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妮娜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汉族,23岁,主因被刀刺伤左肩胛部,右下腹部,左大腿内侧部,当即小肠外露,流血不止.20分钟于急诊入院.
作者:叶红霞;赵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用选择培养基对168例男性不育者精液进行了解脲脲原体(UU)培养,结果阳性率为49.40%(83/168).其中尿道炎为39.70%(27/68);前列腺炎为59.98%(53/93);附睾炎为42.85%(3/7).本文对照组慢性率为10%(5/50).炎症组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极其显著差别,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可靠,为男性不育者病因诊断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脂溢性皮炎是基层门诊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红黄色边界清楚或不清楚之斑片,表面附有糠状油脂性鳞屑.此类患者头皮屑特别多,洗净后又很快出现,头皮痛痒,有的抓后糜烂渗液,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我们采用洁尔阴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无复发,现小结如下:
作者:胡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医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抓管理、上水平、出效益、求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医院的运作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医院文化作为一个新型科学观念,顺乎时代要求,应运而生,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苏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爱婴区护理工作重点,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带感染和出血.我科于2003年6-10月对住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在常规采用气门芯套脐法断脐基础上,使用健婴宝--胎毒清脐部中药保护带包扎,保证新生儿无脐部红肿,渗血及分泌物多的感染征象,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
作者:胡玲丽;唐岚;王介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产科并发症及产科处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1月-2003年出生1周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因妊高征、早产、IUGR、ABO血型不合、胎儿宫内窘迫、阴道助产儿及早产儿分娩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结论应注意监测妊高征、IUGR、ABO溶血、胎儿宫内窘迫、阴道助产儿及早产儿的新生儿黄疸指数,及早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及时配合儿科进行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作者:杨晓群;易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证.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多见此症.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7月,对83例胃脘痛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检测胸腹水中脂质含量来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方法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直接酶法,ApoA1,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仪器使用M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漏出液、炎性渗出液、恶性渗出液、甘油三脂含量较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TCH,HDL-C,ApoA1,ApoB漏出液与渗出液有显著意义(P<0.01,炎性渗出液与恶性渗出液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胸腹水脂质含量以漏出液平均值X±2SD为分界线,是区别胸腹水漏出液和渗出液的有效方法,但不能鉴定胸腹水的良恶性.
作者:黄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36例,按入院时血脂水平,随机分为血脂正常组(16例)和血脂异常组(20例),均于发病24小时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血脂异常组),5mg(血脂正常组),晚上1次服,总疗程1年.观察终点为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除外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的转氨酶持续升高者,对阿托伐他汀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结果阿托伐他汀除显著的调脂作用外,也减少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率,血脂正常的ACS同样收益,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ACS早期应用他汀类对不同血脂水平均可有效降低心脏事件,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少学;韩双林;刘天生;沈红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单纯切除与自体结膜移植、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01月-2001年06月所手术的有完整随访记录的126例(145眼),其中64眼行单纯切除术,46眼行自体结膜移植术,35眼行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术后随访16-32月,平均20月.结果单纯切除术组29眼复发,复发率45.31%;自体结膜移植术组,10眼复发,复发率21.74%;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1眼复发,复发率2.86%.单纯切除术组与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组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19.31,<0.0001),自体结膜移植术组与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组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X2=6.04,P=0.014).结论自体结膜角膜缘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中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漫萍;麦伟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并发胸水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2003年6月住院治疗的肝脏疾病并发胸水的患者48例,均诊断为肝硬化或肝癌并发胸水形成,并排除肺部和胸膜疾惠、心脏疾患和其他疾患导致的胸水.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3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3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4例,单纯原发性肝癌3例,血吸虫性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1例病因不明.48例中,45例有腹水,双侧胸水19例,右侧胸水27例,左侧胸水2例.并发胸腹水感染19例.肠道感染8例,呼吸道感染5例.全部病例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例,B级19例,C级27例.48例患者给予保肝、利尿、限水、钠、补充白蛋白或血浆、防治感染、腹腔穿刺放液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行胸腔穿刺抽水治疗.结果经综合治疗,33例胸水随腹水控制而逐步吸收,另15例经多次胸腔穿刺抽水,7例胸水明显减少,有5例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原发性肝癌死于全身衰竭.15例胸水检查与腹水相同,漏出液4例,漏出液和渗出液之间8例,3例为渗出液.结论肝脏疾病并发胸水是门脉高压的表现之一,大部分发生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也可见于晚期肝癌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大多处于B级或C级,处于肝病晚期,预后差.胸水右侧多见,双侧次之,左侧少见.其治疗比较棘手,主要为综合疗法,必要时胸腔穿刺放液和其他方法,如胸水静脉回输、胸腔注入粘连剂等.
作者:邓绍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院经过半年多的宣传、教育、讨论、实施,于2001年4月份在全院推行以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推行医院综合配套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童跃锋;吕国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单病种为单位进行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以单病种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的新方法.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又能客观地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
作者:邹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致盲率高的一种眼病.虽然眼科工作者已从临床及实验等方面对白内障的发病原因与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做进一步的探索.近年来,NO与白内障关系的研究正在成为眼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下面就这一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宋念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脑梗塞患者CT/MRI与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的正相关系.方法对46例经CT/MRI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用TCD探测颈内动脉的颅外段、虹吸部,大脑中、前、后动脉及椎-基动脉.结果4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大部分脑动脉血管血流增快伴涡流及杂音,显示血管狭窄,以虹吸部、大脑中动脉、椎-基动脉为多见,另有部分血管流速减慢,显示血管供血不足,以及侧支循环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结论TCD检查操作方便,无创伤,是评价脑梗塞后脑血管功能状况和侧支循环供血情况的有效方法,与CT/MRI联合使用能为脑梗塞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饶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4岁.因过敏性鼻炎于2002年3月服用皿治林,3天后出现疹样药疹反应,经抗过敏、止痒治疗,症状消失.
作者:胡玮;李莉;李晓莉;周井红;胡浩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十堰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全院共有职工1200人,院党委下设1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52名.
作者:陈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口服甲胺磷中毒是我院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此病发病急,反应剧烈,若不及时抢救常因甲胺磷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之过量蓄积,造成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终导致死亡.因此,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
作者:汪玉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在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利用介入方法经导管灌注平阳霉素或平阳霉素与超液化碘油治疗血管瘤31例,其中肝血管瘤26例,颌面部血管瘤5例.结果 31例全部为海绵状血管瘤,治疗后肿瘤均有缩小,其中14例肝血管瘤、3例颌面部血管瘤病变缩小超过90%.结论平阳霉素能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可作为一种动脉栓塞剂治疗血管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娥;黄开云;向玲;陈平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随着心脏外科的飞速发展,心脏手术术后护理也日益得到重视,由于心脏手术大多在体外循环低温麻醉下进行的,所以术后病人的体温应维持在正常水平,体温过低可引起寒战,增加消耗,加重心脏负担;体温过高可引起心动过速,小儿甚至可引起惊厥.因此心脏术后体温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饶贞风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