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肢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关系探讨

赵军;董国祥;李选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造影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2月间共对452例(58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其中男性276人,女性176人;年龄20~85岁,平均51岁;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分轻、中、重三度;深静脉返流的程度以Kistner标准分为5级.结果:580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经χ2检验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伴随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程度无明确的关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脾大部分栓塞对T细胞亚群及sIL-2R水平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脾大部分栓塞治疗对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检测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脾大部分栓塞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肝硬化患者脾大部分栓塞前外周血CD+3、CD+4百分率,CD+4/CD+8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栓塞治疗8周后,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仍低于健康人(P<0.05);而CD+8细胞百分率、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在栓塞前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前者P<0.05,后者P<0.01),栓塞后两者均下降,与健康人相比,前者P>0.05,后者P<0.05.结论:巨脾可能是肝硬化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脾大部分栓塞可部分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张友才;邓长生;朱尤庆;陈金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去甲肾上腺素和刺激隐神经对大鼠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制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是否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具有调制作用,以及这种调制作用是否影响体感皮层对传入信息的感受.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刺激记录技术和微电泳注射的方法,观察了不同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刺激隐神经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于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时自发活动平均放电率的变化.结果:去甲肾上腺素能易化体感皮层Ⅰ区电泳部位神经元的自发活动,使平均放电率增大.当微电泳电流强度从5nA逐渐加大至145nA时,平均放电率的增加值从(0.52±0.47)脉冲/s增大到(24.1±6.9)脉冲/s,表明易化作用逐渐加强,且呈剂量——效应正相关依赖关系.去甲肾上腺素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有抑制效应,但无剂量依赖关系.刺激隐神经的电流强度较弱,单纯A类纤维传入时对记录部位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刺激强度较强,A类和C类纤维共同传入时,能易化记录部位的自发活动.而且发现,去甲肾上腺素与传入信息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制有相互作用:去甲肾上腺素既能取消传入信息对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兴奋效应;又能使其抑制作用减弱.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调制体感皮层Ⅰ区神经元的自发活动来改变信号一噪声比,影响体感皮层对传入信息的感受.

    作者:胡必利;韩伟;刘甘泉;陈培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药物预防急诊术后Cushing溃疡出血的对照观察

    目的:讨探洛赛克(L)、雷尼替丁(R)预防急诊手术后Cushing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GCS为12~4分的急诊手术后的高血压脑出血、颅脑损伤患者(各90例)随机分作L处理组、R处理组及对照组,L 40mg每天1次静脉滴入,R150mg每12h 1次静脉滴入,观察其临床出血程度.结果:两L组、两R组的预防总有效率分别为93.1%,96.7%,90.3%和93.3%,均与其对照组(70.0%和76.7%)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使用额外剂量后,两L组的11例出血均能停止,但两R组的16例出血仍有10例不能停止.结论:L和R均有预防急诊术后Cushing溃疡出血的作用,两者预防效果几乎相等,但L较R的止血作用强.

    作者:陈明建;胡义平;宋基文;李祥文;舒宏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成年猪胰岛的分离和纯化

    目的:观察胶原酶消化法对成年猪胰岛的分离效果.方法:采用胶原酶胰导管注射负荷技术,静止消化与物理消化相结合消化分离成年猪胰腺脾叶;不连续密度梯度比重离心纯化,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功能.结果:胰岛收获量为8339±2305胰岛数/g胰腺,纯化后胰岛数/g胰腺为4367±1876,纯度为85%,胰岛素释放反应良好.结论:采用本方法消化分离成年猪胰岛,胰岛细胞产量、纯度较高,功能良好.

    作者:章乐虹;杨学伟;刘应生;胡以则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番泻叶治疗盐酸恩丹西酮所致便秘100例临床观察

    我科于1998年8月~1999年8月,对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使用盐酸恩丹西酮抗恶心呕吐所致便秘,采用番泻叶泡服,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急性白血病患者100例,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46.7岁.所有患者在化疗期间同时使用盐酸恩丹西酮抗恶心呕吐,2~3d后出现大便干结、形状变粗,排出困难,患者表情痛苦,烦燥不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作者:皮海珍;周明玉;易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与宫腔内授精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超促排卵联合宫腔内授精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14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hMG/hCG+IUI组排卵率为98.46%,明显高于CC+IUI组(P<0.005),与单纯hMG/hCG相似;hMG/hCG+IUI组的妊娠率为56.92%,明显高于hMG/hCG组和CC+IUI组(P<0.01),而流产率及多胎妊娠率无差异.结论:hMG/hCG+IUICF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的治疗更有效.

    作者:周庆娥;李艳萍;刘冬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国产头孢曲松钠短程治疗儿童急性菌痢

    目的:探寻儿童菌痢短程、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用国产头孢曲松钠2日疗程治疗细菌学确诊的儿童急性菌痢61例.结果:临床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91.42%,差异显著;细菌清除率91.40%,高于对照组85.70%,差异不显著.结论:该方法为符合“短程、高效、安全”原则的儿童菌痢优选治疗方案之一,尤其是感染较重、或有中毒性菌痢倾向的病例.

    作者:姜天俊;唐善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中医首次住院患者的情绪影响

    健康教育作为衡量整体护理质量的标准已普遍运用于临床.鉴于首次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特异性,将协同护理模式(Callabortire Care Model,CCM)[1]的理论运用于辩证施护中,以观察对情绪的影响.作者对2000年8月~2001年1月中西医结合科的首次住院患者实施中医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并与健康组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礼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前列腺素E1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前列腺素E1(PGE1)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影响.观察PGE1治疗/ACEI治疗对糖尿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观察PGE1治疗组、ACEI治疗及普通治疗组对糖尿病蛋白尿水平的疗效,并对前列腺素E1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静脉输注PGE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PGE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水平,效果明显高于ACEI治疗组,而后者疗效又显著高于非ACEI治疗组.结论:PGE1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水平,此作用可能与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有关.

