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和心肺移植术后彩超观察排斥反应心包积液变化的研究(附4例报道)

徐新华;胡建国;尹邦良;杨一峰;周新民;李建民;吴勤;高雷;胡练芳

关键词:心脏移植, 心肺移植, 移植物排斥, 心包积液
摘要: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观察原位心肺联合移植(OHLT)、心脏移植(OHT)术后急性排异期、稳定期心包积液的变化,评价心包积液作为排异指标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UCG对4例OHLT、OHT患者术后进行长达五年余不等的长期动态监测急性排异期、稳定期心包积液的变化.结果 本组病例发生十几次急性排异反应,出现中到大量心包积液,从未使用过心内膜心肌活检,均由UCG定性、定量观察、评判,明确提出超声诊断.结论 UCG是测定心包积液量变化的重要方法,可作为评价OHLT、OHT急性排异期、稳定期反应的重要指标.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苦胃镜检查术在上消化道息肉摘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术在上消化道息肉摘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2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分为2组:无痛内镜组(Ⅰ组)80例和常规内镜组(Ⅱ组)82例.观察2组术前、术中、术后收缩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操作时间及术中反应,术后感受等.结果 无痛胃镜组术中收缩压稍降低,心率、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其操作时间短,患者术后反应良好.结论 无痛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能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更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伟;时昭红;于皆平;毛德华;吴玉芳;刘怡;余琼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CT诊断贲门癌外侵138例报告

    目的 探讨CT检查判断贲门癌外侵邻近器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贲门癌侵犯邻近器官138例的CT表现.结果 贲门癌侵犯肝脏38例次,CT判断准确率89.5%(34/38);侵犯脾脏16例次,准确率93.8%(15/16);侵犯胰腺69例次,准确率92.8%(64/69);CT表现为受侵脏器界面模糊不清及强化不均匀;侵犯主动脉14例次,准确率85.7%(12/14),CT表现为脂肪间隙消失且接触角大于90度;侵犯膈肌50例次,准确率70%(35/50),CT表现为膈肌不规则增厚和强化不均,多脏器侵犯40例.结论 CT判断贲门癌外侵邻近脏器基本可靠,CT检查能够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难度的估计.

    作者:许建生;姚沛旭;周旭文;陈卫鹏;陈曙;郑锡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总结1997~2006年本科采用鼻内镜手术(ESS)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87例,术后分别进行0.2%氟康唑溶液和0.5%甲哨唑溶液冲洗,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鼻内镜手术+术后0.2%氟康唑溶液冲洗)的治愈率77.3%,对照组(鼻内镜手术+术后0.5%甲哨唑溶液冲洗)的治愈率44.2%,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石祖仑;蒋柏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等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55例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C组)与55例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期(B组)及55例老年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A组)进行临床和生化等指标的检测.结果 C组与A组相比,SBP、UAER、病程、BMI、UA高于A组(P<0.05),Fc-p、HDL-ch、ApoA低于A组(P<0.05);C组与B组相比,CR、UAER、年龄、病程,UA高于B组(P<0.05);B组与A组相比,UAER高于A组(P<0.05),年龄、病程,ApoA低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影响力度依次为尿白蛋白排泄率>BUN>年龄>病程.结论 为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必须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作者:陈敏;胡湘明;朱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研究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PIO)对培养的Wistar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抑制作用,探讨其与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Wistar大鼠的CFs、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CFs的增殖情况、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CFs培养上清胶原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Fs培养上清NOS活性.结果 (1)CFs的吸光值(A490值)和培养上清胶原含量均随着PIO干预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5×10-6 mol/L的PIO干预48 h后,CFs培养上清NO含量为(221.7±35.3)μmol/L,与对照组(112.1±8.9)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活性为(15.38±1.82)U/mL,和对照组(11.24±0.49)U/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能够抑制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效应可能是通过上调NOS-NO系统的活性来实现.

