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对股骨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轻度、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度,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彭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熏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中药熏洗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收录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银屑病患者资料;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来自于本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纳入合格病例100例。实验组:50人,除予中西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和血治疗外,运用中药外洗方行中药熏洗15天,一天一次。对照组:50人。仅予中西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和血治疗,不采用中药熏洗法。于治疗后6个月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P<0.05)。使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共有10个问题:①生理②心理③日常活动④穿衣⑤社交娱乐⑥运动⑦工作学习⑧家庭⑨性生活⑩治疗。结果:消疕汤行中药熏洗法可显著控制银屑病患者病情;观察组DLQI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消疕汤行中药熏洗法用于银屑病治疗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MS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其中正常18例,胸主动脉瘤1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例。扫描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Bolus Tracking)。采用三维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IP、MPR、CPR(曲面重建)、VRT(容积漫游技术)、VE(仿真内镜)重建。结果: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经MIP、MRP、CRP、VRT等方法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CTA3D)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鹏;郭兴美;潘淑梅;李昱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给予四肢骨折患者专项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四肢骨折患者30例。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的专项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分析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为(7.98±0.91)分,经专项骨折术后护理后,VAS评分为(1.98±1.92)分,疼痛情况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根据其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而且在护理方面,也应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专项护理,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手术疼痛情况。
作者:张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6月份,我院体检科4809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对主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阳性率分别为68.4%、30.1%、9.5%,在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较高,且大部分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各组内男、女性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心电图与年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发现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朝;孟文明;左改燕;高新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应用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并分析置入体会。方法: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股静脉放置Simon Nitinol型的腔静脉滤器共86枚,其中位于肾静脉开口下方的有84枚,位于肾静脉开口上方的有2枚,同时给予患者抗凝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放置,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大血肿,2例患者有滤器血栓形成,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无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应用腔静脉滤器治疗深静脉血栓,能够很好的预防患者发生肺栓塞,治疗时只要正确的掌握操作技巧,均能够成功放置,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小进;周绍昉;陈健;刘昕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关节腔尿酸盐浓度的急剧变化,导致尿酸盐微晶体的形成,滑膜内皮细胞的活化,促使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和渗出,吞噬尿酸盐微晶体后分泌炎性因子诱发。
作者:宋亚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产褥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在社会上收治的40例产褥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感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玉杰;纪文君;王玉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前庭大腺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汤熏蒸后坐浴,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结合治疗后,其疼痛缓解、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和64%,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对伤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月至6月所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遵从盲选法观察组42例,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42例,实施普通护理。对比治疗中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47%(38/42),对照组为66.67%(28/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组中4例(9.53%)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为16例(38.1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恢复期实施循证护理,可实现对并发症的有效控制,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钴胺组)和观察组(血府逐瘀汤组)。每组病例各45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疗效好且显效快。
作者:蔡丽雅;张庆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89例初发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选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7天、14天评定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9%)较对照组(75.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发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应用酶的联合检验检测肝中存在的酶活性的异常,从而检测肝功能是否发生改变,进而利用现代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方法据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一年来收治及检测患有肝癌的患者5例、急慢性肝炎患者25例、肝硬化患者10例,通过对他们体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L-乳酸脱氢酶(5)、γ-谷氨酰转肽酶等各种酶含量的联合检验,测出他们所患肝功能疾病的类型及在治疗完成后对疾病的跟踪检验;然后通过检测25例正常人的这些体内酶指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各种酶指标。结果患急性肝炎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指标正常,γ-谷氨酰转肽酶的指标升高,超过标准,出现的患者一般是酒精性肝炎。AST/ALT>1,则肝功能受损严重,而如果两者指标的比值大于等于二则将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患者的以往病史、症状、身体状态等确定。比较正常人和患者,两者所得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讨论利用上述酶联合进行肝病临床检验具有实际意义,在目前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能被应用于临床肝病检测。
作者:伍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手术护理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B组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比A组好,P<0.05;B组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感和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向亦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治疗的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并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均全部切除,且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随访,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询问病史并积极进行有效的身体检查有助于诊断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及时应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康复,而应首选手术方式来治疗该疾病。
作者:穆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裳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是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后.78例患者成功切除,手术成功率为9750耐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必须拥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熟知并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随时预防各种突发事故,以此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
作者:罗德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抗病毒、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1μg/( kg.min)微量泵24h缓慢静脉注入,连用3~5日,观察和对比分析各组的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后于用药后5min、15min、30min、60min、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等。结果:治疗组显效65%,有效30%,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效、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用药后于用药后5min、15min、30min、60min、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酚妥拉微量泵缓慢静脉注入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疗效明显,并没有引起治疗组的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可见采取酚妥拉明持续泵注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石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选取124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评分进行评价。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7.10%,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疗效确切,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权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根据孕激素使用剂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在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中效果相当,均可缓解患者月经不调的症状,且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同时选取重症医学科住院非VAP患者作为对照。结果:VAP患者在白蛋白、连续使用抗生素时间、APACHE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时间、抗生素合用种类、肠饲营养时间这7个因素方面与非VAP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沈奎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