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脏器官整体标本的制作与设计

马森;谭远;向平;徐四元;伏辉

关键词:内脏器官, 整体标本, 实验教学
摘要:内脏学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4个系统,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和盆腔内。在实验教学中发现游离的各系统标本较多,而没有整体内脏器官标本,学生在学习过程缺乏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采用不离体的局部解剖显示法,参考解剖学标本制作技术、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制作内脏器官整体标本[1]-[2],完整保留腹、盆腔主要血管,更加有利于实验教学使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时尚瘦身针灸减肥法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对人们所带来的危害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因此,推广和普及正确的减肥方法是历史赋予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针灸减肥在我国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是通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所总结出的有效的减肥方法。本文通过对针灸减肥的原理和操作进行介绍,从而为人们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减肥法。

    作者:胡潘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安全进食监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安全进食监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给予研究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参照安全进食检测单的要求对于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安全进食情况。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一个月之内,对照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5.5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进食检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孕晚期羊水量的减少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孕妇在孕晚期时,羊水量减少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孕晚期羊水量减少的孕妇作为分析组,另随机抽取50例孕晚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作为正常组,研究期持续到妊娠结束。在妊娠结束前,对两组孕妇定期进行包括胎心监护、B超检查等产前检查,观察孕晚期羊水量减少和孕晚期羊水量正常分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包括孕妇生产时是否足周,及其分娩方式、新生儿的体重、羊水污染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通过临床分析,我们对比发现,说明分析组的孕妇足周生产率低于正常组的足周生产率;正常组的孕妇的分娩方式一般为自然生产,分析组的孕妇的分娩方式一般为剖腹产;分析组的新生儿的体重比正常组的新生儿体重来得轻;分析组的孕妇的羊水污染率高于正常组的孕妇的羊水污染率;两组孕妇均未出现围生儿死亡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羊水量的减少对于妊娠结局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和生命安全,在临床检查上要对孕晚期的羊水量进行检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和准备应对方案。

    作者:姚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ICU患者压疮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ICU患者压疮预防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30例ICU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循证护理后,无新发压疮,原有压疮得到控制并治愈。结论:ICU患者在压疮预防中可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和控制压疮的发展,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肖池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89例初发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选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7天、14天评定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9%)较对照组(75.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发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试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外科手术干预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外科手术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鼻内镜下经鼻、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88.6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7%、9.0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更确切,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提高产科质量。方法:从我院近的2000个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各种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对策:加强孕期保健,及早发现异常,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

    作者:吴昌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应用重组人溶栓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重组人溶栓在早期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组患者分为口服阿司匹林、尼莫地平与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常规处理的对照组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的观察组,将两组本次治疗效果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0高于对照组74.0%,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早期治疗中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临床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前景良好,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雷光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64排螺旋CT对女性及男性冠心病患者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detector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64-DSCTCA)在女性及男性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是否相同。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诊断试验研究,选择行心脏64-DSCTCA检查并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的怀疑为冠心病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男、女患者各52例,以CAG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64-DSCTCA诊断女性及男性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64-DSCTCA诊断女性及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是否不同。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低于男性,只有阳性预测值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结论64-DSCTCA诊断女性冠心病价值不同与男性,64-DSCTCA诊断女性冠心病患者阳性预测值低于男性。

    作者:石琳;黄贤胜;巨名飞;孙王乐贤;王胜林;曹振东;王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及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90例患者分成3组,每组各30例。第1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第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超短波和激光物理治疗,第3组在第2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按摩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1组痊愈率66.7%,第2组痊愈率90%,第3组痊愈率100%,3组患儿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应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同时,配合穴位按摩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围,促进患儿及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丰瑞;戴蕾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髌股疼痛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若得不到治疗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运动员的竞技水平。PFPS病因主要是髌骨运动轨迹异常,其次危过度使用以及创伤。目前治疗方法多倾向于以运动疗法,综合多种物理治疗技术,针对产生疼痛的病因进行治疗。

    作者:秦爽;翟海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收治的2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诊断的标准,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第2、4、6周,采用BRMS躁狂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6周后,BRM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BRM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均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而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1例患者出现口干反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论采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或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均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水平,采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MS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其中正常18例,胸主动脉瘤1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例。扫描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Bolus Tracking)。采用三维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IP、MPR、CPR(曲面重建)、VRT(容积漫游技术)、VE(仿真内镜)重建。结果: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经MIP、MRP、CRP、VRT等方法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CTA3D)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鹏;郭兴美;潘淑梅;李昱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盆腔炎经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中选取12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经氧氟沙星治疗)和观察组(64例,经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5%,低于对照组的31.25%,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曾红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及规范化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关节腔尿酸盐浓度的急剧变化,导致尿酸盐微晶体的形成,滑膜内皮细胞的活化,促使单核巨噬细胞的黏附和渗出,吞噬尿酸盐微晶体后分泌炎性因子诱发。

    作者:宋亚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为所有病例进行诊断,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0例患者的肿瘤强化区域检测结果FA值和ADC值同对侧正常白质区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各区域检测后得到的FA值和ADC值统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有利于对脑胶质瘤及周围脑组织具体情况予以确定,整体检测结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侯会敏;王姝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为治疗糖尿病提高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名,将这些患者按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的患者是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是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情况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空腹胰岛素等的数据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比分析,在临床上对患者的而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严密检查,能有效的减少或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肉苁蓉的生物活性及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目的:介绍肉苁蓉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肉苁蓉在生物学特征、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肉苁蓉含有多种有效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增强记忆力、壮阳等多种功能,为其在食品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论:肉苁蓉的应用从传统中医药向功能健康型新食品发展。

    作者:周勇;周朋朋;吴伟伟;张云龙;杨雯;金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和养生保健对策探究

    老年性痴呆一旦发病,只能对症治疗,延缓发展,改善症状,并不能根治,且只针对早中期患者才有效。因此,老年性痴呆的早期预防及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则显得尤为重要。本队总结了老年性痴呆的预防方法及养生保健措施。

    作者:陈书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法与口服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B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0 d 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VAS评分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75.0%和95.0%,B组分别为40.0%和6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愈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强度,且安全可靠。

    作者:江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