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芳;李凌;蔡燕芝;陈丹丹
目的 探索高通量测序SNP分型技术在无创性产前亲子鉴定中的应用条件.方法 采集187组家系孕妇外周血(孕7~28周)和假定父亲外周血应用高通量测序SNP分型技术,探索其在无创亲子鉴定中的应用条件.结果 孕周7~8周共65组家系,其中8组胎儿DNA浓度<2%,孕周9周以上胎儿DNA浓度均>2%.8组胎儿DNA浓度<2%未得到明确结论,未检出率为4.278%;胎儿DNA浓度>2%检出率为95.722%,血浆的平均测序深度达到300 X以上时,均能得到明确结论(支持、排除).结论 高通量测序SNP分型技术在无创产前亲子鉴定应用条件建议:孕9周以上,保证周胎儿DNA浓度大于2%,测序深度大于300 X的条件下进行.
作者:史萌;张核子;操利超;刘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组胺对单核细胞THP-1的白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1、10、100μmol/L等不同浓度的组胺作用THP-1细胞1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HP-1细胞中IL-37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然后分别用10和100 μmol/L组胺作用THP-1细胞20 h,用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中IL-37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THP-1细胞分别经1、10和100 μmol/L等不同浓度组胺刺激后,与对照组比较,THP-1细胞IL-37 mRNA表达水平分别升高约2.7倍、5.8倍、18.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THP-1细胞分别经10和100 μmol/L组胺作用后,其IL-37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结论 组胺诱导THP-1细胞IL-37的上调表达.
作者:任姣姣;管小丹;朱建冬;何素辉;吴坤;王森;陈章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2例处于不同临床时期的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10例、免疫活化期22例、低HBsAg水平(HBsAg<1 000 IU/mL)的非活动期10例及10例达到HBsAg消失(HBsAg<0.05 IU/mL,持续24周)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Luminex液态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61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分析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慢性HBV感染者中,HBsAg消失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低,免疫活化组的炎症相关因子表达量高.其中,低HBsAg水平的非活动组CD40配体(CD40L)、CD30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30(sCD30)、重组人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Gro-α)、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白细胞介素1α(IL-1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Exotoxin-3的水平高于HBsAg消失组,免疫耐受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M-CSF、IL-4、IL-15、IL-31、CD40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ro-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Exotoxin-3、Fractalkine的水平高于HBsAg消失组,免疫活化组IFN-γ、IL-2R的水平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耐受组和低HBsAg水平的非活动组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IL-2R、IP-10水平与ALT、AST呈正相关,IL-4、IL-15水平与HBsAg、HBV DNA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表达量不同.
作者:文雅嘉;苏迪;汪梦兰;高志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钙蛋白酶1(CAPN1)在胆囊癌(GB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对人GBC细胞系(GBC-SD)增殖、侵袭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B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胆囊组织中CAPN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GB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体外培养GBC-SD细胞和正常胆囊上皮细胞,将GBC-SD细胞分为CAPN1-siRNA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病毒感染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细胞中CAP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K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 GB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CAPN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病理分化和有无远处转移的GBC患者CAPN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C-SD细胞中CAPN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胆囊上皮细胞(P<0.05),感染CAPN1-siRNA后,GBC-SD细胞中CAPN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比较,siRNA组GBC-SD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CAPN1在GBC组织中高表达,CAPN1沉默可抑制GB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可能作为潜在生物靶标应用于GBC基因治疗.
作者:牛志鹏;位亚秋;冯新献;杨会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水平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连续人选初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on-CAD组,n=50)和冠心病组(CAD组,n=52).测定外周血Treg数量和sST2水平,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Non-CAD组相比,CAD组外周血Treg百分比显著降低(t=13.931,P<0.001),sST2水平显著升高(t=11.978,P<0.001).随着冠脉病变血管数的增加,外周血sST2水平随之升高(F=63.183,P<0.001).血清sST2水平与Treg数量(r=-0.827,P<0.001)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r=-0.349,P<0.001)呈负相关,与Gensini积分(r=0.836,P<0.001)和体重指数(r=0.226,P=0.022)呈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ST2与Treg呈负相关(P<0.001),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ST2水平明显升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Treg呈负相关,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作者:何非;盛建龙;王晓晨;胡广全;王凯;许邦龙;程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腹泻患儿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感染的情况,分析EPEC菌株的血清型及耐药性,为更有效地防治EPEC感染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 013名提供大便培养的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EPEC感染的流行特征,并分析EPEC阳性菌株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在3 013份急性腹泻患儿提供的大便培养标本中分离到96株无重复的EPEC,分离率为3.19%.以1~2岁和大于5岁年龄组检出率相对较高,年龄组间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冬、夏季检出率较高,季节间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为12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O86K61、O125K70、O44K74、O126K71为优势血清型.EPEC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为氨苄西林(86.46%),其次为复方新诺明(76.04%)和头孢噻肟(57.29%).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其他抗生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耐药.多重耐药率为61.46%.结论 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O86K61为常见血清型,该菌多重耐药严重,应加强监测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梁秉绍;黄艳梅;麦嘉良;钟华敏;谢永强;邓秋连;黄莲芬;周珍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1)和黏蛋白5AC(MUC5AC)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进行肿瘤切除手术的食管癌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患者癌旁存在正常食管组织,分别分离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MUC1和MUCSAC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肿瘤组织中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UC1主要在肿瘤组织细胞核表达,在正常组织细胞膜和少量细胞核表达,其在肿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MUC5AC主要在正常组织细胞膜表达,在肿瘤组织细胞质微弱表达,其在肿瘤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和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5);患者MUC1表达在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SAC表达在淋巴结是否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1阳性表达患者5年死亡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MUCSAC阳性表达患者5年死亡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MUC1阳性表达和MUC5AC阴性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UC1和MUC5AC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宋振国;张占东;苏永林;王素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异黄酮、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PTC患者214例为研究组,以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80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异黄酮、胰岛素及脂联素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并对影响PTC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血清大豆甙元、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黄豆黄素、染料木黄酮和雌马酚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BRAF基因突变的PTC患者血清大豆甙元、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胰岛素是PTC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大豆甙元、脂联素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提高血清大豆甙元和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预防PTC的发生及和发展.
