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终末期患者濒死和死亡质量研究现状

李陶幸子;李黎明;陈超然;于尚

关键词:ICU, 死亡质量, 临终关怀, 尊严死, 终末期患者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ICU终末期患者濒死和死亡质量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初步总结了濒死和死亡质量的测量工具和影响因素,旨在为提高国内ICU终末期患者濒死和死亡质量提供建议及思考.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痛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痛风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痛风高危人群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未接受健康教育,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2组体质量指数(BMI)、尿酸、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12个月后,2组胆固醇水平及干预组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痛风高危人群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其对痛风的认知水平,进而利于尿酸水平的降低.

    作者:黄萍;杜晓萌;钱先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重症医学科警报疲劳的研究进展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设备仪器的警报信号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减少监护的压力,提高监护效果.但是过于频繁的监护仪器警报会给医护人员造成警报疲劳.本研究对ICU设备仪器报警疲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ICU安全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吴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3例、训练组24例和同伴支持训练组24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训练组实施始动性功能训练,同伴支持训练组实施基于同伴支持的始动性功能训练.评价干预前后3组社会功能状况.结果 干预后,训练组和同伴支持训练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各项评分明显升高,但同伴支持训练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训练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SPI各项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同伴支持下的始动性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效果优于单纯始动性功能训练.

    作者:张锁华;朱明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程疼痛管理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使用过程中执行全程疼痛管理措施对患者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接受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的晚期癌痛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入院予癌痛评估、健康宣教、发放疼痛患者教育手册、出院后电话随访等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取全程疼痛管理,从入院评估到出院后1个月,按制订的计划实施操作指导、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24 h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干预后24 h,2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头晕、便秘、尿潴留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芬太尼透皮贴治疗的癌痛患者应用全程疼痛管理,能提高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丹;张玉梅;刘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口含冰用于改善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口腔干燥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口含冰预防及改善需持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患者口腔干燥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住院需持续行NPPV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在行NPPV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口腔护理,观察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按要求口含冰块(0.9%生理盐水制成体积大小为1.6 cm×1.6 cm×1.6 cm的立方体),直至脱机.结果 随时间延长,2组均有部分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干燥,至第10天,对照组有17(47.22%)例患者有2级及以上的口腔干燥,而观察组仅有7(19.44%)例患者有2级及以上的口腔干燥,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含冰能降低行NPPV治疗患者口腔干燥的发生率,减轻口腔干燥严重程度.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伴有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的肺部疾病,临床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和延缓病程为主.本文初步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续护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式,重点阐述了延续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陈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目的 评估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发生风险,总结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新生儿582例为对照组,7月—12月住院的新生儿654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未实施MARSI干预措施,研究组进行MARSI危险因素分析及皮肤评估,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2组MARSI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MARSI总发生率为8.87%(58/654),对照组MARSI总发生率为12.89%(75/58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新生儿MARSI的重视及防范意识,在科学、细致地评估风险后及时给予干预措施,减少MARSI的发生.

    作者:刘剑英;王晓琴;王萍;陈燕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尿病体验门诊联合居家护理平台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日门诊体验健康教育后联合使用网络技术的居家护理平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糖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诊断为GDM并自愿参加一日体验门诊的60例孕妇,GDM体验门诊每周1次,每次预约4~6人,按照第1期为对照组,第2期为观察组的顺序,以此类推,各收集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确诊后参加一日门诊体验,给予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GDM孕妇参加一日门诊体验后给予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服务.2组孕妇于住院分娩前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观察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巨大儿出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体验教育联合糖尿病居家护理平台能提高GDM孕妇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颖;霍孝蓉;钱红芳;丁玉琴;莫永珍;巫海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阴道动态压力<80 cmH2 O、盆底肌电位值<30 uV、盆底Ⅰ和Ⅱ类肌纤维肌力<3级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盆底肌电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力优于对照组,阴道壁膨出、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盆底治疗基础上,应用补中益气丸联合会阴经皮电刺激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肌力,提高盆底康复治疗效果.

    作者:梁晓妍;廖群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脑脊液外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脑脊液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手术之一,但其在发挥救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而对脑脊液外引流术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很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本文就近年来脑脊液外引流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张馨;胡小懿;龚磊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及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体验,为此类患者的宣教及护理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 对1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使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即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改变,以及需要社会方面的大力支持.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功能障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社交障碍等不良心理,建议应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及宣教,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给予合理的医疗服务与支持.

    作者:杜明艳;张子云;杨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预防术中压疮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对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麻插管肾脏手术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压疮防护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持续对腰桥部位受压皮肤进行高于体温的保温措施.评价2组患者的术中压疮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4.59%)例和85(78.70%)例发生接触面皮肤压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腰桥部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皮肤压红面积明显变小(P<0.05).结论 局部接触面受力点持续加温能够有效减少压红的发生及压红发生面积,减轻接触面疼痛,从而对术中压疮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高兴华;张志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护士对颅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护士对颅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及护理体验,为制定有效的下肢DVT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8名神经肿瘤外科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经归纳分为4个主题,分别为患者对疾病知识认识程度不深、护士预见性护理评估很重要、术后下肢DVT预防及护理措施实施有难度、缺乏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下肢DVT风险评估工具.结论 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实施预见性护理,形成具有敏感性的下肢DVT风险评估工具.

    作者:侯梦晓;庞晨晨;梁红霞;越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8例.2组患者均给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增加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复查内镜,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进一步改善反流性食管临床症状.

    作者:许冰;马琴;姜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行ACDF患者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加速ACDF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曾冬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典方剂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分娩后会阴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典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赤小豆当归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对经阴道分娩后会阴水肿及疼痛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伴有会阴水肿的产妇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分娩后采用经典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赤小豆当归散)外敷.观察组分娩后用经典方剂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在治疗24、48 h后评估会阴肿胀程度,及治疗前及治疗24、48 h后评估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24、48 h后会阴切口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2组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典方剂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赤小豆当归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能进一步缓解分娩后会阴水肿及会阴疼痛.

    作者:吴文静;葛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翻转课堂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2017级护理专业的10个班中选取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教学的2个班为对照组(n=90),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2个班为观察组(n=90),通过理论操作考试、问卷调查及网上评教系统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实验操作及翻转课堂教学相关章节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92.22%vs.76.67%,χ2=8.290,P<0.05);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2.22%.结论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慧勇;杨萌;查道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出院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引导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进一步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倪磊萍;张蕾;姜红燕;李煜珍;蒋勤慧;顾敏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有氧运动对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

    癌因性疲乏(CRF)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被证实是一种对CRF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旨在总结关于有氧运动干预癌症患者CRF的相关研究,总结其干预的机制、方法、频率、时间和效果,为科学开展有氧运动干预CRF提供依据和方向.

    作者:石文文;庞雯尹;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院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通过建立完善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为中医院护士分层、分层培训、考核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通过建立护士分层培训组织结构、分层培训标准、分层培训目的、分层培训内容及分层培训考核标准,完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结果 在系统分层培训体系指导下,护士在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特色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科研、中医辨证思维、护理管理、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均明显提高,中医护理不良事件降低.结论 系统的中医护士分层培训体系有利于指导临床分层培训,强化中医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谢薇;杨万凤;冷羽;李珊珊;邓蓓;池萍;李祥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