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弱视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

杨超华

关键词:弱视, 综合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135例(237只眼)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视力检查干预、用药护理、治疗性配镜、目力训练、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结果 经过3年以上随访观察,基本治愈106眼(44.72%),进步91眼(38.39%),总有效率 83.12%.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弱视患儿治疗依从性、确保弱视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4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PFNA内固定手术的患者,给予术前心理疏导、合理骨牵引床体位安置、术中低体温的防护、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结果 4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结论 术中安全合理的体位安置、综合保温措施的运用、密切病情观察是保证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顺利的重要环节.

    作者:钱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例吻合口瘘继发真菌性肺炎及失禁性皮炎的护理

    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间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肠瘘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吻合口瘘多见,由于吻合口瘘患者肠液丢失、胃肠功能不良,因而易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代谢紊乱、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随着对感染控制、器官功能维护与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治疗方案从早期手术转变为早期充分引流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梁斐;祁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婴幼儿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学习曲线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由同一组操作者施行婴幼儿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115例,依照操作时间顺序分为A、B组,其中B组又细分为6个亚组(I~VI亚组).比较各组的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置管失败率.结果 A组与B组各亚组的操作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Ⅱ亚组与Ⅲ~Ⅵ亚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III亚组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操作时间线形图、箱型图和柱状图分析,进行35例操作后,操作时间已能维持在 60 min.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情况、置管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需完成约35例操作方能度过学习曲线,操作时间大致能维持在60 min.

    作者:冯丹英;秦蓉;徐大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伸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宣教,干预组增加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血尿、膀胱刺激症、腰痛、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沈平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PICC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化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全程化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留置PICC导管的肿瘤患者11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月-12月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门诊维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ICC微信公众号的医院-社区-家庭全程化管理方案.观察2组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PICC维护指导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血栓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维护指导依从性评分为(8.14±4.26)分,低于对照组的(18.14±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PICC维护网络的建立,解决了出院肿瘤患者带管的维护问题,减少了带管期间并发症,提高了患者对PICC维护指导的依从性.

    作者:屈惠琴;陆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患者入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神经内科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影响患者入院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入院健康教育知晓率98.00%(196/200),高于实施前的72.50%(145/200),目标达成率为103.16%.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较活动前均有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患者入院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孙成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例经下肢静脉穿刺置入PICC的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上肢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下肢的隐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1].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PICC在临床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尤其是在成人晚期肿瘤患者下肢置PICC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2].

    作者:何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现状,探讨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广州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84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Piper 疲乏修正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表调查肺癌患者的疲乏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均经历了CRF,中度及以上疲乏者占83.15%(153/184),抑郁、家庭人均月收入、白细胞、文化程度、上臂肌围、有氧活动均分和胆红素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 (P<0.05).结论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CRF的发生率高,多数属于中度及以上疲乏,抑郁、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为主要影响因素,需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CRF程度.

    作者:邬要芬;危娟;冯燕英;幸敏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和泌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产妇胃肠道恢复和泌乳的效果.方法 18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腔肌肉运动,并服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膳汤.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胃肠功能和泌乳情况.结果 2组产妇的阴道流血及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排便和乳汁充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的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和促进泌乳.

    作者:赵爱梅;卢莉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Relying on Information Education to Promote Post-Specific Training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in enhancing the post-specific training contents and pathways for staff in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 in a predicament, so as to develop employees' potential capacity and promote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Methods A study platform providing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through informatization was established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post-specific training and propose the organization methods for the teaching activity of duty actuation and progression management, so as to establish a post-specific training system. Result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platform could improve knowledge structure, update and supplement knowledge, and expand the promotion of insights, service level and quality of work as well as innovative capacity of the staff, thus further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CSSD.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 the dominant role of study has been highlighted, which makes post-specific training more convenient, fast and effective. New study models, like individual study and self-directed study, have promoted the concept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quality promotion of education.

    作者:WANG Xu;TIAN Ying;ZHOU Yiqin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康惠尔透明贴对静脉补钾致痛的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康惠尔透明贴缓解浅静脉留置针补钾致痛的效果.方法 经浅静脉留置针补钾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0例患者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贴敷穿刺部位并固定留置针;B组30例患者用3M 透明贴膜贴敷固定留置针后,沿静脉走向用浸有50%硫酸镁纱布湿敷;C组30例患者用3M透明贴膜贴敷固定留置针后,沿静脉走向用浸有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评估3组患者穿刺部位局部疼痛情况.结果 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康惠尔透明贴贴敷能减轻或消除浅静脉留置针补钾引起的疼痛,值得借鉴.

    作者:骆英;丁春芬;冯明;刘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子宫脱垂治疗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手段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和治疗手段特殊性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并有效实施,包括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和健康教育等.结果 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 患者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和护理环境满意度分别为93.3%、86.7%和80.0%.结论 充分的心理疏导、术前准备和术后积极护理干预措施是保证老年子宫脱垂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吴立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体检者静脉采血中晕针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体检越来越重视.静脉采血是体检过程中常见且重要的项目之一,由于静脉采血是一种刺激较大的侵入性操作,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部分体检者会因为一些因素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晕针等不良反应,不仅影响采血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加大体检者对疼痛的敏感性[1].

    作者:刘锦;陈如燕;吴英;刘玮;张天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胃镜检查患者认知及配合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胃镜检查患者认知及治疗配合的影响.方法 接受胃镜检查的2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检查期间,对照组常规护理,不定时开展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评估2组患者对胃镜检查的认知程度和配合程度,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胃镜检查认知程度、配合程度与满意度分别为90.83%(109/200)、91.60%(110/120)和90.83%(109/120),对照组分别为74.17%(89/120)、75.00%(90/120)和79.17%(9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胃镜检查或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其对胃镜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

    作者:邓芝禾;梁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列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放疗期间,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均升高,干预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加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周丽静;简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强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呼吸功能训练流程.观察2组动脉血气分析值,评估2组呼吸功能训练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呼吸功能训练有效率83.87%(26/31),对照组为7241%(2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呼吸功能训练流程对改善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肺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燕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5例高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输液管理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自身器官及其周围组织产生自我消化作用所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高烧、恶心呕吐等表现为主[1].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急性反应期需严格禁食补液,高龄患者情绪不稳定、动作迟缓,输液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影响治疗,在护理的过程中应尤为重视高龄患者的输液管理[2].本研究对5例高龄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输液管理,患者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春勤;吴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月主题-案例学习在骨关节科护理单元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月主题-案例学习模式在骨关节科护理单元业务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科室于2016年1月在护理单元业务学习中采取月主题-案例模式,统计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成绩,参与互动情况,以及专科知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与实施月主题-案例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比较,对比实施前后科室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培训后平均每次参与互动人数、平均每月专科理论知识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理单元无专科知识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培训后医生对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护士与医生的沟通能力、护士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满意度高于培训前.结论 月主题-案例学习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业务学习效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叶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低出生体质量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母体叶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关系.方法收集早产儿母体血标本70例为观察组,同期产科收治的正常出生儿母体血标本7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叶酸含量及MTHFR C677T基因类型.结果 140例母体血清MTHFR(C677T)基因检测显示野生型基因占比20.71%(29/140),杂合突变型占比48.57(68/140),纯合突变型占比30.71%(43/140).观察组叶酸含量(23.22±0.23)ng/mL,对照组叶酸含量(17.23±0.17)n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补充要个体化,补充过多或过少均可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风险.

    作者:曹晔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5G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伴有玻璃体积血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30眼)玻璃体积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25G玻璃体切割术,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和术后给予优质的护理配合.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无眼内感染病例.结论 在25G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作者:邱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