    作者:于心亚;孙津津;田建伟;张海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伐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3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6例儿童水痘患者按同类药物不同剂型治疗方法分为2组,分别予以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和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观察患者体温正常时间及疱疹基本结痂时间.结果 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组在疱疹基本结痂时间和体温正常时间均优于阿昔洛韦片组,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服药次数少,患者依从性好,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水痘药物.

    作者:江端;王靖;高俊;谢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息肉组织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消化道息肉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电子内镜下取得胃、肠息肉组织标本5块,3块送活检,另2块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增生性息肉、腺瘤、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息肉样胃(肠)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5%、19.5%、15.4%、0%和85.7%;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大、数目的 增多,其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高.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消化道息肉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王卫政;田德安;张静;何长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自2004年本院实施急诊绿色通道以来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情况及入院90 min内血管开通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患者在入院90 min内血管开通者有36例,无一例死亡,>90 min血管开通者有39例,死亡1例;非介入治疗51例,死亡4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实施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实施的主要障碍为患者未参加社会保险.

    作者:胡辉星;简勋;梁小琼;刘怀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第三代喉罩通气道用于呼吸骤停复苏时对SaO2的影响

    目的 探讨第三代便捷盲插喉罩在呼吸骤停患者复苏中的优越性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入选各种因素导致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患者100例,喉罩通气组(L组)50例,气管内插管组(T组)50例,监测其插管前、插管后5、15 min时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插管所需时间及插管难度.结果 2组插管前Sa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5 min及15 min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组插管所需时间、L组插管难度明显低于T组(P<0.01);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第三代便捷盲插喉罩可提高复苏早期的SaO2,具有操作快捷,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

    作者:杨起鹏;梁俊雄;吕博文;张建峰;赵德明;林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内镜对X线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诊断及意义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X线胸片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 分析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X线胸片、CT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病理学结果.结果 X线胸片示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多表现为干咳、胸闷、气喘、痰中带血等,易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经支气管镜检查并给予活检、刷检可得到病理学和(或)病原学依据而确诊.其中活检阳性率70%,刷检阳性率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P<0.05).结论 纤支镜对胸部X线正常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双庆翠;王跃平;李远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热休克蛋白27及70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热休克蛋白(HSP)27、70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6例正常子宫内膜,8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8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4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HSP27和HSP70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HSP2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前三种状态子宫内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70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前三者状态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27、HSP7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钟妮南;李新国;吴敏;彭晓薇;潘胜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检测在儿童发作性头昏头痛应用的价值

    目的 了解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对发作性头昏头痛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指导作用.方法 对近2年发作性头昏头痛患儿103例在TCD指导下采用改善脑血管功能药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TCD正常39例,余64例的脑血管血流速度均有改变,对所有病例均采用昆明神衰果素片治疗,64例TCD异常者收到满意疗效.而TCD正常39例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结论 儿童发作性头昏头痛经TCD检测血管的血流改变具有一定特症,对诊疗和指导用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劲松;杨昌前;陈尚志;廖湘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48例儿童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肿瘤在东莞市区的发病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近5年来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48例儿童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8例中良性肿瘤416例(92.86%),恶性肿瘤32例(7.14%),良、恶性之比13∶1,男女之比为1.13∶1.良性肿瘤中以脉管性肿瘤(33.48%)、毛母质瘤(11.16%)、骨软骨肿瘤(10.71%)多见;恶性肿瘤中以软组织肉瘤(2.01%)、恶性外周神经肿瘤(1.34%)、淋巴瘤(1.12%)多见.结论 儿童肿瘤的发病在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等方面有其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李玉凤;何建芳;刘旭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浆IL-18和Hcy及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浆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血浆标本为T2DM组,以健康志愿者血浆标本(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又分为大血管并发症组(30例)及非大血管并发症组(20例).采用ELISA法测定IL-1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cy.IL-18与Hcy、hsCRP的相关性用简单相关分析,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血浆IL-18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Hcy、hsCRP明显升高;大血管病变组血浆IL-18、Hcy、hsCRP与非大血管病变组、正常对照组血浆IL-18、Hcy、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与Hcy、年龄、hsCRP、FPG、2hPG呈正相关;T2DM组为整体,IL-18为因变量,Hcy、hsCRP等14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后Hcy、FPG、hsCRP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IL-18、Hcy、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关,IL-18和Hcy、hsCRP具有相关性.

