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洋
目的 观察采用术中用导管经胆囊颈部胆道造影诊治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导尿管经胆囊颈部胆道造影.结果 通过造影明确胆管内有结石19例,明确解剖关系者16例.结论 术中用细导管经胆囊颈部胆道造影简便,安全易行,防止了漏诊胆管结石,避免了不必要的胆管切开探查,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虎元;柳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血清胆酸的变化,为ICP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放免分析法测定47例患者的血清结合胆酸,分析患者血清甘胆酸(CG)与肝功能、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ICP孕妇CG平均20.58±11.32 μmo1/L,较CG正常者增加8~144倍,按胆酸轻中重分为3组,发现高胆酸组病情重,发病早和分娩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时间早.且ICP血胆酸高低与肝功能检验的异常程度是一致的.结论 测定血清胆酸对诊断ICP、判断病情及预防和积极处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雍亚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针对目前医疗卫生资源条块分割、大量浪费的现状,提出建立医疗卫生资源全面共享体系设想.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医疗卫生管理体系,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医疗卫生成本,方便群众就医,并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等问题.
作者:由宝剑;杜恂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16~26周要求引产的健康妇女14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每天服复方米非司酮1片2 d后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对照组76例,单纯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 mg引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引产效果、引产总时间、清宫率和产后1 h出血量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清宫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用复方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可以缩短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少,引产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健;张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24 h 内的A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 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两周(14 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ADL 评定采用Barthel 指数量表,以治疗第21 d CSS和ADL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21d 后治疗组、对照组CSS 、ADL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 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依达拉奉治疗ACI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远云;伍爱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15例复张性肺水肿(RPE)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15例复张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14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发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复张性肺水肿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危重,但可积极预防,有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谢刚;刘永年;彭致远;刘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弱视的Ⅲ级视功能异常的观察,强调在弱视的诊治中,不仅注意视力的提高,而且要重视建立双眼Ⅲ级视功能.方法 通过扩瞳、检影、验光确诊为弱视患者324例,用同视机检查Ⅲ级视功能.结果 在屈光不正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占84.62%,出现交叉抑制点15.38%.在斜视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者占20%,在屈光参差性弱视中,Ⅲ级视功能正常者占56.25%.在形觉剥夺性弱视中,Ⅲ级功能正常者占11.11%.结论 不同类型的弱视因其发病原因不同,Ⅲ级视功能异常情况各不相同.
作者:任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内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伴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192例经胃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组94例,保守组98例.保守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止血、胃黏膜保护、制酸等治疗.手术组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手术组胃溃疡治愈率为76.6%,优于保守组59.1%,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保守组相相比,手术组出血穿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感染和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可明显提高治疗质量,但容易引起感染和狭窄,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重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魏立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妇科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是临床上对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所实行的一种术式,因其特殊的手术方式,腹部无伤口,对身体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施行此种术式,对麻醉的镇痛效果、肌松程度、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程度需求更高.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因其能发挥腰麻(SA)和硬膜外阻滞(EA)二者各自的优点及弥补各自缺点而更适宜用于妇科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中.我们对2005~2007年6月我院60例妇科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患者比较了CSEA和连续硬EA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干玲;鲁品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急腹症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8例,2例行腹腔镜探查后中转开腹.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外科急腹症具有探查广泛、便于明确诊断、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谢雄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取自然流产的胎儿一具,术后4 h内无菌取出椎间盘,进行髓核组织的体外培养,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1 nmol/L、0.2 nmol/L、0.4 nmol/L的 IL-1β,30 h后,检测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在髓核组织培养液中加入0.3 nmol/L的IL-1β,分别培养12 h、24 h、72 h后,检测硫酸软骨素的含量.结果 ①IL-1β实验组较对照组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并且随着IL-1β浓度的增高.②随着时间的增加,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结论 IL-1β对椎间盘基质中蛋白多糖有降解作用,并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胡宝山;芮钢;杨茂伟;吕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高龄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提高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的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分析58例的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手术治疗的病例.结果 45例术后恢复顺利,1例术后合并酮症昏迷,4例继发性出血,7例膀胱痉挛,1例尿道狭窄,经及时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严格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等各项指标以改善全身状况;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治疗并发症.
