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环型电切除操作(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方面的应用及护理

居红英;兰霞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宫颈环型电切除操作(LEE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方法采用低电压,高电流以及细小的环型电刀切除宫颈病变,具有术中失血少,不需全身麻醉,手术时间短,出现术后病率少,可保留生育功能,费用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推广.我病房自2003年9月-2004年3月共施行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病人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又是许多骨科疾患的首发症状.对疼痛的评估是处理关键的第一步.积极、准确地评估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礼清;江雪莲;左金梅;唐红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60例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经鼻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病人的愈后恢复至关重要.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护胃肠道正常的生理状态,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1].现将我科2001年-2003年收治的160例全胃切除术后经鼻饲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外用治疗阴道炎33例临床观察

    阴道炎是已婚女性的常见多发病,由于近年来治疗方法种类繁多,又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且价格高、疗程长,疗效也受到影响,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我们通过适量中药外用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各种阴道炎已取得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奥克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讨论奥克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找到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分型,予以奥克进行一周、四周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奥克在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中疗效明显,一周疗法达89%,四周疗法达93.5%,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随着食道炎的严重程度增加,奥克疗效有所降低.讨论用奥克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疗效明显,根据病情轻重,采用短疗程、适当延长、小剂量维持.

    作者:李元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几点建议

    加入WTO后,给中国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又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今社区卫生强务已经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何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并确保社区群众健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作者:陈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51例腺病毒感染的肝损害

    探讨腺病毒感染的肝损害.方法通过对一起85例室内游泳池引起的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所致的51例肝损伤的临床观察.结果51例临床症状轻微或被原病毒感染的特征表现所掩盖.肝功能以ALT异常为主,且为一过性的.结论腺病毒的肝损害是腺病毒感染后一系列临床表现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可能是病毒侵犯后免疫反应所致的损害,预后良好.

    作者:张瑞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Frialit-2种植体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Frialit-2种植体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对12例患者即刻种植15颗种植体,种植体周围间隙植入自体骨与骨粉的混合物并覆盖超薄钛膜,4-6月后义齿修复.结果全部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修复后龈缘外形较好,部分已行使功能8个月,复查X线片可见骨种植体结合,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根型种植体可达到较好的初期稳定性及减少植骨量,为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前牙区轻度骨量不足仍有必要植骨,多根牙的即刻种植应慎重.

    作者:张继斌;陈松龄;杨辉俊;郭俊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百令治疗慢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呼吸道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以咳嗽、咳痰为常见的症状,目前可供临床使用较为满意的化痰止咳的药物甚少,本人于2003年9月-2004年3月采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咳嗽咳痰症状患者40例,并对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用氨溴索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右下颌骨皮质旁骨肉瘤1例

    骨皮质旁骨肉瘤是骨肉瘤中的一种特殊亚型,瘤体多发生于长骨表面,且发病率很低,本例位于颌骨上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浩;周洪涛;王宇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头孢拉定致血尿1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头孢拉定致患者血尿的原因.方法时头孢拉定不同用药剂量,每日用药次数不同,静滴滴速进行对比观察,对产生血尿原因进行分析,结果521例使用头孢拉定的患者有14例因剂量过大,药物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造成可逆性血尿.结论儿科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浓度和滴注速度.

    作者:付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与善宁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而奥美拉唑是一种新型的强力抑酸剂,能特异性和非竞争性作用于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能长时间全面抑酸,使胃内酸度持续稳定下降维持PH>6,从而使血小板充分发挥作用,达到止血目的( ) .同时善宁对胃粘膜及粘膜上皮也具有保护作用,它通过收缩内脏血管,降低门静脉血流量和压力,也可抑制胃酸分泌( ) .两者联合用药,可使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强,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而且药物治疗不需要特殊设备,相对更安全、更容易为我们临床所应用.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具体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杨晶英;胡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浅议医院文化建设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的所有制形式及经营模式正处在变革当中,医院从原来单一的国家所有逐渐转变为国家、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形式,国有医院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方式也在朝着适应市场运作规律的方向发展,并且,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外资引入医疗市场,医院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化经营的理念逐渐深入到医院的日常管理当中.医院应以一种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迎接新世纪的曙光呢?应该认识到:追求卓越的文化.而成功的企业也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医院文化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并把它放到与医院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高度.

