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新进展

臧军

关键词:
摘要: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绝大多数是由于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然增高时发生的,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脑血管病中脑出血占10%-40%,随年龄增高其发病率也增高.急性脑出血的病死率为18%-75%.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医院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

    学习型组织(或称学习型单位)是指能够有效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期获得成功的一种组织,这是当前世界具创新力的组织管理形式.

    作者:江秀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例富络克在用药过程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

    随着新药不断问世,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在我院门诊,注射用新药富络克(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其他抗菌素合用或单调使用,如生理盐水+氨苄青霉素.

    作者:孔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提高中药的炮制规范化

    1提高中药的炮制规范化意义1.1有利于中药炮制的研究:中药的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制药技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炮制的规范化即要加强对中药炮制饮片的规格标准,提高饮片质量,确保疗效.

    作者:陈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三种不同途径的子宫切除手术评价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 TVH)、腹式经筋膜内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的手术结果.方法有子宫切除指征的非脱垂子宫经TVH患者110例,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00例,腹式筋膜外子宫切除术93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发病率、术后出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腹式筋膜外子宫切除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1);术中估计出血量各组之间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术后肠蠕动时间恢复、术后发热率、术后住院时间阴道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其他两组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发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部不留疤痕,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可称为微创手术.

    作者:胡彩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强化军队医学科研资助的监督机制

    本文对国内外和军队医学科研资助监督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功能、内容和建设等多方面提启讨论,旨在强化军队监督机制的建设,进一步保证科研资助的公平与公正.

    作者:吕一刚;柏涌海;张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血糖致癫痫1例

    癫痫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但癫痫70%-75%均为继发性,故临床上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癫痫有较大价值,尤其对于某些可治愈的疾病价值尤大.我院曾收治1例低血糖继发性癫痫误诊长达1年有余的患者,为总结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新民;柴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确保采供血工作顺利实施

    当前输血工作的焦点问题是服务,即如何服务好献血者和用血者,而输血服务的主要问题是输血安全,重点是血液质量.

    作者:朱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12例严重胸外伤的治疗体会

    1998年-2001年间,我院共收治严重胸外伤病人112例,由于处理及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8例,女性24例,年龄在4-60岁之间,平均32.3岁.锐器伤46例,交通伤34例,重物挤压伤9例,钝器伤10例,坠落伤5例,火器伤5例,爆炸伤3例.

    作者:谢友发;赵声云;龚文明;李德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院急诊科医护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目的医院的急诊医护工作模式是近年医院急诊工作者都在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管理角度对急诊医护工作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以克服急诊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的特点,于2000年5月实行医师与护士进行同步分组排班工作模式(10小进值班制).方法医生与护士合分为4组,每组11人,由2名医生,9名护士组成;每一组设立正副组长各一名;各组成员按照年龄、职称、工作经验进行整体搭配;排班以4天为一个周期即白班、夜班、下夜班、院前班.根据医护标准,使各级人员各司其责,护理建立小组长工作手册,由护理副组长记录每日工作情况.劳动量、效益、消耗、奖金、赏罚等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小组长工作负责制,小组长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在科室行政领导下负责本班次医疗护理管理工作,包括医疗(医疗组长)护理(护理副组长)安全、病房管理、诊区安全、医护配合、医护患纠分,完成本班次的医护考勤、工作量统计、效益量统计等.结果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比较近3年的医疗,护理,纠纷,论文及成果等指标:(1)急诊人数,清创缝合数,输液人数,急诊病房治疗病人数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逐年翻翻.(2)急诊在医护配合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使得急诊的综合管理指标明显上升,急诊与兄弟科室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明显减少.结论这种排班方法可以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徐桂琴;冯娟;齐艳平;李娜;张红;惠东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萎缩101例临床分析

