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王林;傅风华;田京伟;刘珂
目的探讨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8)和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2)的表达在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CLD终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方法足月新生鼠生后12h内分别持续吸入90%~95%的高氧和空气,于1、3、7、14、21 d,取肺组织Masson染色和Gomori银染色,图像定量分析,计算胶原及网状纤维阳性面积百分比,以评估纤维沉积;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检测肺组织中MMP-8和TIMP-2蛋白和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7d开始高氧组的胶原和网状纤维在肺间隔和间质沉积,14和21 d阳性面积高于空气组.高氧组MMP-8蛋白和mRNA表达在7 d后低于空气组,两组TIMP-2的表达在各时间点上无差异.结论新生大鼠随着吸入高氧时间的延长,肺组织MMP-8表达降低,而TIMP-2表达不变,MMP-8/TIMP-2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胶原降解减少,从而促进了胶原在肺间质的沉积.
作者:刘雪雁;薛辛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难于诊断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给予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和粗针穿刺活检(CNB).结果CNB穿刺成功率100.0%,病理诊断率100.0%,FNAB敏感性:71.4%,特异性95.2%,FNAB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82.7%,16.7%以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测定结果阴性.结论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当FNAB结果不肯定,有必要联合应用CNB,CNB是一种全面诊断甲状腺疾病简便、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蒋岚;朱建华;陈睦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钠的应用.方法调查2000年1月~2004年9月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633例.统计分析其术后华法林钠的应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长期应用华法林钠患者为620人.其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11例(1.77%).结论华法林钠应用在心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已成常规,但可引起一些致命性并发症.
作者:彭玮玮;吴东凯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釉基质蛋白(enamelmatrix proteins,EMPs)、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gotein-2,BMP-2)作用下对牙囊细胞合成非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获得人牙囊细胞,用100 mg/L的EMPs、100μg/L的BMP-2对人牙囊细胞进行诱导,显微镜下逐日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在3 d、7d两个不同时间点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和分析细胞骨涎蛋白、骨桥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00 mg/L的EMPs、100μg/L的BMp-2对牙囊细胞均具有上调骨涎蛋白、骨桥蛋白的作用,呈时间依赖性.结论EMPs、BMP-2可使牙囊细胞表型向成骨、成牙骨质样细胞分化.
作者:王浈;刘宏伟;金岩;刘源;刘兰宁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大小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2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进行随访,经术前、术后7~30 d平均(18.5±6.3)d、60~90 d平均(70.8±7.8)d、150~180 d平均(169.3±10.6)d、300~360 d平均(337.4±15.2)d的胸片、心脏超声检查,对心胸比例(CTR)及左室舒张末经(LVED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30 d首次胸片及心脏超声复查,心脏大小没有明显变化.60~90 d与术前及术后第一次复查比较心脏缩小非常明显(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后150~180d复查与第2次比较亦有明显缩小(P<0.05).术后300~360 d心脏已无明显改变.结论心脏瓣膜病病人行瓣膜置换术后1个月内心脏大小变化不大,2、3个月内心脏缩小为明显,心功能恢复快,4~6个月,心脏仍有明显缩小,半年以后,心脏大小基本趋于稳定,心功能逐渐恢复.
作者:向迅捷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静滴白蛋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辅助疗效.方法6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基础上加用白蛋白,治疗24 h后,计24 h尿量、观察患者心衰症状和体征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程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尿量明显增多,P<0.01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结论白蛋白辅助治疗CHF安全有效.
