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纲;陈晓华;伍金华;李秀娟;甄沛林;丁佩佩;梁少群
虫媒病是病原体由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性脑膜炎等多种危害很大的疾病.因此,控制虫媒病传播媒介,对防止虫媒病大量传播十分重要.在众多防治方法中,生物防制具有可有效降低虫群密度,同时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虫媒病的生物防制发展情况.
作者:李聪;胡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方法 收集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因子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为25.26(15.83~33.34)、15.01(9.23~20.33),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2型T淋巴细胞为2.31(0.40~4.59),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水平分别为35.51(18.54~46.23)ng/L、40.65(23.12~65.87)ng/L和5.34(3.25~6.32)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水平为6.11(2.51~8.14)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7N9禽流感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免疫失调,多种细胞因子上调,参与机体免疫损伤.
作者:何纲;陈晓华;伍金华;李秀娟;甄沛林;丁佩佩;梁少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不同免疫分析系统检测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甲状腺水平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4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甲减患者,分别应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系统与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对入选患者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水平进行检测.记录两种检测系统的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检测系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TSH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所得血清T3、FT4水平均低于各自检测方法的正常下限值,血清T4、TSH、TGA与TPO水平均高于各自检测方法的上限值,FT3均处于正常参考范围.两种免疫检测系统的T3、T4、FT4、TSH、TGA、TPO检测结果均有良好一致性(Kappa=0.687,0.829,0.829,0.940,0.687,0.829),FT3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66).两种免疫分析系统所得TSH检测值在0.50μIU/mL、13.00μIU/mL处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7.53%和0.82%,均在20%以内,证实对血清TSH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佳.结论 直接化学发光与电化学发光法对甲状腺癌术后甲减患者甲状腺水平的检测具有较高一致性,二者的相对偏差对甲减辅助诊断结果影响甚微,均可作为甲状腺功能的有效检测手段.
作者:杜波;白雪梅;苏英;朱江;宋炳荣;赵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天河区18~24月龄儿童孤独症流行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18~24月龄儿童,采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孤独症筛查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回收合格调查表1567份,孤独症筛查复筛阳性率1.7%(27/1567),男女检出率比4:1,女性(OR=0.223,95%CI:0.064~0.774)、父亲性格外向(OR=0.196,95%CI:0.055~0.704)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保护因素,靠祖辈教育(OR=3.235,95%CI:1.324~7.907)、放任不管(OR=6.296,95%CI:1.530~25.903)和打骂(OR=3.534,95%CI:1.092~11.439)是孤独症筛查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人的陪伴、父亲性格的影响及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减少儿童孤独症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卜丽娟;陈凯云;岑超群;谢宁;邹小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血脂异常者患病知晓及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防治政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单位,从深圳市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随机抽取199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 深圳市血脂异常者患病知晓率为25.04%,男性患者知晓率(21.25%)显著低于女性患者(29.32%)(P=0.015);患病知晓影响因素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状态、就业情况和家庭年人均收入.20.98%的血脂异常者存在自我管理行为,其中采取服用降脂药、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控制血脂水平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1.00%、17.66%和15.63%;知晓病情患者中采取服用降脂药、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控制血脂水平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47%、70.52%和62.43%.患者是否存在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状态和就业情况.结论 深圳市血脂异常患病知晓率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待提高,应在预防、筛查和治疗血脂异常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控制其流行,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负担.
作者:倪文庆;刘小立;卓志鹏;袁雪丽;宋金萍;池洪珊;徐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系统评价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有关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13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250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复方阿嗪米特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9.7%vs.61.1%,RR=1.42,95%CI:1.18~1.70,P<0.05),尤其对于有食欲不振(RR=2.15,95%CI:1.57~2.95,P<0.05)以及腹痛或腹部不适(RR=2.19,95%CI:1.35~3.56,P<0.05)的患者.各项研究均未报道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是一种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药物,且安全性高.