作者:郑晖;宋双章;聂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蓝状菌病(PSM)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实验室特征,比较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PSM的861例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分析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治疗后病情转归情况.结果 861例患者中死亡病例占14.98%(129/861).临床表现以发热(89.66%)、皮疹(64.92%)、消瘦(64.46%)、咳嗽(49.24%)、贫血(39.26%)、淋巴结肿大(28.57%)为主,当患者合并消瘦、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腹水、呼吸困难及其他机会性感染时,死亡风险明显增高.实验室检查出现白细胞下降、白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和CD4+T淋巴细胞减少时,提示预后欠佳.521例患者分别使用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治疗,症状改善后给予口服伊曲康唑长期治疗,死亡率分别为8.5%、7.1%、6.6%,三种药物比较,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2,P>0.05).结论 艾滋病合并PSM临床表现多样.抗真菌药物治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英;卢斯汉;胡荣欣;杜健群;柯迎春;李水凤;王军雄;梁健瑜;许婧娴;吴琼贤;郭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淡豆豉异黄酮通过影响Sox2对C3H10T1/2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间充质干细胞株C3H10T1/2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淡豆豉异黄酮(0、10、100、1 000 μg/L)处理C3H10T1/2细胞,并同步联合成骨诱导液诱导成骨细胞分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F)实验检测C3H10T1/2细胞增殖情况,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验鉴定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C3H10T1/2细胞中Sox2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构建pEGFP-N1-Sox2过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2000向C3H10T1/2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分析Sox2过表达对C3H10T1/2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MTT检测结果可见,10、100、1 000μg/L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增殖,且呈现一定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10、100、1 000 μg/L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10、100、1 000 μg/L淡豆豉异黄酮可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中Sox2 mRNA及蛋白表达,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Sox2过表达可明显促进C3H10T1/2细胞增殖,抑制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淡豆豉异黄酮可能是通过下调Sox2表达,发挥抑制C3H10T1/2细胞增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作用.
作者:季泽娟;张春旭;郭占豪;刘方娜;刘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1例肺韦格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以肺部空洞为主要表现的肺韦格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因咳嗽、咳痰、发热2+月入院,曾经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缓解,后经过肺穿,病理结果证实为肺韦格肉芽肿,经过激素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肺部空洞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容易误诊,应尽早行活检明确肺部空洞的病因,针对性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银玲;邓蓉;李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广州登革热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病例信息,对每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完成调查处置报告.对收集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2008-2012年和2013-2017年疫情资料分组,对比分析疫情规模、持续时间、波及范围、暴发强度、病毒型别等方面的变化趋势.结果 相比2008-2012年,2013-2017年广州市登革热总体疫情规模和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输入疫情持续上升,本地疫情上升迅猛且疫情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本地疫情波及范围从2008-2012年波及的7个区59个街镇扩大到全部12个区和97.1%(165/170)的街镇,疫情强度从局部暴发规模上升到多次出现全市流行规模,此外,重症死亡病例增多,本地疫情的病毒型别也从4种血清型散发出现进展为1型和2型病毒持续出现.结论 广州地区登革热疫情强度的明显上升、流行趋势的转变以及相同病毒型别的持续,提示广州登革热流行正逐渐呈现由“输入引起的本地传播”向“本地化”进展的趋势.
作者:陆剑云;陈宗遒;马蒙蒙;蔡锐彬;苏文哲;李意兰;马钰;张周斌;杨智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效率和发病率的关系,为预防新生儿CH的发生和优生优育咨询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CH的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间新生儿CH筛查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583 979例新生儿CH筛查中,初筛阳性6 127例,筛查阳性率为1.0%(6 127/583 979),共检出CH患儿425例,阳性预测值为6.9% (425/6 127),发病率为1∶1 374.女性、早产儿和过期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组的CH筛查阳性预测值和发病率分别高于男性、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早期诊断的有效措施之一,女性、早产、过期产和低出生体重是影响新生儿CH发病的风险因素.
