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宝来;季延民;朱娜
目的:讨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的9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观察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及护理方案实施前后的各项临床症状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及护理方案后的各项临床症状与护理满意度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前,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及护理方案的实施可显著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周丽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外科伤口治疗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体会.方法:抽取我院外科门诊于2018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单纯性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差异,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焦虑(t=7.06)、抑郁评分(t=7.59)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t=7.33)、疼痛评分(t=6.9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外科伤口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刘瑾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CT与MRI诊断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治疗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查看其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和MRI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所有患者的CT与MRI表现看,MRI表现结果比CT更为详细精确,能够提供更多阳性征象,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CT,差异显著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取CT与MRI检查方法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科学的参考依据,尤其是MRI在诊断中不仅能够显示出清晰的关节软骨病理变化,还能够及时发现病理形态出现前的其他基质成分变化,以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软骨损害程度做出早期判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脑钠肽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诊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59例心血管患者,并另选取59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脑钠肽检验,比较两组脑钠肽含量与心功能分级,分析脑钠肽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脑钠肽(563.74±123.44)pg/ml,对照组脑钠肽(17.09±6.24)pg/ml,两组心功能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症状相对模糊,患者利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的效果相对明显,脑钠肽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有指向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申岩;高瑞敏;康玲玲;徐建锋;岳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阐述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的方法,观察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于围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FPG(6.19±0.38)mmol/L、P2hPG(9.15±0.23)mmol/L、手术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7.69%、满意度89.74%;对照组患者手术中FPG(7.04±0.60)mmol/L、P2hPG(10.11±0.86)mmol/L、手术成功率81.18%、并发症发生率20.51%、满意度66.6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血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宾姝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恶性肿瘤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添加心理护理途径,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参与者是我院接受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中选出103例病人,2016年7月-2017年7月为103为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依据病例单双号进行分组,其中52位患者的小组称为对照组,接受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其余51位病人自动组成观察组,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除接受常规护理之外,还给予心理护理路径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干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评分是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数据的对比项.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功能状态评分,得出观察组患者数据相对理想的结果,P<0.05.结论: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基础护理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路径干预治疗,可取得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尚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外科重症监护室影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并制定相对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呼吸机治疗超过48h的患者102例.将其分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VAP组)和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非VAP组).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基础疾病、入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急诊、中心静脉置管、镇静评分、昏迷、雾化吸入、上机前48h使用抗生素、血清白蛋白、激素、抑酸剂、输血史这14项因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并制定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上述14项影响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方式等14项因素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关,合适的护理干预对对减少VAP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翠萍;蒋玉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四川省高校医学专业以及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慢性病与不良生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了高校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个人信息,生活方式,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其中高校大学生所患的慢性病主要有呼吸道,内分泌,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我们将重点以生活行为方式为主将其作为变量,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能够准确了解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系,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及时的健康指导,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50位医学专业和50位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100分有效问卷,终有效率达98%.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有23例,患病概率为23%.我们将是否患有慢性病作为变量,设计患者是否饮酒,吸烟,吃腌制食品时,摄入的糖类,蔬菜,水果过量,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作为生活方式因素的自变量,采取回归分析.结果:高校大学生伴有吸烟,饮酒,吃隔夜食物,食入糖类,水果,蔬菜,油类过量等生活因素是与患有慢性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影响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吸烟,饮酒,睡眠质量,睡眠时间,饮食习惯,运动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指导方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降低大学生群体中慢性病的发生概率,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09~2018.07本院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并将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差异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在产后出血量、孕周、体质量、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杜春菊;刘晓霞;赵照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中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中护理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医学中的进一步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杨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200例接受尾胃、肠等腹部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麻醉处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吸入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去除导管时间以及MMSE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全凭静脉麻醉处理术后苏醒时间、去除导管时间相比,对照组时间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MMSE评估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MSE评估指标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3、6小时MMSE评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处理能够有效控制POCD 的发生,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乔士杰;贾慧静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两年期间内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辅助治疗效果好,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刘丽琼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70名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治疗组的患者来说,主要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采取一般护理模式.结果,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治疗组整体满意度是96.67%.结论,人性化护理方式对于妇产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突出,患者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葛玉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老年痴呆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7月至12月,在我院老年痴呆科十一、十二2个病区开展保护性约束护理措施,十一病区为观察组采取人性保护措施进行护理,十二病区为对照姐采取常规保护性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反应、满意度、情绪、敌对等四项观察指标,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人性化护理措施在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更符合现代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有效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路东连;沈珍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7年4月-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选择6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遵照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1.88%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6%,与对照组6.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理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推荐探索性推广.
作者:崔茜 刊期: 2018年第52期
一女性病人,住院号490077,于2018年6月22日因口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而入院.入院后基础检查如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 (-),肝肾区叩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检资料:入院手指血糖23. 5mmo1/L, 2018. 06.22我院查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血脂:甘油三酯1.14mmo1/L,总胆固醇6. 16mmo1/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73mmo1/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9mmol,葡萄糖22. Ommol/L,查糖化血红蛋白16. 3%.肿瘤标志物检查CEA、AFP、CA125、CA153、CA724均正常.CA199>700U/ml(正常值0-37),CA50278.51U/ml(正常值0-25),CA242 253.42KIU/L(正常值0-20),临床医生分析结果后,为病人做了肝脏.胆囊,胃,胰腺等部位CT扫描,发现肝部一囊肿,胃部有糜烂性胃炎,其它未见异常.降糖治疗后于7月7日复查血糖10.3 mmo1/L ,CA199 81.97U/ml,CA50 19.77U/ml,CA242 20.47KIU/L.7月12日再次复查血糖6.3 mmo1/L,CA199 37.17U/ml.CA50 15.62U/ml,CA242 10.11KIU/L.病人症状明显改善,精神良好.于7月13办理出院手续.
作者:龚先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对骨质疏松患者采取阿仑膦酸钠维D3片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服用阿仑膦酸钠片和阿仑膦酸钠D3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骨密度以及血清OPG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且对比差异较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OPG值、骨密度均有所改善,并且观察组增加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OPG值降低效果观察组更好,两组患者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对骨质疏松患者采取阿仑膦酸钠维D3片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怀民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及其对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双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率震荡情况以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SDNN、TS、TO绝对值、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胺碘酮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显著,既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又能改善其心率震荡情况,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彭军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针对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客观分析.方法 选择74例消化不良患者以及52例膀胱炎患者,分别分为甲乙两组和丙丁两组.阿莫西林治疗是甲组与丙组患者使用的方法.乙组以及丁组分别使用雷贝拉唑和氧氟沙星治疗,后针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乙两组不良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丙组与丁组患者差异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使用范围方面,西药阿莫林相当广泛,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因此,可在临床方面大面积推广与使用.
作者:鲍婷琦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究急诊科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急诊科胃癌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护理7天后的营养指标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等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胃管拔除以及尿管拔除等康复指标时间均小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胃癌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后可以明显减少康复时间并且提高营养指标水平.
作者:邹娇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