作者:石珩;李娜;朱大磊;刘新能;罗政仁;何玉善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大鼠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组、HP组及NAFLD+HP组.构建NAFLD模型、HP模型和NAFLD+HP模型,饲养满12周.之后处死所有大鼠,四组大鼠分别抽取外周血,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2(IL-22)进行检测.NAFLD+HP组大鼠抗HP治疗后,外周血再行上述检测.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四组胃黏膜组织的HP判定,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TNF-α、IFN-γ、IL-10、IL-22水平及组织中分布.结果 ALT、AST、CRP、TG、TNF-α、IFN-γ和IL-22水平,NAFLD+HP组、HP组和NAFLD组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NAFLD+HP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P治疗后NAFLD+HP组CRP、ALT、AST、TNF-α、IFN-γ、IL-22水平比治疗前下降,IL-10水平明显比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对照组的胃粘膜完整,上皮固有层内的腺体排列紧凑,有少量的淋巴细胞,NAFLD+HP组大鼠固有层可见较多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胃部炎症严重,而HP组和NAFLD组比NAFLD+HP组相对较轻.肝组织中的TNF-α、IFN-γ、IL-10和IL-22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4组细胞因子的表达在NAFLD+HP组、HP组和NAFLD组与对照组比较均高.结论NAFLD与HP有相关性,且HP感染会通过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促进及加重NAFLD,抗HP治疗不但有利于消除HP,而且对治疗NAFLD也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何周桃;孙晓宁;韩向阳;蓝程;邓桃枝;赵蜀崖;蔡曼妮;陈翩;黄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预后情况,探索影响CH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上海浦东新区2013-2014年间首次确诊的CHC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收集患者的血生化指标(ALT、HCV RNA等),3次随访结束后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 共纳入CHC患者142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4.59±12.63)岁;随访结束后HCV RNA阴性91例(64.08%),阳性51例(35.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民(OR=2.509,95%CI:1.106~5.694)、嗜酒(OR=2.612,95%CI:1.047~6.514)、有静脉注射吸毒史(OR=3.257,95%CI:1.315~8.067)、治疗前高病毒载量(OR=2.565,95%CI:1.098~5.995)等因素对CHC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嗜酒、有静脉注射吸毒史、治疗前高病毒载量、职业为农民是影响浦东新区CH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及早进行干预.
作者:万千;赵希畅;肖绍坦;吴红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合并脂肪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未合并脂肪肝组和合并脂肪肝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奥曲肽等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尿淀粉酶和免疫功能的差别.结果 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合并脂肪肝组(χ2=5.165,P=0.023);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合并脂肪肝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9、4.73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IgG、IgA和IgM等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别,治疗后,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高于合并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差别,治疗后,未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合并脂肪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合并脂肪肝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明显的负性影响,应作为临床治疗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施英瑛;王伟岸;王文静;贺春燕;曹金华;王寰;吴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为树立病原生物的整体概念,探索建立一门独立的《实验病原生物学》课程.方法 在本校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全面开展《实验病原生物学》教学,收集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给予比较完整的病原体医学知识框架、提高科研素质、调动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方面分别得到90.3%、80.5%、87.3%、88.4%学生的肯定.结论 该课程通过将医学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实验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有力促进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共生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增加了实验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马长玲;麦璟莹;黄俊;袁竹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室间比对指标评价本实验室临床化学检验质量.方法 每日测定两个水平的质控物,定时将室内质量控制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平台.用Unity Real Time?软件计算的数据包括:本实验室测定的均值(xmea)、标准差(smea)、变异系数(CVmea)和总误差(TE);对等组的均值(xpe r)、标准差(spe r)和变异系数(CVpe r);与对等组比对的偏倚(bias)、标准差指数(SDI)、变异系数指数(CVI).将本实验室数据与对等组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所有测定项目的smea和CVmea低于对等组,CVI<1.0,提示精密度良好;-2.0
作者:刘运双;张彬;张亚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E.cloa)耐药的危险因素,为干预院内感染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非重复阴沟肠杆菌132株,查阅患者病历相关数据做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对测出的产ESBLs-E.cloa行确证试验,统计分析产ESBLs-E.clo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32株E.cloa中产ESBLs-E.cloa菌株占27.3%;分离的产ESBLs-E.cloa标本主要为肺泡灌洗液、胆汁、咽拭子、血液、胸腹水、尿液和引流物,其中肺泡灌洗液占58.3%、胆汁占8.3%,病区分布主要以结核病区、儿科、外科、肝病区、感染科、综合ICU和内科为主,其中结核区占41.7%、儿科占22.2%和外科占11.1%;男性、侵入性操作、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耐头孢吡肟是产ESBLs-E.cloa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男性、侵入性操作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其耐药机制检测报告选药,特别对使用过抗生素并有过侵入性操作的男性患者,限制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减少产ESBLs-E.cloa的发生和院内传播.
