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的干眼的诊断与治疗

程燕

关键词:睑板腺, 功能障碍, 干眼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正确用眼造成了眼部疾病患病率的增加,干眼症的主要为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病因较多.本文就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的干眼的诊断与治疗做一总结,以便于临床参考.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护理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48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发症改善情况,指导糖尿病的护理实践,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复发率、治愈率、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利于疾病治疗与恢复,促进患者健康生活,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周小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针刺内关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ax、bcl-2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ax、bcl-2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缺血再灌注+针刺组(C组),每组均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定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化学检测方法检测Bax、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Bax、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B组比较,C组的的Bax、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预处理可上调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ax、bcl-2的蛋白表达,表明针刺内关穴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抗凋亡的作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外科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评价探析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以患者手术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69例行分期手术,作为对照组,71例行一期手术,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及早康复,且可减少经济负担,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作者:姚传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6排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位可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联影UCT S160型16排螺旋CT机和美国MALLINCKRODT高压注射器,行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检查.将所得的轴位图像重建后发送到配套工作站,通过调整阈值,进行表面重建(SSD)、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等成像技术,立体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内膜片、确定夹层动脉瘤破裂口的位置、范围和动脉分支受累情况,准确定位,定性诊断.结果:本组29位患者中,依据DeBakey分型(三型: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近端,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II型:内膜撕裂口起于升主动脉,终止于无名动脉水平;II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峡部发生,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3D DCE 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型7例、II型3例、III型19例.结论: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是非侵入检查,简单、快捷、准确、安全、无痛苦.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主动脉全程的扫描和图像重建,是寻找夹层动脉瘤内膜撕裂口的重要方法.对于急性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急症危重病人,3D DCE SCTA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发现病变,为手术方式、支架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临床拟定治疗方案,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在血管移植术、重建术、支架放置术后进行疗效评价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3].

    作者:赵强;刘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作用及效果.方法:以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其中正常组在术中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在术中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术后使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进行联合镇痛.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时间均短于正常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h、12h、24h的NRS评分均低于正常组患者,说明镇痛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而言,应用舒芬太尼比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在术后镇痛效果上,使用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进行联合镇痛比单一使用舒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程度,且药物的使用剂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更少,可以安全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崇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张小萍名老中医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验案2则

    重症肌无力(MG)是指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主要累计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眼睑下垂,复视为主要症状,另外也可出现四肢无力,易疲劳,晨轻暮重,甚者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呼吸麻痹等严重并发症.MG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临床上缺乏对其的特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上一类疑难杂症.西医治疗MG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大部分人谈激素色变,而且长期服用激素容易形成激素依赖性,副作用大,病情易反复,而我国医学早在2000年前就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通过中药治疗,安全副作用小,复发率低,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苏一墨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治疗研究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作者:王文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目的:探讨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情况.方法:选择紫苏叶药材、紫苏醛对照品,采用加热回流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法对紫苏醛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观察佳提取方法、考查结果、提取时间,对比不同样品测定结果.结果:加热回流法有更佳的提取效果,无水乙醇有高的提取效率,1h内提取率.4份样品,样品1为8.62g,含紫苏醛70.6mg/100g;样品2为8.62g,含紫苏醛103.3mg/100g,样品3为8.62g,含紫苏醛139mg/100g;样品48.60g,含紫苏醛190.61mg/100g.结论:应用加热回流法提取紫苏叶中的紫苏醛,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含量测定,可指导应用.

    作者:薛冰;王小永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神经外科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改进及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神经外科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的改进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220例患者均为脑外伤患者,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后所均留置引流管.此后,将220例患者按照常规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与改进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分配为两组,依次为改进组、参考组,两组患者均包含110例患者.其中,参考组患者手术后利用常规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留置引流管,改进组患者手术后利用改进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留置引流管.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拔除引流管后皮肤切口渗出情况.结果 根据改进组与参考组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患者拔除引流管后42例发生皮肤切口渗出情况,发生率为38.18%;参考组患者拔除引流管后8例发生皮肤切口渗出情况,发生率为7.27%;皮肤切口渗出发生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对于常规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而言,在神经外科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利用改进引流管缝合固定方式留置引流管更能减少患者皮肤切口渗出发生情况,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秉恒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导乐分娩对顺产产妇临床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导乐分娩对顺产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顺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分娩,观察组采用导乐分娩,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及镇痛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镇痛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通过导乐仪实施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临床效果理想,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我国农村地区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国农村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回顾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研究相关患者在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后,相应的舒张压、收缩压都显著降低,实际的三级高血压总有效率是88.9%,89.9%,93.8%.结论: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来治疗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显著降低舒张压和收缩压,有着良好的效果,可以缓解心功能低下的问题.

    作者:张立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肱骨骨折应用手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肱骨骨折患者应用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试验组肱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肱骨骨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可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医治疗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何忠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肝胆破裂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肝胆破裂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25例肝胆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破裂患者12例,胆囊破裂患者3例,肝胆破裂患者1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治疗方式;结果:通过治疗,23例肝胆患者痊愈,治愈率为90.63%;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0.0%,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4.38%,其中胆漏2例,膈下感染4例,胆囊窝积液1例,脐部切口感染1例;结论:对肝胆破裂患者及早进行诊断,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针对性手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生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治疗与护理成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偏头痛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西医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为96.15%、护理满意程度为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和73.08%,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使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临床和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秦云云;关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于临床护士对糖尿病饮食管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旨在对临床护士对糖尿病饮食管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后续深度开展饮食管理培训工作奠定坚实工作基础.方法:借助便利抽样模式对本市3所三甲医院200名护士应用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知识问卷进行详细调查.结果:本组护士对糖尿病饮食管理认知总平均分为29.75±7.91分,平均答对率为53.12%,影响护士糖尿病饮食管理认知水平的核心因素分为学历内容和继续教育内容以及内分泌专业人员培训内容(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认知水平偏低,院方管理人员需要加强糖尿病饮食管理专业培训强度,稳步提升临床护士的基本认知标准,更好更优的促进其对患者正常饮食管理和教育工作执行.

    作者:郑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桥本氏病患者良性结节的误诊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导致甲状腺桥本氏病患者的良性结节在超声检查中出现误诊结果的原因.方法:择取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40例甲状腺桥本氏病良性结节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收治的40例单纯甲状腺结节患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二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在结节恶化发生率及血流信号丰富、边界不清晰、超声不均符合率上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良性肿瘤符合率为65%(26/40)、其余35%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对照组良性肿瘤符合率为60%(24/40),其余40%被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桥本氏病良性结节有血流信号丰富、边界不清晰以及超声不均等恶性肿瘤特征,这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育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采取关节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同意配合研究,均接受关节镜治疗,随访时间不低于半年.观察本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膝关节ROM与Lysholm评分,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患者优15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33%;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膝关节ROM与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可取得不错的疗效,在改善膝关节ROM与Lysholm评分有不错的价值,值得借鉴.

    作者:谈黎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在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12例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两组,常规治疗组5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治疗组56例患者则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率(57.14%)和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显著率(35.71%)和总有效率(78.57%),同时,研究治疗组中仅出现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仅为3.57%,而常规治疗组中出现1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高达21.43%.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外固定支架应用于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坤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的效果.方法:恢复分析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介入治疗,治疗组接受双重栓塞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止咳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止咳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重栓塞技术治疗术对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并大咯血病症疗效尤佳,推荐使用.

    作者:李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浅论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医疗保险覆盖面广、统筹水平低,给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带来困难.本文根据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卫生保健改革的新要求,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从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角度,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促进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和发展的有序运行.

    作者:刘阿兵;周敏;覃植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