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张型心肌病20例临床分析

王妍敏;付鑫;吴海霞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治疗,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与心内科收治的2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药物对症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采用药物治疗,起搏器同步化治疗等治疗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减少了后遗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宣传管理工作

    目的: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医者仁心,钻研医术体恤患者无疑是重要的,然而医院的宣传工作同样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只有做好医院的宣传工作,才能够有效的扩大医院本身的知名度,树立起医院的外部形象。通过医院宣传工作,可以使医院与整个社会的合作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对提高该医院自身的医疗技术与质量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作者:叶思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与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五项生存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6.67%,观察组达到96.67%;各项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有利于老年患者提升自身血压控制状况,方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并予以护理干预,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永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应用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2016年4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喷雾剂吸入治疗,试验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a 1b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2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吸入应用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中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观察的护理工作体会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患儿皮试后安全隐患增加因素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强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对提升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门诊注射室患儿皮试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护理工作,从护理人员态度、合理排班,提高护理工作针对性,能够提高患儿皮试安全性。

    作者:王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对下颌骨骨折疗效的比较研究

    目的:为了对比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与颌间固定对下颌骨骨折疗效。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共计40例。结果:两组下颌骨骨折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的复查结果显示,骨折部位全部愈合,骨折线基本消失,观察组患者咬合关系良好者19例,咬合良好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咬合良好率(P<0.05)。观察组下颌骨骨折患者开口度恢复超过37mm者共计18例,占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开口度恢复率(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腹部带蒂皮瓣病人术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腹部带蒂皮瓣病人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42例腹部带蒂皮瓣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术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腹部带蒂伤口修复和皮瓣成活概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商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观察以及其对血清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来探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在临床上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一个对照组和一个观察组,对对照组仅仅进行基础治疗,在对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观察以及在治疗前后的7天疗程的血清 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 CRP水平有明显的变化(P<0.05),7天时观察组血清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疗效且能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改善患者机体机能。

    作者:蒋存礼;黄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6.7%),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延伸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临床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方式进行抢救,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实施抢救,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器官插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应用全程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生命安全风险,提高临床抢救效率,为患者病症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作者:王靓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5月直至2016年3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AST(42.01±6.65)U/L、ALT(45.15±5.29)U/L、TBiL(30.04±4.21)umol/L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王平;陈业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引起的肘内翻

    肱骨踝上骨折多见于小儿,骨折发生部位未肱骨远端内外踝上方2-3cm,大部分为伸展型骨折,约占95%左右,肘内翻为常见并发症。此文分析1例肱骨踝上骨折复位肘内翻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作者:陈祖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健康干预研究

    目的:消化内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新兴的纳米技术在消化病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消化疾病谱也会随之改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急性腹痛的急诊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析急性腹痛的病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治疗的急性腹痛88例患者的急诊治疗情况,分析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类型,确诊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结果急性腹痛病因主要包括外伤性腹痛、梗阻性腹痛、出血性腹痛及炎症性腹痛等,本研究中这些类型腹痛占比分别为1.14%、28.41%、23.86%、46.59%。经治疗,88例患者中显效37例,有效50例,仅有1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8.86%。结论:临床上急诊治疗急性腹痛首先需要确诊腹痛原因类型,并根据确诊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急诊救治效果突出。

    作者:何启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风险的防范。方法针对无痛胃镜检查中潜在的麻醉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风险因素评估及防范,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保证了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结论进行麻醉风险因素评估并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降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风险的有效途径。

    作者:马君霞;冯群;李海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间的手术护理和康复指导,提高护理员的护理水平。方法:术前进行包括评价健康状况、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工作;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饮食护理、术后的康复锻炼指导等的护理工作。结果:选取的50例病患得到良好护理,没有产生并发症等不良状况,均治愈出院。结论:重视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对于减轻病患的心理和身体负担,减少发生后期并发症的状况,巩固患者手术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静;李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66例,根据Vancouve分型标准,骨折可分A、B、C三型,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对不同类型骨折手术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A型手术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持续时间短、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短,与B型、C型相关指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意义。三种手术类型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意义。结论:对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骨折的发生部位的不同,三种手术方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马燕;吴亦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宁夏石嘴山市敬老院与老年公寓老年人健康现状分析

    目的:对石嘴山市内两所敬老院、两所老年公寓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包括血糖、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心电图、视力、眼表检查、泪液分泌试验、体重、营养状况、语言交流状况等。结果显示:石嘴山市敬老院的医疗水平、卫生保健水平整体较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普遍较好;惠农区中心敬老院、惠农区老年公寓以及大武口逢干老年公寓医疗水平、卫生保健水平整体较差,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整体偏低。

    作者:李春艳;关林;李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整体护理方式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方式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方式可以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内镜及配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的优势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今临床中内镜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微创手术的优势是: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的恢复时间短,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括:腹腔镜器械、胸腔镜器械、脑室镜器械等,种类是很多的,因为临床中微创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内镜技术应用的频率也很高。内镜器械的价格是很昂贵的,所以对器械的利用率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谈谈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对硬式内镜进行集中的处置管理,效果是较好的。

    作者:潘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血液标本采集在生化检验结果中的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在生化检验结果中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临床标本血液生化检测样本共200份,对不同采集方法、采集部位、送检时间等指标对临床标本检查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记录不合格的标本。结果:患者钠、钾、氯、尿酸、肌酐和葡萄糖的同侧抽血值与异侧抽血值存在着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葡萄糖和α-羟丁酸的1小时后送检值与规范送检值存在着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和血液标本的送检时间均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作者:帕丽旦·马木提;买尔哈巴·米日哈迪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