作者:张秋萍;叶飞娣;张仲明;赖文杰;黄莎莎;张文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对本院遗传室遗传咨询检出的371例遗传病患者的遗传病类型分布及携带者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导遗传咨询工作.方法 采用家系谱分析、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对咨询者进行检测与分析,确定遗传病种类,检出携带者.结果 1314例咨询者,检出遗传病患者371例,其中基因病88例,染色体异常283例,染色体异常中智力低下108例,不良生育史及其他症142例,染色体平衡改变携带者33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14种49例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5种9例患者,X连锁隐性遗传病(XR)1种13例患者,多基因遗传病4种5例患者.通过染色体检查,确定智力低下患儿中有先天愚型患儿47,XY,+2140例,47,XX,+2127例,嵌合型4例,罗氏易位型5例,共76例.其他各种染色体异常32例.在不良生育史咨询者中,检出罗氏易位携带者、平衡易位携带者、Turner′s、小睾丸症、超雌综合症、XYY综合征、倒位携带者、脆性X染色体携带者共62例.结论 智力低下和不良生育史是染色体病再发的高危因素,必须重视并做好产前诊断.
作者:卜晓波;邓代千;张书捷;韩彦龙;王春涛;孙凯;徐晓炎;高晓虹;李秀芝;宋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肠道慢性炎症是结直肠癌(CRC)发病的高危因素,组织因子(TF)、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白介素-23(IL-23)可以通过促进结肠癌血管生成、加重肠道炎症反应、增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多个方面来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TF、PAR-2、IL-2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彦蓉;吴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原旋毛虫病流行区南阳市社旗县旋毛虫感染现状,评价社旗县人感染旋毛虫的风险,并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南阳市社旗县内的市售猪肉样本,并分别通过压片法和人工消化法检测其是否感染旋毛虫;在社旗县养殖场、餐馆、猪舍等地捕鼠,采用压片和消化法两种方法检测鼠旋毛虫及肝毛细线虫的感染情况;通过便利抽样法对社旗县部分人群进行血清抗旋毛虫抗体IgG检测.结果 共采集346份猪肉样本,其中城镇154份,农村192份,经两种方法检测均未发现旋毛虫感染;捕捉鼠30只,均为褐家鼠,其中旋毛虫感染率为0%,压片法检出肝毛细线虫感染率为16.7%(5/30),人工消化法检出率为20%(6/30);采集人群血清200份,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6%(12/200),抗体阳性率无性别、年龄差异.结论 目前社旗县动物旋毛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售猪肉较为安全,人群感染可能存在其他途径.当地鼠肝毛细线虫感染率较高,存在人感染肝毛细线虫的隐患.
