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领域的应用新进展

邱氟;黄宇琨;吕新生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 器官移植/药物疗法, 排斥反应
摘要:目前,应用免疫抑制剂仍是保证器官移植成功的基础.1978年环孢素A(Cyclosporina A)的临床应用是现代移植的新里程碑.随着移植外科技术日臻完善,对免疫抑制剂的防治急慢性排斥反应、减少毒副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器官移植领域免疫抑制剂应用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32例临床报告

    脑积水是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病人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本文报告32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后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治疗.

    作者:顾奇芳;冯东侠;张田旺;那汉荣;高恒;徐卫东;周新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偶发前列腺癌的诊治(附23例报告)

    偶发前列腺癌是指良性前列腺疾病行前列腺切除的标本经组织学检查诊断的前列腺癌.我院1997-04~2002-04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68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常规病理诊断前列腺癌23例,占3.36%.报告如下.

    作者:杨忠新;朱文胜;谭毅;韩官红;杨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低的影响因素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常见的并发症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低),其中以早发甲低的发生率高.作者根据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对影响早发甲低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张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的X线征象分析

    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又名夏科氏关节(Charcot关节),凡能引起关节感觉障碍的疾患均可发生本病.通过对对我院明确诊断为Charcot关节的17例患者的X线征象的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春;王光明;张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血清钠的变化与临床意义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常见病,病死率高,近年来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血糖、血钠的异常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本文通过测定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血清钠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洪雁;黄文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端粒酶活性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采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ISLT法)检测端粒酶活性,S-P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p53蛋白.结果 1.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92.3%,42.8%,0,0.囊腺癌组端粒酶阳性率与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活性强度与囊腺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2.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8%,52.38%,26.66%,0.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端粒酶活性程度随bcl-2蛋白表达增强而升高(γ=0.91,P<0.01).3.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9%,14.28%,0,0.卵巢囊腺癌与交界性囊腺瘤、囊腺瘤、囊腺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囊腺癌端粒酶活性程度与p53蛋白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γ=0.12,P>0.05).结论 bcl-2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端粒酶激活有关,bcl-2可能通过激活端粒酶使卵巢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导致卵巢囊腺癌发生,而p53基因突变似对端粒酶的激活无直接影响.

    作者:赵华;曹修淮;冯德云;姚岐;何小乔;李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1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尿素氮水平的分析

    对本院1999~2000年间收治的214例脑血管病(ACVD)患者血血尿素氮(BUN)进行回顾性观察,以探讨BUN与患者年龄、高血压基础、脑出血量及梗死灶面积的关系,并研究治疗前后的血BUN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百喜;何周文;成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瘤体剥除术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附23例)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外科治疗方法包括单纯肿瘤剥除术,肝部分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及肝移植.从2000-01~2003-05,我院应用肿瘤剥除术治疗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荆晓岳;王建国;聂常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7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01~2002-12共收治眼外伤316例,其中挫伤性前房积血72例,占眼外伤病例总数的22.8%,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穗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92例肛前瘘切开术治疗体会

    肛前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切开治疗肛前瘘9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克俭;李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老年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AFP、CEA、CA-50等作为恶性肿瘤的筛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灵敏度较低,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因其早期、灵敏、广谱的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我们通过对50例健康对照、65 例恶性肿瘤、48例非恶性肿瘤老年患者血清TSGF进行检测以探讨血清TSGF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敏;陈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4例分析

    胚胎时期Muller管发育障碍所致的先天性阴道缺如,即Mager-Ro Kitansk综合证是阴道缺如常见原因,阴道成形方法多达10余种,每种方式各有利弊.自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阴股沟皮瓣为4例患者实施阴道再造,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和作珍;亓晶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42例贲门癌切除贲门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1999-11~2001-10,我院胸外科行贲门癌手术215例,其中42例采用贲门再造术,并与同期胃食管套入式吻合术的42例进行对比研究,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NF-κB和PKC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NF-κB与膀胱癌分级、分期、复发及转移的关系,以及NF-κB和PK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和PK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54例和正常对照标本13例的表达.结果 NF-κBP65和PKC在54例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81.5%.NF-κB阳性表达率随膀胱癌分级、分期的增高有降低趋势,而随复发及转移的增多而增高.NF-κBP65和PKC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NF-κB可能在膀胱癌早期起促进作用.有望作为评价膀胱癌恶性度、肿瘤进展的指标.PKC在NF-κB的激活过程中有可能发挥促进作用.

    作者:张国玺;丁国富;陈丽;李洪安;李锋;王勤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甘利欣、阿拓莫兰、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应用治疗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度肝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重度肝炎和重型肝炎均有肝细胞严重受损,肝功能严重异常,特别是重型肝炎的肝细胞在短期内迅速坏死;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预后极差,长期以来,其治疗始终是困扰传染病及肝病界的难题之一[1].作者应用甘利欣、阿拓莫兰、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及慢性重度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宗超;马万成;张三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10例报告

    小腿是常见的创伤部位,尤其中下部胫前软组织薄,血供相对差,严重的软组织创伤易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内固定钢板外露,修复较为困难.我科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共1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龚晓浪;李维新;尹世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胶质瘤fMRI新研究进展

    胶质瘤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第一.现将胶质瘤fMRI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军;周义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全胃切除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胃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术后采用3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其术后半年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和营养指标等进行观察.结果三种术式患者6个月后并发症:SS型与P型空肠间置吻合术两组间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P值<0.05(χ2检验),而SS型和P型空肠间置吻合与Roux-en-Y或Lahey+Broun吻合术(R/或L)组三组间比较结果,R/或L总并发症发生率P<0.01(χ2检验).三组术后6个月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指标,其数据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全胃切除术采用SS型和P型间置空肠代胃,恢复食物经过十二指肠通道,可降低全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覃谦;李洪;王力斌;李君久;欧阳杰;陈顺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压氧对弥漫性轴索损伤促醒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DAI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46例.两组于伤后6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恢复良好率(41.30%)明显高于对照组(19.57%)(P<0.05).治疗组清醒36例,而对照组24例,其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清醒时间比较,高压氧治疗组为(16.96±9.55)d,对照组为(28.70±11.29)d,(P<0.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时能加速苏醒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锦波;兰周华;李雪松;张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半月板损伤的超声诊断

    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以往明确诊断主要依靠膝关节造影及膝关节镜,近年来采用MRI检查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虽已得到比较充分的肯定[1],但其价格较贵,难以普及.半月板位置表浅,周围组织薄,适宜作超声检查.现就超声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牛克松;肖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