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郜红艺;郭玉娟;陈文静;吴坤河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5 748例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了解广州地区孕妇维生素D水平,为广州地区孕妇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12月广州地区5 748例孕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孕妇孕期补钙情况,然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25(OH)D含量,并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地区5 748例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为(54.47± 17.48) nmol/L,其中血清25(OH)D水平良好组644例,占11.2%,缺乏组与不足组5 104例,占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1~35岁组、36~40岁组孕妇25(OH)D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妊娠的进展,维生素D水平需求不断增加,其中早期组与中期组、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孕期补钙较未补钙孕妇血清25(OH)D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广州地区孕妇的维生素D尚属不足水平,孕妇孕期补钙效果明显,为确保满足母体和胎儿维生素D的需求量,促进母婴健康,应重视妊娠期维生素D的合理补充.
作者:肖明锋;黄瑞玉;周晓莹;赖有行;郑冼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6年深圳市宝安区各医疗机构报告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病例流行病学史,探寻宝安区防控丙肝疫情的针对性措施.方法 利用《丙型肝炎病例报告表》收集抗-HCV阳性病例,分析基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原因、流行病学史等内容.结果 2016年共报告抗-HCV阳性病例849例,全年散在发病.男女性别比1.70∶1.年龄集中在20~55岁(占83.86%).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商业服务为主(占81.15%).深圳户籍占16.96%.丙肝无关联检测占80.21%,主动检测占9.31%.完整收集流行病学史的545例病例中既往流行病学史占比前5位:有手术史(占33.76%)、口腔诊疗史(占24.22%)、接受过血液或血液制品史(占23.12%)、不安全注射史(占22.75%)、有创操作史(占15.41%),同时存在性别、年龄差异(P<0.05).结论 在宝安区丙肝防控工作中,应加大防控丙肝医源性感染的力度,加强人群丙肝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以促进感染高风险人群主动检测.
作者:饶展宏;詹志强;孙群露;涂玉山;郝元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征,探讨HRV与血脂、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初发未治疗EH患者为病例组,88例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RV、CRP、血脂、肾功能、心肌酶等资料,并分析EH患者HRV和其他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HRV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50 ms的百分比(PNN50)均较低(P<0.05),而三酰甘油(TG)、CRP、血尿素氮(BUN)、尿糖(GLU)较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EH患者TG与SDNN、SDANN、RMSSD弱相关,CRP、GLU与SDNN、SDANN中等相关、与PNN50弱相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RMSSD中等相关,颈动脉斑块数与SDNN、SDANN中等相关(P<0.05).结论 EH患者HRV指标下降,并与靶器官损伤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HRV指标值可为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健武;邓永嘉;林松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龙岗区2家哨点医院上报的感染性腹泻监测数据,分析其病原构成、季节变化和人群分布.结果 1182份标本中523份检出病原,检出率为44.25%.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病毒检出率(30.54%vs.1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8,P=0.00),约0.93%的标本为双重或多重感染.夏秋季以细菌性病原检出为主,冬春季则以病毒检出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有所不同(x2=12.76,P=0.01);越早采样标本阳性检出率越高(x2=12.76,P=0.01),多重临床表现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单一临床表现的患者(x2=14.76,P=0.00).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以沙门菌、诺如和轮状病毒为主,病原谱已发生变化,应加强监测,做好不同季节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作者:杨永平;刘凤仁;刘渠;金玉娟;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1例肺韦格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以肺部空洞为主要表现的肺韦格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咳嗽、咳痰、发热2+月入院,曾经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缓解,后经过肺穿,病理结果证实为肺韦格肉芽肿,经过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肺部空洞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容易误诊,应尽早行活检明确肺部空洞的病因,针对性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银玲;邓蓉;李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广东省江门地区人群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基因型.方法 利用荧光分析法对2012年1月-2018年3月江门地区213 593例新生儿进行G6PD活性筛查,对252例G6PD活性初筛阳性的标本利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江门地区新生儿群体的G6PD缺乏症阳性率为5.07%(10 830/213 593),男女阳性率分别为7.32%(8 157/111 395)和2.62%(2 673/102 198).252例G6PD活性初筛阳性标本共检出10种突变:43例c.95A>G(17.06%)、11例c.392G>T(4.37%)、1例c.487G>A(0.40%)、4例c.517T>C(1.59%)、17例c.871G>A (6.75%)、4例c.1004C>A(1.59%)、15例c.1024C>T(5.95%)、3例c.1360C>T(1.19%)、58例c.1376G>T(23.02%)、81例c.1388G>A (32.14%)和9种复合突变.结论 江门地区是G6PD缺乏症高发地区,常见的三种基因突变型是G6PDc.1388G>A、c.1376G>T和c.95A>G.在江门地区开展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筛查、产前筛查和遗传咨询工作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佳;曾钦龙;杨应松;李秋丽;孙铁兰;钟志来;冯建江;邓筹芬;江洪清;黎箐;孙淑湘;谭洁亮;李智明;谭淑明;钟林;郭奕斌;蒋玮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序贯溴隐亭治疗生长激素(GH)型垂体瘤伴海绵窦侵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伴海绵窦侵袭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序贯溴隐亭治疗,对照组仅予溴隐亭口服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GH水平,肿瘤体积和垂体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56%vs.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血清IGF-Ⅰ和GH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序贯溴隐亭治疗GH型垂体瘤伴海绵窦侵袭疗效显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并改善垂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IGF-Ⅰ和GH表达有关.