    作者:陈敏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侧卧位用物使用不当致并发症原因分析

    侧卧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胸心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及某些腹部手术.它主要使用体位用物有胸枕、软枕、搁手架和各种固定带等.正确合理的选择使用体位用物是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关键,它不仅影响到手术成败,而且还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为此,我们对侧卧位用物使用不当所致并发症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玉兰;彭婕;姚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期胃癌89例分析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我院在1990-2003年期间,共发现早期胃癌89例(89/7659),检出率1.16%,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卓振山;周晓琳;田秀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块一月到我院门诊就诊.临床首先申请作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检查得知:该肿块位于左乳外上象限,直径约3.0cm×4.0cm,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活动度较差,乳头无溢液,触痛不明显;同时扪及左腋下有一淋巴结肿大,约1.5cm×1.5cm×1.0cm,质地适中,无压痛.申请单上临床诊断:乳腺Ca?针吸时阻力感不明显,镜检见较多中性分叶粒细胞,部份杆状粒细胞,少许嗜酸性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笔者认为镜下所见近似于炎性肿块的细胞学表现,与临床表现不符,考虑为针吸取材不佳,遂作第二次针吸,镜下所见依然与第一次相同.

    作者:朱思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十堰市某家属院部分居民使用供热系统供水致皮肤瘙痒的调查

    十堰市某家属院新安装供热设备,部分家庭居民使用供暖热水洗澡后出现皮肤发痒、不适,致使皮肤抓伤而影响正常生活.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来乾;吴良桥;李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减少术中出血对新式剖宫术改进的探讨

    我院自1998年12月开始应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剖宫产术.该术简化了手术步聚,缩短了手术时间,在各大小医院已得到普及推广.为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效果,我院在该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杏芳;贺八元;曾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母婴同室床位设置优势的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门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产妇产后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服务还迫切希望懂得一些自我保健,母乳喂养及婴儿护理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婴儿护理质量.通过多年的母婴同室护理实践,在工作中发现母婴同床更有利于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对母婴分床、同床的新生儿进行了观察分析.

    作者:刘英;何琳;闫正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年龄6-45岁,平均16.3岁,经胸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膜部VSD,行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为4-11mm,平均8mm;建立左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室-右股静脉导丝轨道,沿导丝经传送鞘管送直径6-14mm(平均9mm)的国产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术后24小时、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及X线,心电图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例全部封堵成功;术后24小时、出院前、1月、3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心电图检查1例患者术后出现间歇性交界性心律,三天后消失;1例术后12天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结论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VSD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其远期疗效须进一步观察.

    作者:徐盛开;伏静媛;宁金民;吴俊兰;王银娣;范晓涌;贾效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漏斗胸术后胸骨坏死的治疗

    1病例介绍患者男,5岁8个月.出生后发现前胸壁正中凹陷,以后逐年加重.查体:胸廓两侧对称,胸骨中、下段区域凹陷,深处达35cm.诊断为:漏斗胸.于2002年11月15日在全麻下行胸骨翻转术.手术取胸骨正中纵形切口,上自第5肋间下达剑突与脐之间,沿胸壁分离两侧胸大肌至肋骨凹陷外1cm,显露胸肋关节.切除剑突、向下游离腹直肌时将腹直肌在第5-7肋软骨附着处离断.上举胸骨钝性分离胸骨后间隙时损伤右侧胸膜.切开两侧凹陷处肋骨骨膜,将两侧第6-8肋骨由凹陷处切断,于第6肋横段胸骨.

    作者:王志学;陈忠勇;冯新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