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丁尧海;梁俊林;张爱平;王艳霞;涂小文;付文静;郭云珊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抢救成功率, 死亡率, 内科综合治疗, 截肢术, 治愈, 血液透析, 切开减张, 临床资料, 肌肉坏死, 患者入院, 创伤, 挤压伤, 病死率, 文献, 术后, 筋膜, 家属, 复习
摘要:创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创伤引起横纹肌溶解致ARF的抢救成功率更低。本文对其4例致ARF进行总结,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一、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ARF共105例,病死率为45%。其中4例为横纹肌溶解致ARF,2例治愈,2例死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液透析及内科综合治疗。例1为严重鞭打伤,其余均为挤压伤综合征,例2~4均行肌肉筋膜切开减张术后出现肌肉坏死,例2行截肢术,例1、2治愈。例3、4由于患者或其家属不同意行截肢术,抢救无效而死亡,见表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U)近2年来收治经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创伤呼吸衰竭病人46例。经痰培养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人36例(78.26%),现将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创伤后VAP患者36例,男30例,女6例,平均年龄(44±2.4)岁,平均住院(28.67±2.1)日。24例为交通事故伤,8例为坠落伤,4例为挤压伤。单纯胸部伤4例;单纯上、下肢离断伤各1例;余30例为多发伤,其中多发肋骨骨折28例次,血气胸、肺挫伤26例次,多发四肢骨、骨盆及其他部位骨折22例次,严重颅脑伤16例次,腹内脏器破裂、内出血12例次,广泛性软组织挫裂伤16例次。休克18例次,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4例。

    作者:封秀琴;陈建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是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仅就其定义,机制和防治等问题概述如下。一、MODS概念及定义  感染、创伤、休克等危重病时伴有2个及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之为MODS。“功能障碍”这一术语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器官功能不能够维持机体的平衡和稳定。MODS主要是描述多发的,进行的动态的症状和体征变化,与以前使用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相比, MOF强调的是结果,MODS强调了这一过程中动态的性质。因此,必须认识到以下几点:(1)MODS强调了器官功能不全是一个连续性过程;(2)MODS概念提高了对器官功能不全的识别,便于在这一综合征的演变早期过程就能够进行有效治疗;(3)MODS概念在整个过程中,器官功能的变化作为判断预后的主要指标并能够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严密观察,可以判断和量化疾病严重程度,即在这一动态过程中,知道病情变化的某一阶段的表现;(4)在MODS不同阶段可以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李春盛;王佩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为维护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现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对一稿两投问题的处理声明如下:(1)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期刊编辑部作出说明。(2)如1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投寄给他刊。(3)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中注明该文稿有无一稿两投问题。(4)凡来稿在接到编辑部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退稿,则表明稿件仍在处理中,作者欲投他刊,应事先与该刊编辑部联系并申述理由。(5)编辑部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嫌疑时,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作者,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作出解释。期刊编辑部与作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权威机构进行后仲裁。(6)一稿两投一经证实,将择期在杂志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消该论文的通告;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将拒绝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书讯

    由黄韶清、周玉淑、刘仁树主编的《现代急性中毒诊断治疗学》(约110万字),张树基、刘仁树、王佩燕主编的《急诊医师研修教程》(约160万字),刘仁树、黄建群、史以珏主编的《现代急症内科学》(约130万字),将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在2001年第1~2季度先后出版、发行。参编者均为我国在急诊医学,中毒学方面较有经验的专家,内容新、专业性强、可读性大,重在实用,请读者关注此三书的出版,特预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大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已成为当今外科ICU首要死亡原因(占50%~80%),系危重病医学面临的具挑战性难题。MODS旧称多器官衰竭,从其命名至今已逾20年,人们为了攻克这一顽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与完善[1]。90年代以来,由于MODS概念的更新和发展,人们对该综合征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器官衰竭这个病程终点和结局,而着眼于全身性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重视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作者:姚咏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贺《急诊医学》杂志更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在21世纪钟声敲响之际,《急诊医学》杂志更名《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这是全国从事急诊医学专业医护人员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从1987年中华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之日起,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已有10余年历史。在这10余年历程中,通过老一辈急诊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开拓,我国急诊医学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地市级医院大多均设立急诊科,急诊医学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加。这从历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参会人员之多可以证明。为什么急诊医学在短短10余年发展这样快,人员这么多呢?除学科具有生命力和政府卫生部门重视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急诊医学》杂志对急诊医学的普及与传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樊寻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位贴补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36例

    我科近年来采用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将鼓膜穿孔边缘复位后再贴补3%硼酸酒精鸭蛋膜片治疗36例,同期行干燥疗法[1]30例,并进行了对比观察。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复位贴补组(A组):36例,穿孔<3mm 8例,3~5mm 21例,>5mm 7例,其中4例穿孔约7mm,穿孔边缘已接近鼓环,锤骨柄完全暴露,鼓室内有少量积血,以上病例均为间接暴力所致。  干燥疗法组(B组):30例,穿孔<3mm 12例,3~5mm 16例,>5mm 2例,其中1例系竹棒刺伤,其余均为间接暴力所致。  纯音测听:气导下降15~40 dB不等。

