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皮肤瘙痒症应用抗菌治疗疗效观察

胡玮;周井红;李晓莉;李莉;王芳

关键词:抗菌治疗, 皮肤瘙痒症, 幽门螺杆菌抗体
摘要: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620例皮肤瘙痒症患者,经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抗HP抗体,其中198例患者行纤维胃镜检查,分别从胃窦及胃大弯部取2个活检标本,每个标本的1份作快速尿素酶检测,剩余的用作Hp培养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1118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其中894例经过常规治疗,疗效不佳,每日口服阿莫西林1500mg+克拉霉素600mg+洛赛克40mg.疗效显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管理岗位津贴发放制度改革浅议

    医院管理岗位津贴是指对任现职的班组长以上人员管理科室、班组具体工作的一种补贴,是医院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管理岗位津贴发放有利于提高全院各科室的领导管理水平,有利于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尽职尽责、挖掘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而有利于提高全院的整体效益和管理水平.

    作者:汪祥安;张文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医疗卫生体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见,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商广喜;卢湘鸿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基层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通过学生集体用餐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故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笔者现从卫生监督人员的角度来阐述目前我区基层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存在的问题和管理对策.

    作者:耿海波;鲍承平;李启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提炼医院文化的精髓打造人性化的现代化医院

    苏州市广济医院是我国创建早的全国四家精神病院之一,被记载于当今<精神病学>教科书.它始建于1923年,距今已有80年悠久历史.是目前位于我市市区、并直属于市卫生局管辖的唯一的精神病专科医院,期间几经兴衰,至今已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作者:杨家炘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数码电子阴道镜在诊治宫颈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扩大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使用范围,达到治疗宫颈疾病,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方法应用诺万公司的数码电子阴道镜,对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检查Ⅱ级以上,检查有宫颈疾患常规行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检查562人,确诊555人,治疗553人,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数码电子阴道镜不仅在诊断早期癌变与尖锐湿疣等宫颈疾病方面有价值,而且在病员配合治疗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的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建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医院文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医院文化是当前研究医院管理的新课题.我院近几年来,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把医院文化贯彻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王振云;王素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建立医护质量风险基金的做法与成效

    随着医疗领域的改革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日益增加.我院建院已104年,现有床位1700张,是精神病专科医院.如何搞好内险控制,减少医疗纠纷是目前医院生存、发展的探索课题之一.我院于2001年1月在临床住院部实行了医疗护理质量风险基金制度(简称风险基金).现对风险基金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邓河晃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医院药品管理

    目的介绍医院信息系统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介绍中/西药库信息管理系统、门(急)诊药房信息管理系统、中药房信息管理系统、药品划价收费管理系统等功能,并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极大地方便了药品管理工作,减小了工作量,使各项工作达到了快速、准确、科学、省力.

    作者:周晓燕;郑秀华;张桂龙;罗保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B超监测米非司酮与米索联用终止早孕观察

    两年来,我们对≤60天确诊为早孕的健康妇女1200名在门诊口服米非司酮配米索,以终止妊娠,服药5天后未见孕囊排除体外的或排出不明,以及阴道出血多于平时月经量或一直出血淋沥不净者(时间大于10天),行B超检查.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健婴宝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爱婴区护理工作重点,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新生儿脐带感染和出血.我科于2003年6-10月对住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在常规采用气门芯套脐法断脐基础上,使用健婴宝--胎毒清脐部中药保护带包扎,保证新生儿无脐部红肿,渗血及分泌物多的感染征象,促进新生儿脐部愈合:

    作者:胡玲丽;唐岚;王介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神阙穴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

    神阙穴位于腹部,脐的中央,主治高热、夜啼、遗尿、疼痛等.是任脉中的一个腧穴,因消毒不便,故很少针刺,<甲乙经>谓不可刺,故一般次用艾条或艾柱隔盐灸或药敷.药敷神阙穴在儿科中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笔者以神阙穴敷药治疗小儿高热,小儿腹痛伴脐周包块、小儿遗尿、小儿腹泻、小儿夜啼,每取佳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方法评价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简称BV)是指一类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产H2O2的乳酸杆菌)数量减少,代之以一组厌氧群(类杆菌属族、加德纳菌、莫比伦氏菌属、人型支原体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等)数量增加所致的临床症候群[1,2].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感染率在30-50%,发病率在10-30%,患病人数远高于阴道滴虫、霉菌等的感染人数,且易复发.另外,约50%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因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被贻误诊断和治疗.唾液酸酶可快速检测BV,此方法特异性高,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大型仪器,短时间内可检测结果.因此适合于各类型医院妇科疾病的筛选普查.

    作者:顾耀松;吕国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医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抓管理、上水平、出效益、求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医院的运作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医院文化作为一个新型科学观念,顺乎时代要求,应运而生,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苏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临床病人的中医心理护理

    中医心理护理是指在临床具体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基本理论,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达到调节病人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或减轻心理致病因素,以利康复的护理方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心理疗法对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作者:陈玉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21世纪综合性医院手术室管理及效应

    加入WTO后,我们面临信息、知识、市场的竞争.在新形势下,怎样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不仅硬件设施要达到,而且对管理的活动及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赵友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洪江区1993-2002年肺结核控制状况

    目的了解洪江区肺结核控制情况.方法收集分析洪江区1993-2002年间的肺结核病资料.结果 10年间共查出涂阳病人373例(男269例,女104例).15岁以下人群未发现病例;25-44岁人群160例,占总数的42.9%.新发病例治愈率为93.5%,复发病例治愈率为86.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率仅分别为2.8%和5.3%.结论洪江区的肺结核疫情仍然严峻,继续实施DOTS策略和法制管理是控制肺结核必需且有效的措施.

    作者:段东兴;胡昌军;尹慧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可吸收接骨板在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采用可吸收接骨板对15例面部复杂性骨折进行内固定.结果表明冠状切口进路、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治疗该类病例,比较常用的钛板内固定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文中就可吸收接骨板的理化性质、临床应用特点、与传统内固定材料相比较,就其优越性进行了讨论.

    作者:王一霖;周爱菁;杨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护理

    我科自2000年以来利用扩张术修复头面部疤痕41例(2000.01-2002.12)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皮肤软组织扩张手术需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手术为扩张器的埋入,二期手术为扩张器的取出,扩张后皮瓣的转移和病变部位的修复.一、二期手术期间患者在院外时间长,相对并发症发生多,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护理显得十分重要,现将护理工作中的体会整理如下:

    作者:郑艳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实体瘤治疗的新靶点

    由于VEGF及其受体(VEGFR)与肿瘤血管形成之间的密切关系,近年出现了一类新的抗肿瘤血管药物-RTK阻滞剂.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RTK阻滞剂,并就其作用机制、实验室和临床试验结果、毒副作用以及与常规治疗手段联用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等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刘亮明;张吉翔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医院如何做好鉴定和应诉准备

    随着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施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单位由卫生行政部门改为医学会,鉴定的提起、受理、专家组成、调查取证、鉴定程序以及医院提交的材料等都较以往<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许多不同.

    作者:许晓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