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分析

王建民;梁勇;薛中星

关键词:T型管, 胆汁性腹膜炎, 胆漏,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积极正确处理均痊愈.结论 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应从术前检查、术中操作等方面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正确及时处理,基层医院以手术引流为主.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科16例张力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对机体呼吸、循环影响大,必须紧急抢救处理.为探讨内科张力性气胸的临床特征,从而提高防治水平,现将我院1997年3月至2007年3月间临床资料完整的16例内科张力性气胸的病例做一回顾性临床分析.

    作者:何知;李四堂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PA)抑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抗血栓治疗.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陈丰;彭俊;王祥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呋喃西林液口腔冲洗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呋喃西林液冲洗法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入住龙口市人民医院ICU病房的患者共19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共分为两组如下:呋喃西林液冲洗法组、生理盐水擦拭组.对两组患者的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肺炎、口腔清洁度评价、咽拭子培养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呋喃西林液冲洗法与生理盐水液擦洗法比较,口腔炎症明显减轻,呼吸机相关肺炎明显减少,咽拭子培养菌落明显减少.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呋喃西林液口腔冲洗法,可保持口腔清洁,使口腔炎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孙灵娅;孙雪林;曹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名护理专业学生(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评价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和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素质能力合格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在护生带教教学中应大力推广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

    作者:简明;胡菊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研究与进展

    各种心脏病发展到晚期大多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着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而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骨髓干细胞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现就骨髓干细胞的分类、作用机制、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前景等作简要介绍.

    作者:龚怡;雷长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1例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血行转移,甚至死亡[1].本院2009年收治1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术后护理的不同,提高护理的有效方法和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宫外孕术后患者,分为腹腔镜和开腹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体温及住院天数.结果 行腹腔镜手术组与行开腹手术组对比,年龄、产次、孕次、术前血β-HCG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4±10.6)min,开腹组为(51.0±11.2)min,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体温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快,所需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护理水平,但技术要求高、视野范围小、操作范围窄、费用高是其不足.

    作者:刘昱晋;蒋中俊;伍帮珍;田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玻璃体出血260例病因分析及诊断与治疗

    玻璃体出血是眼科常见病,常可导致突然的视力下降,如果不积极寻找病因,耽误治疗,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05~2009年间收治的玻璃体出血病例予以归纳分析,明确病因,同时谋求佳治疗方法和时机.

    作者:郭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幼女小阴唇粘连误诊12例诊治体会

    小阴唇粘连指幼女的两侧小阴唇部分或全部粘连在一起,遮盖尿道口与阴道口,主要继发于幼女外阴阴道炎未及时处理或长期慢性外阴阴道炎.临床上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本院妇科共收治小阴唇粘连25例,其中12例因家长或基层医疗单位诊断为外阴发育畸形而入我院就诊.因对此12例患儿给予了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招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体会

    目的 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50例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因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血栓患者38例,亚急性血栓患者9例,慢性血栓患者3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5例,左∶右为2.3∶1,且不同时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不同声像图特点.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及观察疗效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洪幸;乔凌云;王增运;杜小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如何做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新生班主任工作医学教育

    班主任作为新生管理的重要成员,应分析新生存在的问题及其思想根源,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作者:胡鑫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组(治疗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螺内酯,疗程12周.观察治疗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和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FF、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浆中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体会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新的诊疗技术层出不穷.对于广大医学生而言,是内科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作者:阴赪茜;李志忠;张京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的预防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2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积极正确处理均痊愈.结论 拔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应从术前检查、术中操作等方面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正确及时处理,基层医院以手术引流为主.

    作者:王建民;梁勇;薛中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脊柱结核的MRI和CT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和/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脊39例脊柱结核的MRI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脊柱结核MRI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硬膜囊和脊髓受累、椎间盘信号的改变以及韧带下播散等;脊柱结核 CT表现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以及椎管受累等;与CT相比,MRI对早期病变的显示更敏感,对病变范围的确定也更具优势,但CT对死骨以及钙化灶的显示更清晰.结论 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 MRI对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病变范围的确定方面要明显优于CT,而CT在显示死骨和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观察.

    作者:肖志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预防性胸导管结扎与乳糜胸

    目的 探讨食管手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在预防乳糜胸方面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66例食管手术中采取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的病人,其术后胸腔引流液的分析,了解术后乳糜胸发生的情况.结果 64例病人中,术后第1天乳糜定性试验阳性45例,64例病人术后第2~4天引流量少于50 ml,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2例病人引流量较多,于手术后第6天引流量减少至50 ml,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结论 在食管手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能有效地降低乳糜胸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提高乳糜胸的治愈率,降低二次手术的几率.

    作者:陈伦元;陈锡树;李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以病例为中心的互动教学:耳科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为解决耳科英语教学的枯燥难懂问题,我们尝试以病例切入主题展开对疾病的讨论讲解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并应用于七年制的专业课教学,在实践中受到良好效果.这种以病例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比灌输式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作者:刘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依靠心电图的特异改变、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以及血清中相关酶的异常变化来确诊.对于隐匿型AMI,血清中有关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则具有特殊价值[1].

    作者:曹玉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高热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高热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高热(体温高于39.0℃)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1例高热患者中,2例采用单纯抗生素及对症治疗,9例需采用外科处理,其中包括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及更换双J管8例,输尿管镜取石1例,11例患者均得到治愈.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高热的患者,虽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需的,但是积极的外科处理也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苏海龙;冯仲信;黎桂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愈肾丸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愈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95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厄贝沙坦150 mg/d及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自制中药愈肾丸,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UAER、IL-1、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愈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协同作用,可延缓肾损害进展.

    作者:贺丰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