    作者:王桂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欢迎订阅《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代表国内急诊医学水平的专业刊物。原《急诊医学》杂志于1990年创刊,2001年第1期更名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现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与港、澳、台及国际急诊医学界进行交流。《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设有专论、论著、临床研究、综述、讲座、经验交流、院前急救、急诊护理、病例报告等栏目,及时报道我国急诊医学新进展及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相关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充分体现急诊医学的特点。《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为双月刊,每期定价4.50元,全年27.00元,全国各邮局订购,邮发代号32-41。编辑部常年办理邮购,经邮局汇款至本刊编辑部,款到即寄杂志。务请写清楚订阅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订阅期号及份数。编辑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辑部;邮编:310009,电话:0571-7783951,电子信箱:jzyx@mail.hz.zj.cn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心脏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1999年3月~2000年2月,我们采用CRRT技术中的一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用于救治4例心脏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4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CVVHDF前血清肌酐均>320μmol/L,均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并以多巴胺8~10μg*kg-1*min-1维持血压,3例患者同时还需要离心泵左心转流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支持。2.MODS的诊断标准:4例患者均答合盛志勇等拟定的MODS诊断标准[1]。

    作者:杨敏;刘中民;刘泳;郭建华;陈国涵;卢蓉;汪关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城市医院急诊科应制订一个五年计划

    2000年10月,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深受鼓舞,并由此得到启发。再者,近一位未来学学者提出,第21世纪的前10年,高科技的发展,将超过整个第20世纪所取得的进展,而形势迫人。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医院急诊科的工作,从总体来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是可喜的一面。而下一步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各地急诊科应该根据原有的基础,因地制宜地制订一个五年计划,送交医院领导,希望通过讨论、审核同意,然后就可根据这一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向前迈进。兹提出制订计划的几点原则意见,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王一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创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创伤引起横纹肌溶解致ARF的抢救成功率更低。本文对其4例致ARF进行总结,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一、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ARF共105例,病死率为45%。其中4例为横纹肌溶解致ARF,2例治愈,2例死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血液透析及内科综合治疗。例1为严重鞭打伤,其余均为挤压伤综合征,例2~4均行肌肉筋膜切开减张术后出现肌肉坏死,例2行截肢术,例1、2治愈。例3、4由于患者或其家属不同意行截肢术,抢救无效而死亡,见表1。

    作者:丁尧海;梁俊林;张爱平;王艳霞;涂小文;付文静;郭云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皮双髂内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急症出血中的应用

    我们自1991年始应用经皮双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各种妇产科急诊出血39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1991年3月~2000年6月,我科共收治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妇产科急症出血39例,年龄19~67岁,平均45.3岁。妇科癌性出血24例,包括子宫颈癌出血15例,子宫内膜癌出血5例,绒癌阴道转移灶出血2例,阴道癌放疗后出血、及侵蚀性葡萄胎并腹腔内出血各1例;产后出血15例,其中经阴道分娩后出血6例,剖宫产术后出血2例,中期妊娠引产术后出血2例,宫颈妊娠(41天)搔刮术后出血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3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再出血1例。39例患者每例累计出血量1000~3500ml不等,其中15例行栓塞治疗时处于休克状态。

    作者:陈春林;马奔;刘萍;刘佩鸣;吕军;曾北蓝;方艺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硫酸镁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流心脏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硫酸镁对缺血-再灌流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探讨更有效减轻再灌流心肌损伤的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心脏缺血(停灌)30min、再灌流120min,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给Krebs-Henseleix(NKH)灌注液为对照组;B组:再灌流开始至结束给予硫酸镁(1.5mM)治疗;C组:缺血前5min及再灌流全程给予硫酸镁(1.5mM)治疗。结果 B组、C组心脏功能(LV+dp/dtmax,LV-dp/dtmax,LVDP)恢复显著优于A组(P<0.05);C组再灌流后2h心肌梗死范围减小,C组为(28.75±5.01)%、A组为(38.98±9.08)%,P<0.05;C组肌酸激酶(CK)活性增加,C组为(1.01±0.31)IU/mg蛋白、A组为(0.75±0.09)IU/mg蛋白,P<0.05;此外心律失常发生C组亦明显减少,C组(0.81±0.53)次、A组(2.31±1.55)次,P<0.05。结论 硫酸镁对缺血-再灌流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与给药时间密切相关。

    作者:姚晨玲;黄培志;祝善珠;高峰;马新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临时心脏起搏器抢救乌头碱致严重心律失常一例