作者:李文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12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效果,1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结果12例患者中有3例初诊为脊柱结核,随访5个月~4.8年,全部获得痊愈.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根据其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勇;周全;龙海涛;邓展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雌二醇(E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Ⅰ(sICAM-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变化.方法研究组中选择EM患者29例分3组,EM组29例,(Ⅰ~Ⅱ期)10例为早期病例组,(Ⅲ~Ⅳ)19例为晚期病例组.同期正常对照者10例(对照组).MDA用化学方法、SOD用酶学方法、sICAM-I、IGF-Ⅰ、IGF-Ⅱ和E2用ELISA方法检测其含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液中SOD、MDA和E2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5);早期病例与晚期病例腹腔液中SOD、MDA和E2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0.05、P>0.05).研究组中的EM组和早期病例组与对照组腹腔液sICAm水平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0.05);研究组中的EM组和晚期病例组与对照组腹腔液IGF-Ⅰ水平比较差异存在极显著性(P<0.01、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腹腔液IGF-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0.05、P>0.05).结论提示内异症的发病与氧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同时E2、sICAM-1、IGF-I、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
作者:潘莉莉;卢丽萍;佟威威;李强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合物交联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的外观形态,组织稳定性及流体物理性能的特征.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带瓣管道24根,随机分为环氧化合物处理组(PC组,n=8),戊二醛处理组(GA组,n=8)及新鲜对照组(Contol组,n=8).分别测量各组处理前后管壁厚度,管腔外径及瓣膜的抗返流性能的变化.测定处理前后各组的组织含水量,热皱缩温度,组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结果PC组外观形态,管腔外径,瓣膜抗返流性能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GA组血管变硬,呈淡黄色,抗返流性能下降,与P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C组及GA组的组织含水量和断裂伸长率均低于Control组(P<0.05),PC组和GA组的热皱缩温度,断裂强度较Control组均升高(P<0.05);PC组组织断裂强度G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环氧化合物能有效交联牛颈静脉带瓣管道提高其组织的稳定性,且能较好的保护瓣膜的抗返流性能.
作者:徐朝军;胡铁辉;吴忠仕;胡建国;冯耀光;马忠厦;王晖;胡剑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双氯芬酸钠低剂量低浓度局部应用的抗炎镇痛作用及黏膜刺激作用.方法观察双氯芬酸钠低剂量低浓度腹腔给药对醋酸致小鼠扭体作用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局部给药对大鼠棉球肉芽形成的影响,局部长时间接触对的刺激作用.结果双氯芬酸钠低剂量低浓度给药可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减轻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抑制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对黏膜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双氯芬酸钠低剂量低浓度局部应用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效应,无明显黏膜刺激作用.口含片用于口腔小手术后抗炎镇痛将既可保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又能降低传统给药剂量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蒋王林;傅风华;田京伟;刘珂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牙周病患者戴用套筒冠义齿后的修复疗效.方法为10名牙周病患者共制作套筒冠义齿18件,通常于戴牙后1个月,患者基本适应戴用义齿.通过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戴用义齿后的适应情况,对义齿的满意程度及咀嚼功能的变化等方面.结果所有患者每天坚持戴用义齿,并保持较好的清洁习惯;80%以上的患者对各自所戴用的套筒冠义齿表示满意;90%以上的患者感觉义齿对说话和进食无影响;大多数患者认为饮食结构与治疗前相比发生了变化,咀嚼功能变好.结论调查结果说明牙周病患者对套筒冠义齿的修复治疗效果是满意的.说明套筒冠义齿对牙周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曾秋萍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提高对咽喉结核的诊断.方法对我科1994~2003年经病理切片确诊的24例咽喉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喉结核12例,口咽结核8例,鼻咽结核2例,咽喉结核2例.各部位结核具有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咽喉结核的临床症状,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周玉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新型非病毒载体磷酸钙纳米颗粒的生物学特性,评估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应用的前景.方法化学方法制备,氯化钙修饰纳米颗粒,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磷酸钙纳米颗粒与DNA的结合效率及对DNA的保护作用,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报告基因,将磷酸钙纳米颗粒为基因载体转染鼻咽癌(CNE-2)细胞和在动物体内转染肿瘤细胞;以及将磷酸钙纳米与自杀基因yCDglyTK结合,并在体外对鼻咽癌进行基因治疗.结果电镜观察证实磷酸钙纳米颗粒进入细胞内,磷酸钙纳米颗粒与DNA结合后,能对DNA起保护作用;磷酸钙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转染的载体,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CNE-2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高水平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体内转染结果显示,纳米介导的基因在肿瘤组织中有很好的表达;以磷酸钙纳米为载体介导自杀基因yCDglyTK在体外治疗鼻咽癌的实验中显示,在加入5-FC后大量的CNE-2细胞出现死亡.结论磷酸钙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是有应用前景的基因转染和基因治疗载体之一.