    作者:焦凯;候军峰;殷振杰;孙脊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儿肺炎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动态检测观察小儿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四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肺炎急性期四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降低.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小儿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与肺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叶志纯;赵蕊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前列腺术后排尿困难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方法:对4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膀胱颈挛缩17例,膀胱后唇抬高、输尿管间嵴肥厚15例,腺体残留7例,尿道狭窄5例,膀胱逼尿肌无力3例.结论: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是引起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永红;刘祚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下肢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2月间共对452例(58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其中男性276人,女性176人;年龄20~85岁,平均51岁;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分轻、中、重三度;深静脉返流的程度以Kistner标准分为5级.结果:580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经χ2检验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伴随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程度无明确的关系.

    作者:赵军;董国祥;李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发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致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甲减组(n=30)和非甲减组(n=90)心包积液临床特征比较.结果:甲减组与非甲减组所测值比较,血红蛋白分别为98.90±10.83g/L和122.80±20.21g/L(P<0.01),甘油三脂为2.23±1.39mmol/L和1.09±0.42mmol/L(P<0.01),胆固醇为6.71±2.46mmol/L和3.25±0.75mmol/L(P<0.01),乳酸脱氢酶为257.52±62.02U/L和190.34±85.10U/L(P<0.01),肌酸激酶为258.96±156.26U/L和94.41±58.59U/L(P<0.01).结论:甲减性心包积液患者具有贫血,血脂、心肌酶显著升高的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甲减性心包积液的正确诊断.

    作者:刘仕清;赵水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59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59例老年ARF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n=31)及死亡组(n=28),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休克、呼衰、严重感染、合并肾外脏器衰竭、透析前24h的输液量、早期透析、透析方式、热量及营养补充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预防并及时治疗多脏器衰竭及严重感染,严格控制输液量,早期腹透、纠正营养不良,将有效降低老年ARF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波;叶任高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经验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的各种因素并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单纯靠血液透析存活5年以上的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每周血透(10~12)h,并辅以单纯超滤加血液透析、高钠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及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血液透析等方法.20例患者中有12例采用营养疗法,10例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透析间期均给予补充各种钙剂.结果:发现依靠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存活的患者,其透析绝大多数是充分的,无营养不良状况,而且肾性贫血明显改善,长期存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PTH均不同程度增高,全部20例患者生活均能自理.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主要和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心血管并发症及继发性甲亢等因素有关.

    作者:刘光辉;李秀兰;谢玉英;程晓霞;王景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一氧化氮合成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否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的NOS和NO,尚未见报道.我们检测了1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HP特异性抗体(HPIgG)、NOS、NO含量,旨在探讨HP感染对NOS和NO的影响.

    作者:陈良海;李刚;李代渝;刘远厚;罗兴林;薛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心肌显像肺摄取定量分析对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肺摄取对心肌梗塞患者临床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74例行静息心肌显像的心肌梗塞患者按肺摄取值分为肺摄取增加组和正常组,并对其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3个月.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肌显像3个月后的血运重建术(CABG或PTCA).结果:肺摄取增加组较正常组有较高比例的心力衰竭(P<0.001)和左室扩大(P<0.01),较多的心肌缺损节段数(P<0.01)和病变血管数(P<0.01),较高的心肌异常灌注积分(P<0.05).逐步判别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是肺摄取增加重要的影响因素(F=26.20,P<0.001).肺摄取增加组心脏事件发生率(53.8%)显著高于正常组(18.8%)(P<0.01),Log-rank统计分析两组未发生心脏事件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多元回归显示,肺摄取增加是发生心脏事件独立的影响因素(RR=6.05,95%CI 1.92~16.83,P<0.01).结论: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肺摄取分析能提供左心功能等有用信息,肺摄取增加是心肌梗塞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王跃涛;鹿存芝;孙珍珠;夏淑珍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技巧.方法:6例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患者,采用颈后正中入路行显微镜下分块切除.结果:5例全部切除,1例大部切除后26月症状加重,病人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高颈段髓外腹侧肿瘤均应手术治疗,只要操作得当大部分行枕下后颈正中入路亦能达到全切.

    作者:廖勇仕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超声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B超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02例次临床上诊断为半月板损伤患者的膝关节B超和关节镜检查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B超诊断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2%,假阳性率为5.7%,假阴性率为8%.结论:B超是一种廉价、简便、有效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无创检查方法,对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和手术种类的术前估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检查者的经验和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和类型是影响B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冬梅;迟江丽;苏颖;闫萍;蔡道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成年人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治(附36例报告)

    目的:探讨成年人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41侧)成年人先天性肾积水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就其诊治问题进行讨论.结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侧,肾盂Y-V成形术3侧,UPJ纵切横缝术2侧,迷走血管离断术1侧,UPJ纤维组织切除松解术1侧,6侧因患肾功能丧失,继发结石或严重感染行患肾切除,1例双肾重度积水因尿毒症行双肾造瘘,1侧肾轻度积水放弃手术治疗;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一期治愈为88.0%(22/25).结论:逆行尿路造影是诊断成人UPJO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是防止患肾功能进一步损害的关键,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首选术式.

    作者:谢续标;黄循;杨罗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