    一、病例摘要  本例男性,56岁,服用药酒25ml,1h后出现胸闷、口角发麻、视物模糊、全身无力、头晕。由当地医院急转我院入院时已发病3h,在剧烈头痛,烦燥,频繁呕吐,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量不多。查体:急性病容,血压为0,瞳孔略缩小,急查心电图示: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HR 186次/min,立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并反复出现呼吸、心跳暂停,给于心肺复苏抢救同时立即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安装进行半h后手术完毕,即改善有效循环,恢复正常心率和节律,血压上升,并转ICU病区观察2天,心律和血压稳定,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正常,取出临时起搏器痊愈出院。

    作者:阿尔孜古力吐尔逊;茹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二例

    例1 患者女,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胸痛5年,加重5h于1999年4月3日入院。查体:神志清,心率82次/min,律绝对不齐,无杂音,两肺底可闻及湿音,余无殊。查血肌酸磷酸激酸酶73u/L。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入院后第6天出现脐周剧痛,伴腹泻、血便,即行血管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并予对症处理。入院后第9天腹痛缓解,大便正常,好转出院。后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例2 患者女,68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年,再发伴脐周疼痛、腹泻2d,于1999年4月6日入院。查体:神志尚清,心率70次/min,律绝对不齐,无杂音,余无殊。查血肌酸磷酸激酸酶612u/L。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频发室早,ST-T改变。次日出现腹胀、呕吐、意识模糊,查腹部平片示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全空、回肠、结肠及大网膜坏死,后死亡。后诊断:肠系膜上、下动脉栓塞。

    作者:厉永伟;张玲晓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死亡率高。本文通过6例ADA患者的诊治,并结合文献复习,对ADA的误诊误治原因、早期诊断、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做了初步探讨。一、观察对象和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男5例,女1例,共6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5.6±30.8)岁。ADA DeBaKeyⅠ型2例,ADA DeBaKeyⅡ1例,ADA DeBaKeyⅢ型3例。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5例,冠心病史者2例,妊娠高血压症者1例。

    作者:马建忠;项美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由急性病在短时间内多个脏器序贯性的发生功能障碍,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直至死亡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于其病因多、机制复杂、治疗困难,所以病死率高达80%以上。急性病一旦发展到MODS阶段,在处理上主要是监护和保护器官功能为措施。本文仅就MODS在ICU的监护护理作以简单介绍。一、原发病的护理  许多急性疾病可以引起MODS,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多发伤、感染、休克、烧伤等。对这些疾病仔细的观察及时发现情况,尽早对症处理,就可以避免MODS的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仔细观察其呼吸频率的变化,如发现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应警惕有并发ARDS的可能性;又如多发伤,对其骨折的固定是否适当,伤口清创是否彻底,有无遗漏的隐匿的空腔内脏损伤,避免感染由伤口进入体内和清除隐匿病灶均非常有必要。

    作者:刘颖青;李春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颈部脊髓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

    应用颈部脊髓电刺激(cervical spind cord stimulation,cSCS)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在日本开展较多,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临床适应证和使用方法及治疗作用机制需进一步探讨[1]。我中心自1997年7月~1999年6月应用cSCS治疗6例PVS病人,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27~63岁,平均(42.7±12.0)岁。病程60~497天,平均264.5天。重型颅脑外伤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脑血管畸形出血1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脑复苏专业组于1996年4月制定的PVS诊断标准[2]。

    作者:王培东;杨德功;张国瑾;郝孔志;杨志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妇产科危重病并ARDS三例

    妇产科危重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常见有严重感染、羊水栓塞、休克、姓高症、DIC和子宫切除术后等救治过程中,继发的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尤其PEEP治疗极为关键。现将我科3例并ARDS报告如下。一、典型病例  患者28岁,G2P238W,全身浮肿2个月,腹痛2h为主诉于1999年4月23日住院。24日凌晨1时顺娩一女婴,评10分,胎盘胎膜完整,阴道出血100ml,产后20min产妇突然出现呼吸急促,R:34次/min,BP:20/13kPa,双肺底闻及少许湿性罗音,HR:102次/min,律齐,无杂音,宫缩好,全身浮肿(+++)。血常规示:WBC:24.1×109/L,N:86%,Hb:70g/L,尿常规:PRO(++)。

    作者:刘梅芳;杨荔凡;杨尔隆;倪法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心肌钙蛋白T定性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上的应用

    目的 评价心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入急诊ICU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分为:AMI组和UAP组,抽取肘部静脉血1ml立即注入肝素抗凝试管中,混匀。用德国宝灵曼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试纸条进行定性检查。同时用放免分析方法测定血清CK、CK-MB及AST。结果 AMI组cTnT阳性率为70.6%,UAP组阳性率16.7%,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结论 cTnT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生化指标,cTnT定性检测可用于ACS早期鉴别诊断,其临床意义优于血清CK、CK-MB及AST。

    作者:黄建群;吴伟;冷汝溥;张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主管:急诊医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