作者:李蓓;陈倩瑜;贾雪芳;蒋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为妊娠相关乳腺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39例妊娠相关乳腺癌及同期143例非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4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手术标本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的表达情况,并对HER-2 2+的标本进行FISH检测,根据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结果 妊娠相关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约占84.6%(33/39).与同期非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45岁)相比,妊娠相关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占比例Luminal B型较高,Luminal A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ER、PR、HER-2、Ki-67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相关乳腺癌在确诊时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恶性程度高,应重视该病的早期诊治.
作者:杜瑞;郜红艺;郭玉娟;陈文静;吴坤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6年深圳市宝安区各医疗机构报告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病例流行病学史,探寻宝安区防控丙肝疫情的针对性措施.方法 利用《丙型肝炎病例报告表》收集抗-HCV阳性病例,分析基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原因、流行病学史等内容.结果 2016年共报告抗-HCV阳性病例849例,全年散在发病.男女性别比1.70∶1.年龄集中在20~55岁(占83.86%).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工人、商业服务为主(占81.15%).深圳户籍占16.96%.丙肝无关联检测占80.21%,主动检测占9.31%.完整收集流行病学史的545例病例中既往流行病学史占比前5位:有手术史(占33.76%)、口腔诊疗史(占24.22%)、接受过血液或血液制品史(占23.12%)、不安全注射史(占22.75%)、有创操作史(占15.41%),同时存在性别、年龄差异(P<0.05).结论 在宝安区丙肝防控工作中,应加大防控丙肝医源性感染的力度,加强人群丙肝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以促进感染高风险人群主动检测.
作者:饶展宏;詹志强;孙群露;涂玉山;郝元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为提高白念菌感染的检出率及建立微滴单细胞培养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将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分别接种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将临床标本加入到含青霉素和链霉素(双抗)的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结果 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快.临床样本在含双抗的培养基的生长速度6h后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样本经过18h的微滴单细胞培养和液态培养,细胞数量大于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样品在含双抗的营养肉汤培养基微滴单细胞培养18h后再进行检测能够提高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检出率.
作者:余一海;陈耀;石星亮;麦惠简;谭有将;蔡乃增;戴尽波;陈静;梁惠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征,探讨HRV与血脂、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初发未治疗EH患者为病例组,88例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RV、CRP、血脂、肾功能、心肌酶等资料,并分析EH患者HRV和其他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HRV指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50 ms的百分比(PNN50)均较低(P<0.05),而三酰甘油(TG)、CRP、血尿素氮(BUN)、尿糖(GLU)较高(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EH患者TG与SDNN、SDANN、RMSSD弱相关,CRP、GLU与SDNN、SDANN中等相关、与PNN50弱相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RMSSD中等相关,颈动脉斑块数与SDNN、SDANN中等相关(P<0.05).结论 EH患者HRV指标下降,并与靶器官损伤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HRV指标值可为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健武;邓永嘉;林松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患者代谢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诊治的PCOS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月经规律的育龄期女性5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25(OH)D、DBP、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并分析各因素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MI和腰围、臀围比值、25(OH)D、瘦素、HOMA-IR、HOMA-β、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HOMA-IR、HOMA-β、腰围、臀围比值、BMI和瘦素呈显著负相关(r=-0.928、-0.957、-0.982、-0.935、-0.926,P均<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内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王勤洁;周强;赵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龙岗区2家哨点医院上报的感染性腹泻监测数据,分析其病原构成、季节变化和人群分布.结果 1182份标本中523份检出病原,检出率为44.25%.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病毒检出率(30.54%vs.1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48,P=0.00),约0.93%的标本为双重或多重感染.夏秋季以细菌性病原检出为主,冬春季则以病毒检出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有所不同(x2=12.76,P=0.01);越早采样标本阳性检出率越高(x2=12.76,P=0.01),多重临床表现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单一临床表现的患者(x2=14.76,P=0.00).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感染性腹泻病原谱以沙门菌、诺如和轮状病毒为主,病原谱已发生变化,应加强监测,做好不同季节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作者:杨永平;刘凤仁;刘渠;金玉娟;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情和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ACS患者136例,均行常规治疗并随访至少3个月,统计患者随访3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统计患者冠脉病变血管支数,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其血清指标水平与LVEF、冠脉病变血管支数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结果 136例ACS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7.94%(38/136).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均降低,LVEF则升高(P<0.05).双支和多支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均高于单支冠脉病变血管患者,LVEF则低于单支冠脉病变血管患者;且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均高于其无心血管事件患者,LVEF则低于无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ACS患者血清hs-cTnT、MMP-2、MMP-9和BMP-2水平与其LVEF、冠脉病变血管支数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相关,且其联合预测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准确性较高.结论 hs-cTnT、MMP和BMP联合预测ACS患者的价值良好,可作为ACS病情和近期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黄勇;李蔚华;尹虹;饶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