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经验

刘光辉;李秀兰;谢玉英;程晓霞;王景新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长期存活, 慢性肾功能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各种因素并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单纯靠血液透析存活5年以上的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每周血透(10~12)h,并辅以单纯超滤加血液透析、高钠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血液透析等方法.20例患者中有12例采用营养疗法,10例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透析间期均给予补充各种钙剂.结果:发现依靠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存活的患者,其透析绝大多数是充分的,无营养不良状况,而且肾性贫血明显改善,长期存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PTH均不同程度增高,全部20例患者生活均能自理.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主要和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心血管并发症及继发性甲亢等因素有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B超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2例次临床上诊断为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B超和关节镜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B超诊断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2%,假阳性率为5.7%,假阴性率为8%.结论:B超是一种廉价、简便、有效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无创检查方法,对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和手术种类的术前估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检查者的经验和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和类型是影响B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冬梅;迟江丽;苏颖;闫萍;蔡道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外伤呼吸衰竭的初步体会

    该文报告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胸部外伤合并急性呼吸衰竭12例,结果完全恢复10例,死亡2例,死亡率16.60%.认为机械通气不失为治疗重症胸部外伤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及早应用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防止ARDS的发生或进一步发展,提高救治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密切监测血气变化,随时调整通气模式及参数.

    作者:薛洪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脑转移瘤及瘤周脑组织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病变特点及脑组织对转移瘤的反应.方法:对43例脑转移瘤及瘤周脑组织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测及瘤周微血管密度记数.结果:脑转移瘤男性多见,左脑、小脑多见,腺癌多见,肉瘤罕见:绝大多数病例有明显坏死与出血;多数瘤周脑组织高度水肿、微血管大量增生(MVD31.4±15.5),胶质细胞增生肥大.结论:(1)坏死与出血是脑转移瘤重要的继发改变;(2)瘤周脑组织反应性病变明显,它们是临床表现与影像改变的重要基础.

    作者:郑长黎;杨晓静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QT离散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癫痫患者发作间期QT离散度(QTd)和心率较正QT离散度(QTc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同步记录47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体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计算机自动测量分析其QTt,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QTd、QTcd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和复杂部分性发作(CPS)患者QTt、QTcd延长更明显.结论:癫痫患者发作间期QTt、QTcd的延长,可能与其发生心脏性猝死有关.

    作者:李亚军;常锦梅;高治耀;高飞;师随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医院医技科室技术组管理体会

    作为医院医技科室技术组长,如何配合科主任做好医技科室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特谈谈如下浅见.(1)必须充分认识技术组长在科室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医技科室技术组长(全国大多数大医院为技师长),是负责医技科室技术人员、技术业务管理的高基层负责人.他既要管科室技术人员的业务,又要管技术人员队伍的思想、医德、医风和有关行政工作,官不大,无特殊待遇,但责任心重,工作繁杂.技术组组长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医技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完成,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技科室技术组组长的工作,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作者:王润文;于冀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腹部术后近期再手术61例治疗体会

    报告1962~1996年间10*!581例患者腹部手术后,因早期并发症再次手术治疗61例,再手术死亡7例.对再手术的原因、再手术率、再手术死亡率进行讨论,认为腹壁切口裂开、肠梗阻、消化道瘘、内出血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术中准确仔细轻柔的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再手术率及再手术死亡率.

    作者:朱新峰;张秀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额极外伤性硬膜外血肿53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额极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一组53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要点及治疗.结果:绝大多数病例受伤后缺乏额叶定位征.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的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

    作者:张光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甲氧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休克疗效分析

    目的:甲氧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休克的疗效.方法:选择2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门诊病例,用甲氧胺10~20mg静注抢救.结果:24例立即复律并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2例并用其它药物也有效.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休克的病例抢救时可以用甲氧胺静注为首选,疗效显著确定.甲氧胺通过升高血压而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起复律作用.

    作者:王兴周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去甲肾上腺素和刺激隐神经对大鼠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制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是否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具有调制作用,以及这种调制作用是否影响体感皮层对传入信息的感受.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刺激记录技术和微电泳注射的方法,观察了不同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刺激隐神经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于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时自发活动平均放电率的变化.结果:去甲肾上腺素能易化体感皮层Ⅰ区电泳部位神经元的自发活动,使平均放电率增大.当微电泳电流强度从5nA逐渐加大至145nA时,平均放电率的增加值从(0.52±0.47)脉冲/s增大到(24.1±6.9)脉冲/s,表明易化作用逐渐加强,且呈剂量——效应正相关依赖关系.去甲肾上腺素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有抑制效应,但无剂量依赖关系.刺激隐神经的电流强度较弱,单纯A类纤维传入时对记录部位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刺激强度较强,A类和C类纤维共同传入时,能易化记录部位的自发活动.而且发现,去甲肾上腺素与传入信息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制有相互作用:去甲肾上腺素既能取消传入信息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兴奋效应;又能使其抑制作用减弱.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调制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来改变信号一噪声比,影响体感皮层对传入信息的感受.

    作者:胡必利;韩伟;刘甘泉;陈培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与宫腔内授精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联合宫腔内授精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14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hMG/hCG+IUI组排卵率为98.46%,明显高于CC+IUI组(P<0.005),与单纯hMG/hCG相似;hMG/hCG+IUI组的妊娠率为56.92%,明显高于hMG/hCG组和CC+IUI组(P<0.01),而流产率及多胎妊娠率无差异.结论:hMG/hCG+IUIC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的治疗更有效.