作者:李毅芳;李凌;蔡燕芝;陈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为提高白念菌感染的检出率及建立微滴单细胞培养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分别接种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将临床标本加入到含青霉素和链霉素(双抗)的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结果 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快.临床样本在含双抗的培养基的生长速度6h后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样本经过18h的微滴单细胞培养和液态培养,细胞数量大于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样品在含双抗的营养肉汤培养基微滴单细胞培养18h后再进行检测能够提高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余一海;陈耀;石星亮;麦惠简;谭有将;蔡乃增;戴尽波;陈静;梁惠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PSM)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实验室特征,比较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PSM的861例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861例患者中死亡病例占14.98%(129/861).临床表现以发热(89.66%)、皮疹(64.92%)、消瘦(64.46%)、咳嗽(49.24%)、贫血(39.26%)、淋巴结肿大(28.57%)为主,当患者合并消瘦、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腹水、呼吸困难及其他机会性感染时,死亡风险明显增高.实验室检查出现白细胞下降、白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时,提示预后欠佳.521例患者分别使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症状改善后给予口服伊曲康唑长期治疗,死亡率分别为8.5%、7.1%、6.6%,三种药物比较,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2,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PSM临床表现多样.抗真菌药物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英;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柯迎春;李水凤;王军雄;梁健瑜;许婧娴;吴琼贤;郭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RP11-367F23.2是否与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相关,揭示RP11-367F23.2在炎症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Mo-DCs);LPS组加入0.1μg/mL的LPS,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组加入等体积的含有0.1%二甲基亚砜(DMSO)的PBS;18 h后收集上清和细胞,上清用于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用于在mRNA水平检测RP11-367F23.2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CD40和CD80.结果 LPS处理细胞18h后,LPS组中长链非编码RNA RP11-367F23.2及各细胞因子IL-6、IL-10、IL-12、CD40和CD80表达量较PBS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RP11-367F23.2可能参与了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作者:张轩;王淏;罗燕芬;李有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建模研究α1-抗胰蛋白酶(AAT)治疗糖尿病的动物药效学.方法 将大鼠造成Ⅱ型糖尿病模型,选择血糖值在15~30 mmol/L者用于实验组,AAT分为高(11.5 mg/kg)、低(5.75 mg/kg)两个剂量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做阳性对照.测定血清血糖(GLU)、肌酐(Cre)、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AAT低剂量组、AAT高剂量组中GLU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在二甲双胍组、AAT低剂量组有升高趋势,在AAT高剂量组有降低趋势;三个受试药组TC明显降低;TG在二甲双胍组有升高趋势,在AAT低、高剂量组中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AAT对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明显的降糖、降脂作用,AAT低剂量对TP有升高的趋势,可改善实验动物肾脏和胰腺内胰岛形态的作用.
作者:陈献雄;张英;蒋伟;张利;王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异黄酮、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PTC患者214例为研究组,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80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异黄酮、胰岛素及脂联素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并对影响PTC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血清大豆甙元、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豆黄素、染料木黄酮和雌马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BRAF基因突变的PTC患者血清大豆甙元、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胰岛素是PTC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大豆甙元、脂联素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提高血清大豆甙元和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预防PTC的发生及和发展.
作者:郑晖;宋双章;聂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不同剂量螺内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前后右心重构、肺功能以及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PH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A组及研究B组,每组30例.对照组依据GOLD指南给予常规治疗,研究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口服,研究B组加用螺内酯40 mg/d口服,治疗6个月时复查右房内径(RAD)、肺动脉压力(PAP)、Tei指数、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等指标,并记录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时,研究A组的RAD为(48.0±8.2) mm、PAP (29.5±3.5) mm Hg、Tei指数(0.62±0.11)、LAD(28.1±6.0)mm,FVC(80.3±8.6)、FEV1 (78.5±12.8)、PEF(76.8±10.9),研究B组的相关指标顺次为(47.3±9.2) mm、(29.8±3.6) mm Hg、(0.58±0.16)、(28.3±7.8)mm、(83.9±9.1)、(81.4±13.1)、(80.9±9.8),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研究A组及研究B组存在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分别为15例(50.0%)、16例(53.3%)及14例(46.7%),治疗后依次为17例(56.7%)、9例(30.0%)、7例(23.3%),B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慢性PHD患者右心重构及肺功能,并降低快速型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但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切.