    目的从临床上加深对脑萎缩的认识.方法总结229例住院患者头颅CT,根据吴氏标准,检出脑萎缩病例并作分析.结果脑萎缩101例,阳性率44.10%,前三位病因分别为脑梗塞(占63.37%)、脑动脉硬化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9.90%)、酒精中毒及脊髓小脑变性(占8.91%),与非脑萎缩者比较,P<0.01.脑萎缩中有高血压史、心脏病史及中风史者分别为55.45%、21.78%、及19.80%,与非脑萎缩者比较,P<0.01.脑萎缩出现痴呆占15.84%.结论上述结果揭示积极治疗高血压、改善脑血液循环,减少中风发生率对预防脑萎缩、减少痴呆或许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郑大明;麦迎斌;叶庆荣;李宁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FPM-100A型自动洗片机的使用与管理

    我科引进使用的日本富士FPM-100A型洗片机是全自动的台式洗片机.其显影药液温度35℃,干燥器温度50℃,均由热敏电阻控制以保持恒温,定影液温度由热交换器控制,药液的补充采用补充瓶补给.

    作者:吕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急性胰腺炎病人46例,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来昔帕泛(lexipafant);一组为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监测患者血浆IL-6,Ⅱ-8水平.结果治疗组IL-6治疗后(102±9)ng/1较治疗前(143±1)ng/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样Ⅱ-8I治疗前后(127±12,98±9),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IL-6、IL-8治疗前后(139±10 VS 125±10,129±11 VS 112±10,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可降低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从而对急性胰腺炎有保护作用.

    作者:葛鹏;蒋廷强;董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符合标准的慢性重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应用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等综合治疗;对照组14例,应用甘利欣等综合治疗,疗程为1月,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并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320.05±115.46mmol/L,316.25±120.78 mmol/L,其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分别为146.42±120.24mmol/L,206.51±136.85 mmol/L,两均数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分别为28.96%±12.52%,29.48%±15.44%,其间的差异统计学上不显著.治疗后分别上升至62.45%±24.48%,50.76%±28.24%,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TA值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的PTA值亦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显效率分别为43.5%和28.6%,总有效率为56.0%,和36.7%,其之间差异均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期间治疗组病死率为50.0%(8/16),对照组为64.3%(9/14).结论酚妥拉明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谢杏榕;占国清;邓文钦;李金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BiPAP面罩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BiPAP面罩正压通气抢救突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在C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的急性左心衰患者,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同时用BiPAP面罩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手指血氧饱和度(SaO2)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和手指血氧饱和度(SaO2)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在抗心衰药物治疗同时使用BiPAP面罩正压通气,可以较快改善心功能,减少心肌氧耗,缩短急性左心衰病程,促进康复.

    作者:覃华宏;吴开乾;李瑜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与颈椎病相关的心脏症状临床研究概况

    内科临床中越来越多的个案病例提示某些心脏症状的发生发展乃至缓解均与颈椎病有相关性.故从九个方面简述颈椎解剖生理功能与临床心脏症状的联系,但有关循征医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导.

    作者:张树义;李自立;高安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氨基甙类药物与先必先存在着配伍禁忌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一些新的抗生素不断研制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我科在输液续接过程中,发现了有两种抗生素同时使用时,产生了药物反应.

    作者:海燕;刘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舌状瓣胃十二指肠吻合术10例报告

    我院外科自1997年4月至2002年5月,采用舌状瓣胃十二指肠吻合术1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特殊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脉分支痉挛或闭塞血流中断,造成部分心肌严重缺血而发生局部组织坏死.临床以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不典型者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近年来,我科共收治特殊表现为主的AMI12例,由于病人以其它系统疾病为主要症状,易被忽视而延误病情.因此,临床工作中加强观察与护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作者:夏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对医院所属企业改制的思考及实践

    在财政部、卫生部的全力支持下,中山医院所属企业已成功转制,作为卫生部所属医院的首例探索,我们的实践和思考可能会给同类企业的改制提供借鉴.

    作者:王戈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低体温护理

    新生儿低体温多见于早产儿,以新生儿早期特别是出生后24小时内多.多发生于冬春季,病因以非感染因素为主,并明显影响新生儿病死率.低体温持续时间越长对产后影响越大,在护理工作中除配合医疗工作外,我们在新生儿低体温护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马华英;李荣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