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秀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降压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降压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30 mg治疗,联合治疗组在降压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压、血脂,并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患者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血压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明显降低,而降压治疗组不明显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FMD)两组用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FMD改善程度显著优于降压治疗组,两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用药前后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可以显著的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血脂,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华科;吴莹;甄怀蒙;霍刚;赵生家;李文军;李金生;林燕飞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条件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两组分别于治疗2d及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 d、15 d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 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功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弓荣泉;纪亚红;楚杏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死亡周期、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恢复正常功能的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4~42个月,平均25个月,5例患者死于术后1年内,随访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67.41±6.71,第3个月为73.13±5.24,第1年为75.42±6.84,第3年77.46±5.13;患者恢复下地行走能力的平均时间为26 d,随访时间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内置物感染及假体松动的现象.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一种有效治疗方式,且能让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及避免了内固定失败的风险.
作者:王建华;曾国庆;肖容;孙代卫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肾虚型习惯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 000 U注射,1次/d,至妊娠8周后停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自拟养胎汤进行治疗,至孕足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倩怡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胃肠道毒副作用改善的有效性.方法 对江苏省盱眙县中医院2011年5~9月入院的肺癌患者,筛选出化疗资料健全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46~83岁,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整个化疗周期中除了常规治疗外均进行预见性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评定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待治疗周期结束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恶心改善有效率为73.33%,呕吐改善有效率为80.00%,较对照组患者(40.00%,4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好(χ2=5.79,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预见性干预配合常规治疗方案能很好缓解因化疗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反应,明显改善免疫功能.该治疗方案个体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是改善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再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减半剂量的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5岁以上老年AML初治28例,采用减半剂量CAG化疗方案诱导及巩固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6例,未缓解5例,完全缓解率60.7%,总有效率82.1%.治疗相关死亡3例.在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和预后中等组近期疗效与标准剂量CAG方案相似,且核型预后良好组疗效优于预后中等组.结论 减半剂量CAG方案治疗高龄老年AML缓解率高,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王智;曹海武;周仲昊;赵晓红;王晨;吴品;李凌浩;陆时运;柳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在22例经组织或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贝伐单抗的剂量采用美国综合癌症网 (NCCN)指南推荐的5 mg/kg,每2周重复;或7.5 mg/kg,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记录毒副作用.结果 22例患者中有6例(27.3%) 部分缓解,12例(54.5%) 稳定,4例(18.2%) 进展,客观有效率(ORR)为27.3%,疾病控制率 (DCR)为81.8%.毒副作用主要为高血压4例、尿隐血阳性1例、血尿1例,均为1~2级;另出现1例蛋白尿3级,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另外,有3例患者出现III~IV度粒细胞减少,4例出现迟发性腹泻.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确切、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加重,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金时代;卢凯华;束永前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分析,探讨病因,比较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对78例F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进行生活指导治愈15.4%,单用多潘立酮治愈率57.6%,加用西米替丁联合用药治愈率100%.结论 FD诊治过程中,单纯生活指导不可省略,用药宜简单单一,能达到较好治疗目的.
作者:江雪娟;张艺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体针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疗法早期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72例急性期脑卒中后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体针联合PNF疗法组(早期干预组)和Bobath疗法组(对照组),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体针联合PNF疗法组对脑卒中后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更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可更有效地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的形成.
作者:于青;张志强;任亚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医学生的临床阶段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是我国医学院校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作者结合所在医院的教学改革经验,就如何加强医学生在临床阶段的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三条对策: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衔接,独立完成首次病程志;重视教学查房;定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作者:邢云利;王翠英;孙颖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标准化病人(SP)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方面.文章综述了SP 在心血管教学中的优势,并从实际教学条件出发,从招募、纳入标准及训练目标、具体培训方案等几个方面,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在心血管教学中SP 的培训方法及运用.
作者:沈絮华;李虹伟;马文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10%[1].颈动脉是血液由心脏通向脑和头其它部位的主要血管,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为脑组织提供血和氧,颈外动脉为耳、鼻、口腔等五官供给血和氧.颈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在颈动脉血管壁上有斑块形成,使得血液流通不畅,进而造成脑组织和眼的缺血、缺氧.临床上可表现为一过性黑曚、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和眼缺血综合征等.由于颈动脉狭窄引发的眼病可归为缺血性眼病.
作者:展天寅;王艳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于脑桥梗死后华勒变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发生脑桥梗死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第1周(5.0±2.0 d)内分别采用常规MRI方法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常规的MRI检查结果显示50例脑桥梗死患者的阳性率(62.0%)低于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的阳性率(94.0%),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检查出的47例阳性病例,其患侧大脑脚和脑桥基底部的FA均值均比健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相对于常规的MRI,对于华勒变性的诊断更加敏感和准确.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对活体脑桥梗死后华勒变性的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慧明;张?;叶素惠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肾积水患者的尿表皮生长因子(EGF)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检测结果,分析两者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小儿肾积水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的小儿进行EGF和MCP-1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肾积水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GF和MCP-1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肾积水患者采用尿EGF、MCP-1水平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辅助对患者肾脏水平进行判断.
作者:王胜义;陈勇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0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病情,将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缓解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并设立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白介素-20水平并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晨僵时间等临床生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以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尤甚(P<0.05);血清白介素-20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及X线分期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IL-20可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情况.
作者:刘金石;李琦;李敏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术前30 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防低血容的疗效.方法 将62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0),术前30 min分别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观察并记录稀释前(T0)、稀释后(T1)、稀释后30 min(T2)和术毕(T3)时的HCT和血红蛋白(Hb).结果 两组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时刻两组的HCT和Hb均较T0时刻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3时刻恢复至T0水平,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刻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30 min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预防胃癌根治术患者低血容的出现,其疗效与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相当.
作者:肖向锋;甘亚倩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于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的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的症状,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Toll样受体(TLRs)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感知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的重要分子,在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的研究提示,OIS的发生发展与视网膜长期缺血缺氧导致的慢性炎症有关,其中Toll样受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免疫系统的激活与OIS发病过程的相互关系,为其病理机制及防治OIS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李茜;王艳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完全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小隐静脉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11年4月间,应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40例患者(47条下肢)下肢小隐静脉曲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效果及对切口外观满意度等.结果 本组肢体行小隐静脉完全点式剥脱,手术时间平均45 min;手术后平均1.5 d出院.所有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曲张消失,临床症状缓解.腓肠神经损伤(外侧足背皮肤麻木感)1例(2.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1~48)个月,无明确的下肢静脉曲张复发;1例腓肠神经损伤的患者在术后2个月恢复.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小隐静脉完全点式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是外科方法中简单、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亓明;白云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感染性疾病科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50例伴有发热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两组均按2010卫生部颁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方案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激素治疗,其中A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 400㎎/(㎏·d)连用5 d.B组:静脉滴注IVIG 1 g/(㎏·d)连用2 d.结果 B组在总热程,呕吐、易惊、肢体震颤等神经系统表现缓解时间,脑脊液恢复时间,痊愈的时间上均较A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大剂量IVIG冲击治疗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疗效好.
作者:洪源;张双;田庆玲;庞保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局部微波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于胸壁复发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局部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胸壁复发患者,并与单用化疗患者进行对比,比较其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 与单用化疗相比,局部微波热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局部微波热疗联合化疗是治疗乳腺癌胸壁复发的良好方法.
作者:吴辰 刊期: 2012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