    作者:张俐;张木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药小青龙汤对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小青龙汤对哮喘气道重构时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周期的调控机制,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小青龙汤组,每组20只.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行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经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支气管内管壁、气道平滑肌层和上皮下胶原的病理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同步检测各组大鼠ASMC增殖周期时相分布和相应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内管壁、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层的厚度和ASMC数目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S期、G2/M期ASMC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yclinE、cyclinA、cyclin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小青龙汤组大鼠支气管内管壁、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层的厚度和ASMC数目均显著小于哮喘模型组(P<0.05),S期ASMC比例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cyclinE、cycli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哮喘模型组(P<0.05).结论 哮喘气道重构时ASMC异常增殖,小青龙汤可通过调控CCRP的表达、影响ASMC通过G1/S细胞周期限制点而抑制哮喘ASMC的增殖和气道平滑肌层的增厚、减缓气道重构的发展.

    作者:邱晨;高伟良;高雪;李富荣;陈华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用长托宁配合氯磷定治疗35例AOPP患者,并与阿托品配合氯磷定治疗37例AOPP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长托宁组较阿托品组患者M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失快、用药次数少、用药剂量小、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长托宁对抗AOPP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快于阿托品,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少于阿托品,应作为治疗AOPP的首选抗胆碱能药物.

    作者:邓跃志;刘可轩;肖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的蛋白纯度

    目的 探索用反相HPLC法测定其蛋白纯度的方法,更好地提高分析效果.方法 改用反相C18柱及DAD检测器、采用双流动相梯度洗脱的反相HPLC法检测其蛋白纯度,并建立了方法的系统适用性参数.结果 经系统适应性试验,证明该方法可明显提高分离效果、检测准确度、理论塔板数和主峰峰型等参数,峰纯度微观分析显示,本方法分析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反相HPLC法可用于rhGM-CSF蛋白纯度检测.

    作者:唐贤斌;胡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儿肠套叠39例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63例肠套叠中误诊的39例进行分析,采用腹部B超和空气灌肠X线检查确诊.结果 总误诊率为14.83%.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急性菌痢、肠痉挛、中枢感染为被误诊的前四位疾病.27例经整复治疗而愈,11例经手术治疗而愈,1例死亡.结论 正确认识本病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对病情全面分析,及时做空气灌肠或腹部B超检查,是降低误诊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崔明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与神经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嗜酸性粒细胞与神经肽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30只6~8周大鼠,随机分成自然对照组、变应性鼻炎(AR)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备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取鼻黏膜石蜡切片后进行HE常规染色和SP纤维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和神经肽的分布及表达.结果 AR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自然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布地奈德治疗后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少见,与A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的表达显著性地低于AR组(P<0.01);但与自然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SP的表达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92,P<0.05).结论 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异常浸润和SP纤维的高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激素能同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SP纤维的表达.

    作者:陈金湘;杨瑞嘉;黄志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50例报告)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行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A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观察术后24 h内镇痛药需求数、咽喉疼痛发生率以及恶心、呕吐、出血等副作用.结果 B组在完全清醒时、清醒后0.5、1、2 h VAS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12 h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咽喉疼痛的发生率7例(28%)明显低于A组14例(56%)(P<0.05).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不同时机使用氟比洛芬酯均能有效缓解LC术后疼痛,但麻醉诱导前用药效果更佳,提示氟比洛芬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

    作者:尚宇;刘思杰;周凯泉;范杰;杨闻宇;徐迎阳;张雅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