作者:张雅兰;朱岩昆;陈伟奇;许汴利;张红卫;邓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广谱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伏立诺他(SAHA)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SAP)早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牛磺酸钠胆胰管逆行注射诱发SAP大鼠模型,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三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SAP模型组、C组为SAP模型加SAHA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血清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胰腺组织NF-κB和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 与A组相比,B组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血清淀粉酶、IL-6、TNF-α水平,胰腺组织NF-κB和p38 MAPK蛋白表达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B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B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为(1.23±0.12),C组为(0.5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为(1.07±0.18),C组为(0.7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A能减轻SAP大鼠早期炎症反应,可为SAP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凌涛;谢佳;杨兵;孙大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中炎症因子TNF-αG-308A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随机原则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在航天中心医院住院并且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113例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健康个体108例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标本D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308A的三种基因型GG、GA、AA,检测患者临床指标: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果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进行检测后发现,DN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样本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所选的样本是能代表群体性的.DN组BMI、SBP、BUN、TG、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N组GG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DN组的基因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0.05).正常对照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38.10%,而DN组为5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了TNF-αG-308A基因多态性以及24 h尿蛋白含量.结论炎症因子TNF-αG-308A的基因多态性不仅作用于2型糖尿病,而且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发现DN的遗传易感基因中很可能有G等位基因.
作者:张丽;李燕;贾鹏娟;杜继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和评价深圳市控制外来流动人口引起疟疾暴发流行的方法和策略,为我国制订控制输入性疟疾暴发流行的方法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0-2016年深圳市疟疾发病、防制方法和策略等资料,资料来源于深圳市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和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并进行描述.结果 1980-2016年深圳市累计共报告疟疾病例41851例,年平均报告疟疾病例约1131例,年平均疟疾发病率25.38/10万;1984年年发病率高,达1833.37/10万;2006年年发病率低,为0.24/10万.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深圳市的宝安区和龙岗区,两区共报告26782例,占总病例数的63.99%(26782/4185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性别比为13.06: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5岁年龄组.疟疾病例比例占前三位职业为建筑工、烧砖工和采石工.结论 通过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和积极的防治,证明深圳市所采取方法和策略是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
作者:李晓恒;高世同;谢旭;梅树江;黄达娜;潘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并探讨其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按自愿调查原则,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大学1000名住校大学生采用透明胶带粘贴过夜法和挤粘结合法进行蠕形螨检查,并自设问卷对学生个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皮肤类型和面部疾患等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共收回977份有效标本样品和问卷,其中查出341例调查者面部有蠕形螨感染,总感染率为34.90%,且男生和女生感染率分别为36.15%和3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7,P>0.05).脸部不同部位间蠕形螨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同一患者存在面部不同部位间均有感染的现象.蠕形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妆品的使用情况(χ2=0.661,P>0.05)及洗脸水温(χ2=0.728,P>0.05)对蠕形螨的感染影响不大;而皮肤类型(χ2=22.176,P<0.05)、面部疾患(χ2=53.323,P<0.05)、饮食习惯(χ2=36.811,P<0.05)、洗脸的频率(χ2=37.678,P<0.05)、洗面奶的使用情况(χ2=68.539,P<0.05)、寝室卫生(χ2=28.432,P<0.05)、洗漱用具的堆放方式(χ2=7.881,P<0.05)、与他人皮肤接触(χ2=26.967,P<0.05)和宠物的接触(χ2=16.901,P<0.05)等因素与蠕形螨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蠕形螨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金梅;钟云雪;章聪;夏敏琪;陈俊锡;彭海恒;宋文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调查惠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初步了解其在人群中的流行特点,为本地区的用血安全提供合适的策略.方法 采用双抗原夹心法ELISA试剂,对惠州地区2016年3月-2016年12月共56128名献血者进行HTLV-Ⅰ/Ⅱ抗体初筛,初筛阳性标本再剪血袋辫子一起双孔复查,复查阳性标本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和蛋白印迹法(WB)确证.结果 5612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初筛阳性20份,确证实验5例阳性,阳性率为0.01%.5名确证阳性者皆为男性,其中3名ECL和WB均阳性.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惠州地区献血人群中存在HTLV-Ⅰ/Ⅱ感染,从安全输血角度综合分析,有必要对献血者进行HTLV筛查.
作者:严凤好;钟展华;万小春;曾少丽;单振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