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童雪蓉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11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同时做好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11例均手术成功.无一感染病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护士在围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相应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任芳;段淑琰;贾晓燕;宁晓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42例血管瘤患儿进行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并以强的松治疗31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为对照.治疗组予普萘洛尔2mg/(kg·d)分3次连续服用.疗程3~5d,同时进行心电及血压监测,如无异常,嘱出院后继续服药,每2周复诊1次,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予以强的松3mg/(kg·d),隔日1次晨8时前顿服.两组用药后,病变停止生长、退缩并稳定或服药时间满6个月为停药指征.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疗效评定优者13例(30.95%),好者21例(50.00%),中者6例(14.29%),差者2例(4.76%),有效率80.95%;对照组疗效判定优者5例(16.13%),好者13例(41.94%),中者7例(22.58%)和差者6例(19.35%),有效率58.06%.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70.97%)(P<0.05).结论 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云志;刘学军;黄晓安;赵婷婷;徐桦;李俐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不同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不同途径(宫体、臀部、静脉滴注)给予缩宫素,比较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结果 A组第三产程时间较其它两组显著缩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A组比B组和C组均少(P<0.01).结论 分娩后在宫体部位注射缩宫素,促进了胎盘剥离.加强宫缩,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一般不发生不良反应,作用效果比较直接,作用起效时间较快.
作者:李丽萍;施云;顾伟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本文探讨单病种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及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与辅助治疗策略,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回顾近期医学文献资料及本院近年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和结直肠癌患者随诊考察指标[如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液指标及内镜、影像学CT及B超检查]及生存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营养、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定期随诊对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单因素分析表明,确诊晚期时转移器官数目、腹膜转移、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及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曾行根治性切除术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回归分析显示转移器官数目、ALP升高、全身治疗方案、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是影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内镜、影像学CT及B超检查可以判断肿瘤病变程度、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助于术式选择及实施辅助治疗策略.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CA190、CA-50、碱性磷酸酶(ALP)及转移器官数目、全身治疗方案、肠道外转移灶综合治疗、转移灶根治性切除术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结论 选择可供特定对象选择的内镜、影像学检查及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指标,判断肿瘤预后,可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提供辅助治疗策略.
作者:张世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UA)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酶法测定81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血UA值,并计算其肾小球率过滤(GFR).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组、肝功能各分级组、腹水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分组的UA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明显关系,尿酸水平不能作为判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腹水程度的指标,U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作者:周红权;周世英;宋环平;王胜宝;李英洁;于芳;李向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主要包括阵发性室上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急性发作期导致患者重要脏器循环降低,其中冠脉循环降低35%,脑循环降低14%,肾循环降低18%[1].室上速常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儿科患者根据年龄差异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婴幼儿可出现拒奶、呕吐,精神不振等,儿童可出现心悸、乏力、晕眩、晕厥、胸痛、胸闷等,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因此,及时有效地终止室上速的发作,临床意义重大.现对本院小儿心血管科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室上速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小儿室上速的认识、处理和护理水平.
作者:杨玲;金萍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对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二所三甲医院心内科收治的461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住院期间心脏基础节律分为窦性节律组(窦律组)和房颤组,进行为期3年的电话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加重再住院.结果 房颤组中高龄、女性及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占有较高比例;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的病因主要为瓣膜性疾病,而窦律组则为冠心病;随访结果显示房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窦律组(P <0.01);Cox回归分析对其它因素校正后发现,房颤(RR =1.311,95% CI:1.002-1.715,P<0.05)、年龄(RR=1.014,95% CI:1.004-1.024,P<0.01)是影响慢性心衰患者3年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房颤及高龄是慢性心衰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加重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智;卢喜烈;汪剑锋;朱金秀;谭学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的组织学特征.方法 用图像分析方法对一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进行图像研究分析.结果 大直径、累积光密度、大光密度在EIN肿瘤细胞组与背景细胞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核面积、长短径之比、平均光密度、短径、周长、圆度、蓝色光密度、小光密度在EIN肿瘤细胞组与背景细胞组之间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IN的诊断标准强调了病变的大小、结构和细胞学特征,在诊断中可重复性较好,更易于病理诊断标准趋向一致;图像分析方法对于EI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为EIN的诊断提供客观标准.
作者:陈永宏;张沛刚;王耀勇;贾俊亚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Edgewise技术在急性前牙外伤性脱位复位再植术中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急诊颌面部外伤患者29例,101颗外伤性脱位牙进行了再植术,Edgewise技术固定.结果 患牙成活率为97.03%,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Edgewise技术固定再植牙,增加了成功率(97.03%),简便灵活,适用性强,且对再植牙可施以一定力量,有利于再植牙复位,经临床实践证明Edgewise是再植牙成功的可靠保证.
作者:罗启德;汤爱金;熊云枫;李光泽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包茎、包皮过长是儿童临床的常见疾病,包皮环切术是解决这种疾病常见的方法,近年来包皮环切术有了诸多改良,其中包皮环扎术是较多医生使用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护理、术后外形美观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1].本院在门诊使用该方法治疗小儿包茎、包皮过长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本院儿外科门诊就诊的2338例小儿包茎、包皮过长患儿.年龄34d至14岁.2338例小儿中包茎1430例,包皮过长908例.