    作者:周庆娥;李艳萍;刘冬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血液病血小板MPV、PCT、PDW的检测意义

    目的:分析血小板常规检测项目对血液病的意义.方法:总结159例血液病人血小板MPV、PCT、PDW值,观测病情缓解前后的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结果:血液病与正常对照、几种血液病之间PDW值无显著性差异;几种血液病MPV、PCT值变化明显: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正常对照比较MPV无明显减少,PCT降低(P<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MPV大于正常对照,PCT低于正常对照(均P<0.01);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后MPV仍大于正常对照(P<0.05),且与发病期比较没有差异;急性白血病MPV、PCT均低于正常对照(均P<0.01);完全缓解后,MPV不仅仍低于正常对照,也低于发病期(均(P<0.01).结论:血小板的MPV、PCT、PDW变化,特别是MPV的变化,对有些血液病的诊断和转归判断有参考价值.

    作者:刘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例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仅3例(23%),其余10例均在术中确诊,13例中Csendes 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2例,无Ⅳ型病例.行胆囊切除术4例,2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探查术,3例行胆囊切除及直接瘘口修补术,1例行胆囊切除及胆囊瓣瘘口修补术,3例行胆囊切除及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3例术后均治愈无并发症.结论:B超结合ERCP检查可以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确诊率,治疗方法应根据病理变化决定.

    作者:李其云;高乃荣;汤文浩;杨德同;王凤臣;周晓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下肢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2月间共对452例(58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其中男性276人,女性176人;年龄20~85岁,平均51岁;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分轻、中、重三度;深静脉返流的程度以Kistner标准分为5级.结果:580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经χ2检验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伴随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程度无明确的关系.

    作者:赵军;董国祥;李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致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甲减组(n=30)和非甲减组(n=90)心包积液临床特征比较.结果:甲减组与非甲减组所测值比较,血红蛋白分别为98.90±10.83g/L和122.80±20.21g/L(P<0.01),甘油三脂为2.23±1.39mmol/L和1.09±0.42mmol/L(P<0.01),胆固醇为6.71±2.46mmol/L和3.25±0.75mmol/L(P<0.01),乳酸脱氢酶为257.52±62.02U/L和190.34±85.10U/L(P<0.01),肌酸激酶为258.96±156.26U/L和94.41±58.59U/L(P<0.01).结论:甲减性心包积液患者具有贫血,血脂、心肌酶显著升高的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甲减性心包积液的正确诊断.

    作者:刘仕清;赵水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地市级医院开展肝移植的经验(附11例报告)

    目的:总结在地市级医院开展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从1999年12月~2001年4月间对4例肝炎后终末期肝硬化、4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对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硬化患者施行肝肾联合移植.结果:全组成功9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直接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长已存活超过9个月.结论:在地市级医院开展肝移植初期专业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应精心组织,分工明确;同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条件较好的受体;围手术期的严密监测与正确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甄作均;陈焕伟;苏树英;许卓明;彭翔;计勇;周永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大黄和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和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胰腺炎(SP)病程的影响.方法:对重症胰腺炎保守治疗者在入院后即刻,急诊手术者术后24h经鼻空肠管或空肠造瘘管内注入大黄、蓖麻油、蕃泻叶,并对肠功能恢复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结果:患者在实施上述方案后,腹胀缓解、全身中毒症状减轻,胰腺感染率、并发症、死亡率下降,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减少.结论:大黄和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早期减少菌群移位、晚期减少胰腺感染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鲍世韵;余小舫;刘嘉林;马扬;郑锦锋;张卓;王劲;帅建;吴海雄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影响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疗效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化疗栓塞治疗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50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和/或栓塞治疗共2*!025次,其中行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448例,单纯灌注化疗60例.结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38.6%,21.6%;单纯灌注化疗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1.3%,9.6%.肿瘤分类、栓塞剂及用量、门静脉是否有癌栓、侧支循环的形成、碘油沉积情况以及栓塞技术和方法选择是否得当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栓塞可作为中晚期肝癌的常规治疗,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灌注化疗.

    作者:史光军;李占武;胡义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心肌显像肺摄取定量分析对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肺摄取对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74例行静息心肌显像的心肌梗塞患者按肺摄取值分为肺摄取增加组和正常组,并对其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3个月.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肌显像3个月后的血运重建术(CABG或PTCA).结果:肺摄取增加组较正常组有较高比例的心力衰竭(P<0.001)和左室扩大(P<0.01),较多的心肌缺损节段数(P<0.01)和病变血管数(P<0.01),较高的心肌异常灌注积分(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是肺摄取增加重要的影响因素(F=26.20,P<0.001).肺摄取增加组心脏事件发生率(53.8%)显著高于正常组(18.8%)(P<0.01),Log-rank统计分析两组未发生心脏事件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多元回归显示,肺摄取增加是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影响因素(RR=6.05,95%CI 1.92~16.83,P<0.01).结论: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肺摄取分析能提供左心功能等有用信息,肺摄取增加是心肌梗塞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王跃涛;鹿存芝;孙珍珠;夏淑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出血的对症处理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50%以上,反复出血发生率高达80%.传统的治疗方法虽能取得暂时的止血效果,但其并发症多,再出血率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死亡率降低到15%左右.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止血、内窥镜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本文重点介绍内科治疗.#

    作者:周涓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前列腺素E1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GE1)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影响.观察PGE1治疗/ACEI治疗对糖尿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观察PGE1治疗组、ACEI治疗及普通治疗组对糖尿病蛋白尿水平的疗效,并对前列腺素E1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静脉输注PGE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PGE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水平,效果明显高于ACEI治疗组,而后者疗效又显著高于非ACEI治疗组.结论:PGE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水平,此作用可能与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有关.

    作者:焦凯;候军峰;殷振杰;孙脊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