作者:梁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fMRI)技术,研究正常成人持续性操作任务(CPT)持续性注意条件状态的脑激活区,探讨持续性注意冲突监测和执行控制的神经基础.方法 采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6例健康右利手的成人进行了持续性操作任务实验测试,测试任务采用阿拉伯数字0~9,任务分为三种条件:靶(GO)、非靶(NOGO)和背景数字.采集脑部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数据,通过SPM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非靶(NOGO)和背景数字相减,得到非靶任务脑功能活动的图像.结果 ①前扣带回(ACC)和左侧背外侧额叶(DLPFC)激活.②脑干、壳核和尾状核激活.结论 扣带回和背外侧额叶是执行冲突监控和反应抑制基础,在冲突监测和反应抑制形成反馈环路,实验支持背外侧额叶是执行控制脑区,提示在持续注意状态下,执行反应控制依赖脑干和新纹状体协调.
作者:刘冬柏;董选;王苏弘;陈杰;邢伟;任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传统灌肠法与改进灌肠法对癌性不全肠梗阻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对癌性不全肠梗阻患者采取禁食、药物治疗、鼻胃管吸引的同时采用改进法灌肠;对照组在治疗上与观察组相同条件下,采用传统法灌肠.结果 两组不全肠梗阻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7.1%,对照组73.5%,观察组灌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两组患者在禁食、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改进法灌肠,能有效缓解或解除肠梗阻症状.
作者:戴文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的疾病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我国属乙型肝炎高发地区,而且他易转化为慢性.在日常工作检测中,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有不少合并其他肝炎病毒的感染[2,3].我们从临床检测中筛选出51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对其肝功及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方面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文芳;郑振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包皮套环与包皮环切术在包茎、包皮过长患者手术中的佳适应证.方法 随机将1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成包皮套环(A组,78例)与包皮环切(B组,72例)两组,比较其优缺点及疗效.结果 A组比B组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术后不需换药、拆线,但手术费用高,术后持续疼痛及套环脱落时间较长.两组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儿童包茎、包皮过长患者以包皮套环术为首选,而成人患者则宜选择包皮环切术.
作者:张茂生;蒋川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3例乳腺癌组织的PTEN阳性表达率为61.4%(51/83),PTEN阴性表达率为38.6%(32/83).PTEN表达与乳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P<0.05)、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雌激素受体(ER)(P<0.05)有关.PTEN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或减弱,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以作为一个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翁海滨;李森;任家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3 d后改为口服;对照组47例,给予头孢呋辛钠联合阿奇霉素注射3 d后改为口服.两组疗程均为7~14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于洪波;徐德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多元羧酸对牙体硬组织表面的化学吸附和脱矿作用,为研制兼具脱矿和化学吸附作用的的自酸蚀预处理剂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 以多元羧酸与羟基磷灰石之间的化学反应为基础,将苹果酸、柠檬酸水溶液或酒石酸乙醇溶液和人工合成羟基磷灰石(HA)颗粒混合反应24 h制成酸蚀剂,观察牙釉质、牙本质在酸蚀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结果 苹果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牙体硬组织兼具脱钙和化学吸附作用.结论 三种羧酸对牙体硬组织都具有酸蚀脱矿作用,其中,酒石酸具有强的化学吸附作用和较强的脱矿能力.
作者:吴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影响术后疼痛控制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0例术后发生疼痛的患者,研究了与术后疼痛控制障碍相关的各种因素.结果 术后疼痛控制障碍与对疼痛认识不足,担心麻醉药物成瘾,疼痛评估不当,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及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结论 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消除用药误区,改善组织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疼痛医学水平是术后疼痛控制的关键.
作者:刘凌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