作者:杨菊云;刘霆;陈玉祥;张俊仪;赵颜忠;文淑萍;杨宜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rter arterial chemoembolieation,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无水乙醇注射术(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PEIT)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64例经证实为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两组,在进行TACE的间歇期,32例在CT引导下行PEIT,并与同期32例单纯行TACE比较.结果单纯行TACE组,1、2 a生存率分别为46.9%、12.5%;TACE联合PEIT组,1、2 a生存率分别为71.9%、31.3%.AFP下降幅度单纯TACE组为56.3%,TACE联合PEIT组为78.1%.结论TACE联合PEIT为原发性肝癌较好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治疗疗效.
作者:王文献;岳恒志;周国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2000年4月~2004年1月,我们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广顺;高亮;康健;闫德波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肿瘤细胞PKC活性、PKC亚型的表达和亚细胞分布与KBV200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敏感株KB和耐药株KBV200细胞的耐药性;32P掺入法测定PKC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KBV200及其亲本KB细胞株PKC亚型的表达和亚细胞分布.结果长春新碱(VCR)和阿霉素(ADR)对KBV200细胞的IC50值分别高于KB细胞(P<0.01);耐药指数(RI)分别为65.03和19.8.KBV200细胞的膜组分、浆组分的PKC活性均较KB细胞高,KBV200细胞的总PKC活性是KB细胞的2.12倍.Western blot结果发现KBV200和KB细胞膜组分及浆组分均有PKCα的表达,且KBV200细胞的表达较KB明显增强.PMA可升高KBV200细胞的PKC总活性和膜组分pKC活性,降低浆组分PKC活性、表达(P<0.01);PMA可升高VCR、ADR对KBV200细胞的IC50值(P<0.01).SP可降低PKC活性;SP预孵育使PKCα膜组分和浆组分的表达均降低,可降低VCR、ADR对KBV200细胞的IC50值(P<0.01).结论KBV200细胞的PKC活性、表达、亚细胞分布与KB细胞有明显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与KBV200耐药性的变化密切相关,在PKC亚型中,PKCα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亚型,且高于亲本株,提示KBV200细胞中PKCα与多药耐药相关.
作者:孙爱民;袁亚维;陈龙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施行肿瘤切除重建手术,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估;生活质量状况按(edmonton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ESAS)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3~16个月,10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除1例外,提高1~3级;术后疼痛缓解为明显,其次依次改善的有疲乏、恶心、精神状况、焦虑和食欲症状.结论选择适宜病人,行脊柱转移癌切除重建手术,可以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状况.
作者:胡文军;刘社庭;罗为民;刘晓岚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7例接受经皮冠脉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及18例正常对照组测定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结果再狭窄与无再狭窄组支架术前的FMD分别为(22.4±4.2)%和(22.6±6.4)%,与正常对照组(25.9±5.2)%比较显著减低(P<0.05).支架术后6个月再狭窄16例,占23.9%.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的FMD比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再狭窄组的FMD(18.4+3.9)%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无再狭窄的术前术后(22.6±6.4)%与(21.9±6.9)%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支架术后再狭窄组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减低,应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功能.无创性超声检测肱动脉FMD对预测冠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振一;李华;郑美花;崔兰;丁大植;秦孝智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是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以及费用低.但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即时出院及留观一晚这两种情况在费用等方面的情况尚少有研究.对一位外科医师在12个月里进行的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了分析,其中,即时出院组36例,病人术后当天出院,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5 h(2.25~10.33),另38例,病人隔日出院,观察时间不超过24h,还有19例则为住院病人.即时出院组病人的住院费用明显比留观组为低,平均每个病人的费用减少11%(P=0.0061),在任一组中,均没有病在术后30 d内再次入院,门诊病人可以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研究清楚地显示了即时出院的腹腔镜手术相对于留观组病人在住院费用上的优势.
作者:王欣;马仁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系统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使用足量强的松及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观察)组用丹参注射液30 r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250 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海普宁(低分子肝素)5000 u/次静滴,1次/d,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14d后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HB)、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的改善,用低右+丹参注射液疗效与使用低右+海普宁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低右+丹参注射液具有和低右+海普宁相似的作用,能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董莹;张希;张军;胡松 刊期: 200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