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英;昝新华
目的:总结分析围绝经期妇女实施中医养生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社区的12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一般资料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健康教育教育,观察组60例实施中医养生保健,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以及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生存质量总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实施中医养生,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谭言覃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冠心病在工业发达国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它已经成为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曾是冠心病低发国,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速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当前,冠心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疾病,是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疾病之一,因此冠心病的研究已经成为医疗学界越来越重视的研究之一,如何有效的防治冠心病的低发以及如何有效的调理冠心病患者的病症是当前医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冠心病,并分析了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分析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
作者:黄凤云;张莉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对全科门诊对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情况展开分析,探寻全科门诊对急性腹痛的诊治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佳切入点,完善和优化诊疗程序.方法:从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因、诊断及治疗状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胆结石并急性胆囊炎18例,约占21.2%;消化性溃疡16例,约占20%;急性阑尾炎2例,占2.5%;泌尿系统结石13例,约占16.2%;急慢性胃炎23例,约占28.7%;急性肠胃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过敏性紫癜8例,占10%.结论:充分利用多学科门诊平台及采集患者病史,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辅助各种检查来提高诊断科学性和准确性,明确各种引起急性腹痛的疾病的诊断依据和鉴别,以此提高急性腹痛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准确诊断率,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秋香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近年来收治的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价介入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组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均封堵成功.结论 采用介入治疗法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好,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而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患者治疗后恢复快,值得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曾柏华;张秀峰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肿瘤患者,行外周静脉置管,加强安全用药护理,并进行分析.结果 30例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出现并发症9例,占30%,其中静脉炎3例,占10%.结论 加强外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的护理管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对老年常见慢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35例慢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进行全科医学保健和健康指导,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综合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SBP、DBP、FBG、2hPG、TG、TC、HDL-C和LDL-C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学保健和康复指导在社区对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有良好的干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老年慢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复发性脑梗塞患者实施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50例患者经溶栓、降纤、降颅压,脑细胞激活剂及积极处理并发症等治疗后,基本痊愈7例(14%),显著好转9例(18%),好转22例(44%),恶化8例(16%),死亡1例(2%),自动出院3例(6%).结论:严格控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嗜酒等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复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江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近年来由于我国交通业、建筑业和采矿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工地事故和塌方引起的TBI发生率也在上升,尽管在颅脑损伤的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这与对TBI的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有关,尤其是对脑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足有关.
作者:苏哲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选择择期手术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Ⅰ组32例)和全凭静脉麻醉(Ⅱ组30例),Ⅰ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维持麻醉,Ⅱ组予以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切皮后即刻、拔管后即刻BIS、HR、MAP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术前1d和术后3d内苏醒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同,Ⅰ组循环指标较Ⅱ组稳定(P<0.05),苏醒质量较Ⅱ组好(P<0.05),且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结论:COPD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其术后肺功能恢复更好.
作者:昝志刚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法医学是一门为法律问题提供医学服务的科学.随着当前自然科学与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法医学的相关理论在不断得到充实的同时,其研究方法也变得更加精确,有关检测技术也处于更新换代的趋势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法医鉴定的发展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度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现阶段我国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法医学提示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主要分析当前了我国法医鉴定体制存在的缺陷,探究促进法医鉴定体制改革的相关策略.
作者:杨玉奎;高志明;唐学历 刊期: 2016年第50期
随着骨盆骨折早期治疗的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骨盆骨折造成的畸形、并发症逐渐减少,但术后并发症却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骨盆骨折术后感染多见于开放骨折,已有大量文献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其诊断与治疗已得到足够重视.骨盆骨折术后感染多见于开放性骨盆骨折术后,也可发生在内固定和外固定术后,而闭合骨盆骨折术后感染较为少见.骨盆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约为1.5%-14%,本组病例中骨盆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7%.与文献中的感染率相符.
作者:徐鹏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对于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对于护理进行干预措施分析;方法 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医院2014年下半年的儿科护理案例100例来进行分析,通过分层的方式,50人为对照组,50人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采取全面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两个组的儿科护理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观察组通过全面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其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其满意度则是不断的提高,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100例儿科护理的干预措施,通过全面向的护理,对于纠纷发生率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科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不断的推广.
作者:刘晓 刊期: 2016年第50期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通过上门服务、电话指导、发放资料、集中面授等方式,运用糖尿病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血糖的监测五架马车,对14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使糖尿病患者防病意识明显提高,血糖稳定或明显下降,发病率显着降低,促进血糖达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50期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影像学的认识和了解,以便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笔者分别对X线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的特点、临床应用特点等进行分析探讨.由于上述各种影像设备在不同的临床应用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或局限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使其在不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作者:汪正聪 刊期: 2016年第50期
一、肢体共振运动的由来.1、起于病危.我步入中年时,因长期患感冒、头痛、颈椎痛、肩周痛、胸闷、腰痛、痔疮、膝关节痛等疾病,又因父母在医疗手术中死亡过度悲伤、债务烦扰、紧张疲劳、饮食不当等持续损害身心,致体内消化系统功能衰退,胃酸返流不断侵蚀食道,产生食道癌性病变,引起胸部穿刺性巨痛、胃肠胀痛、进食艰难、彻夜难眠、极度恐惧,让我体重由80公斤剧减至50公斤,全身迅速衰竭,生命垂危,暗留遗书.2、求生探索.我查阅相关医学,四处求医问药,服药数万元无效,医嘱食道手术.我见同病的人手术后不断死亡,对医疗失去信心,因而放弃.朋友说开心治百病,我阅读哲学、人生思考、人物事迹等书籍,告诫自己怕死死得更快,克服消极心理,树立快乐战胜疾病的信心,却挡不住走向死亡的步伐.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我又把希望寄托在运动上,经常按摩、步行、跑步、跳动、体操、打乒乓球等,病情未根本好转.3、偶尔一得.同事热心借给我《佛说疗痔病经》一书.该书指出,每天重复甩手(上肢)2000 遍以上,数月可消除高血压、肝癌、肺癌、食道癌等各种疾病.我鼓足干劲,拼命坚持一段时间后,感到行之有效.为使效果更好,我将重复甩手与重复蹲腿(下肢)同时进行,获得四肢带动全身振动的运动.我为该运动取名肢体共振运动.
作者:张良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护理下颌骨在颌面部骨骼中体积相对较大,位置较为突出,生活中比较容易受到创伤.由于下颌骨本身解剖结构的特点等原因,造成下颌骨在受到外伤后容易发生骨折.近年来交通事故的不断上升,也是造成下颌骨骨折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王凤娥 刊期: 2016年第50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年~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叫脆性骨折),这是由于骨强度下降,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系指不伴引起本病的其他疾患;继发性骨质疏松则是由于各种全身性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组织量减少.此外,按发生部位亦可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骨质疏松.
作者:王正山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改善留置胃管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清醒留置胃管患者7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的S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和焦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不适10例,对照组仅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留置胃管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正英;昝新华 刊期: 2016年第50期
本文从中医学角度简要概括了失眠的病机,同时对睡眠的中医药治单种中医药临床深入总结了疗进展以指导临床应用,并提出本病在临床治疗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周浩;魏守超;赵兴军 刊期: 2016年第5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及其自我防护措施、效果.方法:观察、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污染、放射物危害,针对危害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自我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职业病发生率降低.结论: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多,加强预防是降低手术室护理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贾娜;单艳华 刊期: 2016年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