作者:胡良巧;李寰;杨杏;周丽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空调送风中细菌和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及培养时间的影响,探讨空调送风中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检测方法.方法 随机采集珠三角某市26套公共场所空调系统送风中的空气样品126份,分别检测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细菌总数检测分别采集样品在营养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35~37C培养48 h,计数细菌菌落数;真菌总数采集样品在沙氏琼脂平板经28C培养1~7 d,每天观察并记录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营养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细菌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05);真菌总数检测培养3、4、5 d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菌量多的培养时间为3d(占30.95%);真菌菌落蔓延满平板多的培养时间为4d(占蔓延满平板数的37%).结论 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检测在营养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均适用,真菌菌落总数检测的佳计数时间为培养3d.
作者:袁展红;刘绮明;吴灿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水平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人选初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on-CAD组,n=50)和冠心病组(CAD组,n=52).测定外周血Treg数量和sST2水平,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Non-CAD组相比,CAD组外周血Treg百分比显著降低(t=13.931,P<0.001),sST2水平显著升高(t=11.978,P<0.001).随着冠脉病变血管数的增加,外周血sST2水平随之升高(F=63.183,P<0.001).血清sST2水平与Treg数量(r=-0.827,P<0.001)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r=-0.349,P<0.001)呈负相关,与Gensini积分(r=0.836,P<0.001)和体重指数(r=0.226,P=0.022)呈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ST2与Treg呈负相关(P<0.001),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ST2水平明显升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Treg呈负相关,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作者:何非;盛建龙;王晓晨;胡广全;王凯;许邦龙;程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患者代谢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诊治的PCOS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月经规律的育龄期女性5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25(OH)D、DBP、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分析各因素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和腰围、臀围比值、25(OH)D、瘦素、HOMA-IR、HOMA-β、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HOMA-IR、HOMA-β、腰围、臀围比值、BMI和瘦素呈显著负相关(r=-0.928、-0.957、-0.982、-0.935、-0.926,P均<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内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王勤洁;周强;赵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效率和发病率的关系,为预防新生儿CH的发生和优生优育咨询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CH的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间新生儿CH筛查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583 979例新生儿CH筛查中,初筛阳性6 127例,筛查阳性率为1.0%(6 127/583 979),共检出CH患儿425例,阳性预测值为6.9% (425/6 127),发病率为1∶1 374.女性、早产儿和过期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组的CH筛查阳性预测值和发病率分别高于男性、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女性、早产、过期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影响新生儿CH发病的风险因素.
作者:李蓓;陈倩瑜;贾雪芳;蒋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紫菜多糖对哮喘大鼠模型树突状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大鼠20只,用卵清蛋白致敏成哮喘大鼠模型,紫菜多糖干预后,观察大鼠症状表现,病理学检查肺组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CD80/CD86表达,采用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IL-4、IL-6、IL-10、IL-13,并与健康大鼠、未干预的哮喘模型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大鼠症状评估10例均显效,病理检查肺组织炎细胞减少,炎性渗出减轻,CD80:(14.31+3.86),CD86:(24.68±13.98),IL-4:(41.79±5.62) pg/mL、IL-6:(81.16± 10.77) pg/mL、IL-10:(6.19± 1.23) pg/mL、IL-13:(54.04±6.82) pg/mL,检测值接近健康大鼠(P>0.05).结论 紫菜多糖在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有积极作用,其机制与树突状细胞表型表达有关.
作者:田冰;刘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组胺对单核细胞THP-1的白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1、10、100μmol/L等不同浓度的组胺作用THP-1细胞1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HP-1细胞中IL-37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然后分别用10和100 μmol/L组胺作用THP-1细胞20 h,用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中IL-37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THP-1细胞分别经1、10和100 μmol/L等不同浓度组胺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THP-1细胞IL-37 mRNA表达水平分别升高约2.7倍、5.8倍、18.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THP-1细胞分别经10和100 μmol/L组胺作用后,其IL-37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结论 组胺诱导THP-1细胞IL-37的上调表达.
作者:任姣姣;管小丹;朱建冬;何素辉;吴坤;王森;陈章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情和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ACS患者136例,均行常规治疗并随访至少3个月,统计患者随访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统计患者冠脉病变血管支数,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其血清指标水平与LVEF、冠脉病变血管支数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结果 136例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7.94%(38/136).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均降低,LVEF则升高(P<0.05).双支和多支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均高于单支冠脉病变血管患者,LVEF则低于单支冠脉病变血管患者;且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均高于其无心血管事件患者,LVEF则低于无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ACS患者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与其LVEF、冠脉病变血管支数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相关,且其联合预测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准确性较高.结论 hs-cTnT、MMP和BMP联合预测ACS患者的价值良好,可作为ACS病情和近期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勇;李蔚华;尹虹;饶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