋斗了五年、十年,在努力成为母亲的路上走得很艰辛、很痛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她们的孕育之路如此困难重重?其实,原因很多,并不是每次失败都是所谓的自然淘汰、运气不好.

    作者:鲍时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个老“特种兵”的誓言

    急诊前沿性命攸关、急诊医师起死回生,在医学学科内部,急诊医学却是一个经常被遗忘的角落.急诊科,也是大众望而生畏、不愿涉足、怨声载道的医院重地.急诊科,是不能“推诿”患者的科室.除接诊急危重症患者之外,急诊还会“被”接诊更多的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和“老慢衰”的患者,所以“人满为患,席地而卧”的状况已经凸显.急诊科,将当仁不让地成为社会-医疗行为模式转变过程中接地气的科室.

    作者:郭树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暑期娱乐远离不安全水上活动

    对于孩子来说,水意味着快乐、嬉戏和冒险——一座泳池、一泓池塘、一汪湖水甚至只是一盆水,都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特别在炎夏,清凉的水上活动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然而,水也是危险的,不安全的嬉戏或游泳都可能带来溺水的危险,暑期是孩子发生溺水的高峰季节.

    作者:周月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戒烟,可请药物帮忙

    烟瘾并不大,为何戒不掉很多吸烟者屡戒屡吸,是因为长期吸烟形成了烟瘾,而罪魁祸首就是烟草中的尼古丁.摄入尼古丁后,大脑可以释放多巴胺产生愉悦感,一段时间后就会对尼古丁产生依赖.临床上评价烟草依赖程度,国际上常用的是法氏烟草依赖评估量表,其中包含了与吸烟习惯有关的6个问题,如:早上醒来多久吸第一支烟、在禁止吸烟的场所能否忍住不吸烟等.问题很简单,不一会儿,李科长就填好了.我一看,总分是3分,属于轻度依赖,说明他烟瘾并不大.那为何就是戒不掉呢?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治疗前列腺癌“量体裁衣”是关键

    很多人在医院确诊前列腺癌后,自己到处打听,查找相关书籍,想看看前列腺癌到底如何治疗.结果资料找了一大堆,看来看去还是一头雾水.打针、吃药、切睾丸、根治、放疗、氩氦刀……好像每种治疗方法都非常有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长期的医学实践表明,必须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否则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具体地讲,就是要对患者预期寿命、全身状况、癌肿分期及其恶性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量体裁衣”战病魔.

    作者:孙颖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前列腺疾病100问》编写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近视难防难治延缓发展是正途

    生活实例寒假里,父母平常要上班,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是一年级小学生小明的主要娱乐方式.开学后不久,小明妈妈发现,小明看电视时靠得越来越近,并且总喜欢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样子很是难看,怎么说他都不听.一问,小明抱怨不是自己不想离远点,而是看不清.小明妈妈心里咯噔一下:自己和小明爸爸都近视,是不是小明也近视了?到医院一查,小明的双眼视力下降到0.4,眼底已经有了豹纹状改变(近视性改变),散瞳验光的结果是双眼近视150度,并合并100度的散光.

    作者:邸悦;郑文静;乔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太胖太瘦要看标准别“觉得”

    生活实例小樱和小丽是同事也是好闺蜜,差不多时间结婚、怀孕生子,两家人常常带着孩子一起玩.小樱的儿子生下来就是个胖小子,出生体重足足有4千克,而且越长越胖;小丽的儿子出生时才2.5千克,出生后也长得慢悠悠的.眼瞅着两个孩子的体重相差越来越大,小丽很着急,觉得儿子太瘦了,整个一根“小豆芽”;而小樱看着自家儿子肥嘟嘟的,也有些说不出的担忧.现在两个孩子要进幼儿园了,小樱、小丽相约带着宝贝一起到医院体检.给两个孩子测完身高、体重后,医生指出:小樱家的“小胖墩”真的是太胖了,需要控制体重;而小丽家的“小豆芽”却是正常的,只是体重稍偏轻而已.

    作者:盛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众医学杂志

大众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