作者:单志英;吴燕 刊期: 2012年第z1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胆管发育畸形.其产生的危害包括因胆道梗阻造成胆汁淤积,进而可引起继发性肝脏损害,且易合并肝硬化,以及因胰液返流至胆管,胆汁淤积,反复胆管感染而造成的胆管上皮癌变.临床上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方法是开腹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总管空肠端端吻合或者Roux-Y吻合术[1].自Farello等[2]首次报道腹腔镜下完成此种手术以来,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以其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所接受并应用.本院儿外科自2003年9月至2009年2月已实施61例腹腔镜下小儿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王雯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粉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栓通粉针剂450mg+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14d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粉针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满意,且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奋国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到门诊部体检的社区居民,排除肝脏急性损伤、肾功能异常、充血性心力衰竭、骨骼疾病患者及妊娠的调查对象,共计346人数,其中男132例,女214例,年龄25 ~ 85岁.用高血压标准诊断高血压,按性别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对所有参加人员均进行血清ALP、TG、TC、HDL-C、LDL-C的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随着血清TG升高,血清ALP也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TG与ALP密切相关.血清TG、TC、HDL-C、LDL-C在两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血压组血清AL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按年龄分层显示,女性ALP水平从45 ~ 65岁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ALP水平随年龄增加变化不明显.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女性ALP血清水平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1),ROC曲线显示:女性ALP筛检高血压的cut off值是92.71U/L.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检测血清ALP水平可及时对血压进行评估,ALP可作为筛检女性高血压的一个新的标志物,女性绝经可能是女性血清ALP与高血压显著相关的核心原因,其确切机制有待研究.
作者:袁银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骨科住院患者由于大多致病迅速、病种繁多、受伤程度轻重不一、治疗恢复时间漫长,且患者年龄跨度大,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给护患双方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康复护理对于骨科患者尤为重要.这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而对患者来说,不仅要忍受身心的不适,还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若疾病程度严重导致残疾等后果,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多.所以康复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护理有着同等的重要地位.健康教育的实施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本人双向合作的过程,患者的具体需求就是护理人员应该解决的.调查骨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可以了解目前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工具、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期望程度;分析影响患者需求的因素,掌握因素,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实施临床健康宣教,达到护理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高碧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护理方法.方法 10例接受美罗华联合治疗的NHL患者,在使用该药前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使用时严格按照美罗华的应用方法做好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注,严格观察其不良反应,及时作出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接受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的NHL患者,化疗的疗效增加,而没有增加毒性.结论 美罗华应用中,只要护理恰当,不良反应轻,应用安全,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洪燕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观察消癌平联合奥曲肽对鼠H22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寻找佳抑瘤浓度,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消癌平低、中、高剂量组,奥曲肽组,消癌平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奥曲肽组,计算各瘤体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腹腔注射给药14d,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外周血中CD3+ NK1.1-T细胞,CD3-NK1.1+NK细胞,CD3+ NK1.1+NKT细胞的比例.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对H22肝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的抑瘤作用优于单药组,以高剂量消癌平联合奥曲肽的作用好.荷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各组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比例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以高剂量消癌平联合奥曲肽组增强为明显.且联合用药组与奥曲肽组、相应剂量的消癌平单药组相比,T细胞、NK细胞和NK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 高剂量消癌平联合奥曲肽为抑瘤的佳药效浓度,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能与改善荷瘤小鼠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的抗肿瘤能力有关.
作者:贾军梅;赵和平;王书敏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对78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d IgG、CD3+和CD4+.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IgG、CD3+和CD4+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并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从而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柏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在低场MRI常规系列上的非典型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CT证实的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在低场MRI常规系列上的影像表现.结果 11例脑实质内血肿中9例信号均匀,2例出现“类鸟巢征”;9例显示“护城河征”;5例在flairT2WI上信号较高,呈“亮灯泡征”.结论 超急性期、急性期脑实质内血肿在低场MRI上表现多样,大多数血肿都符合其演变规律,但部分血肿在超急性期、急性期表现不典型,以下征象对其诊断具有较高价值:(1)“类鸟巢征”,(2)“护城河征”,(3)“亮灯泡征”,特别是“护城河征”.
作者:张德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较常见且具有潜在灾难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或由于动脉壁滋养血管破裂导致壁内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逐渐扩展而形成.AD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3∶1.由于急性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误诊率和死亡率高[1].在临床上,对该病应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和积极合理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由于对夹层动脉瘤这一疾病认识的提高,相应的无创性检查技术不断进步,外科技术改进,介入性治疗逐步开展,相关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特别是重要脏器保护研究方面的深入,使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笔者对AD治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邱国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目的 分析城镇女性在妇产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状况,为本区妇女的身体健康给予更全面和科学的指导.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来武警南疆指挥部医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人工流产的425例患者进行详细问卷调查,并对其有关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25例行人流术者,年龄16 ~ 46岁.其中未婚女性74例,有过人流史的19例,占25.68%;选择无痛人流者52例,占70.27%;已婚女性351例,有人工流产史者100例,占28.49%;选择无痛人工流产者172例,占49.00%.结论 人工流产只能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手段,应加大本区计划生育技术的宣传和指导,使更多的女性了解对于自身适合的避孕措施及预防性病传播的知识,使更多的女性免于承受人流所带来的身心的悲痛.
作者:早尔古丽 刊期: 2012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